南方科技大学校园一角(摄像:华北电力大学陈麒)
老舍说:“一个大学或者正像一个人,它的特色总多少与他所在的地方有些关系。”如果说北京——首都大学生记者团的记者们的所在地——赋予了大家自信多元的气质,那么特区深圳则于潜移默化中向南方科技大学的学子们诠释了何为开放,何为创新。
40年来,深圳一直走在改革开放最前沿,是我国改革开放最精彩的缩影,为全国性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试验田”的重要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方科技大学诞生了。它带着深圳的独特烙印,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创新之路。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创新举措令现场记者们感到或新奇或疑虑,但这也证明了无论是争议还是赞扬,南科大从来不缺热度。毫无疑问,它已经以自己的方式赢得了世人的聚焦。
南科大“敢闯敢试、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气质,吸引了大批像《海归记》的作者邓巍巍教授一样的海外学者放弃国外工作,归国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他们在发展自我的同时,从未忘记来自祖国的荣誉感与使命感。大批优秀学者的加入也加速了南科大前进的步伐。
目前,学校已经有四届毕业生,他们做出的人生选择以及交出的成绩单也在不断证明,创新永远是进步的源泉与动力,无论是对个人、对学校、对城市,还是对国家与社会。
2018届毕业生郭恬子坦言,四年前,自己曾放弃了更有保障的名牌大学,选择了南科大。而四年后,她再次拒绝香港名校硕博连读录取通知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义无反顾地留在深圳选择科研创业,兑现自己四年前的诺言,将本科期间的技术成果向产业转移。深圳这座城市的创新传统为南方科技大学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柱,南科大在不断成熟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输出优秀人才,反哺深圳。
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但绝非终点。各地理应抓准机会,顺着新时代的又一股东风,坚持改革,锐意创新,继续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为国家建设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义务追求卓越、积极创新、锤炼自我,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首都大学生记者团的记者,我们更应以凝聚向心的力量,共同发出属于中国新生代的响亮声音。(中央民族大学 李琳)
鹿鸣:“一鸣惊人”的脱贫动力
全力推动 高质量发展 中国区块链技术与应用 高峰论坛在榕举行
海陵一号文件聚焦区域创新
上海法院判决一起软件纠纷案 判令侵权者赔偿900万元
川在线:乐山两男子非法携带枪支被依法控制
南科大:让创新成为自我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射洪县委召开十三届52次常委会议
扫黑除恶显成效,全市刑事治安警情下降
我省建绿色食品诚信档案 认证职能将下放至哈市
去年中印贸易额同比增长20.3%进口增长近40%
他卜营子村82户贫困户分红款雪中送炭助春耕
温岭大溪:全力以赴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开展货运增量 沈铁打好防治污染攻坚战
全省旅游扶贫线路株洲有两条
中大八院成功实施华南首例电磁导航冷冻肺活检术
相山区快速推进农村改厕工作
禹会区为民生项目救助残儿开展辅助器具发放服务
茅箭区老年大学举办“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文艺展演”活动
东方国际集团旗下三枪品牌走进习水
锦州市统计局“三举措”年度第一批贸易企业入库纳统工作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