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新春走基层】昔日“龙须沟”今成风景线


腊月廿九,我回临沂市河东八湖老家,欣喜地发现村西南的小河上新修建的跨河大桥终于通车了,河的两岸筑起了石堤,河道也挖宽挖深了。靠近村子一侧的滨河路已基本竣工,路口还竖着“前方施工,禁止通行”的告示牌,但是已经有不少汽车在上面撒欢奔跑了。
  眼前的小河,浊水复明澈,旧貌换新颜,让我不由地想到了大约25年前发表的人生第一篇文章——《村边的小河》。从离乡到外地上学、工作、安家,弹指一挥间20余年过去了。其间,村边的这条小河经历了从污染到治理再到生态修复的漫长过程,如今看到它涅槃重生般的蜕变,终于了却了25年前的一桩心事。
新修的跨河大桥已经通车,远处是2017年刚建的居民楼。
  童年的回忆
  流经我村的这条小河叫汤河,是沭河的主要支流之一。资料显示,汤河发源于沂南县,主流纵贯河东区南北,于汤河镇禹屋村东汇入沭河,全长56.9公里。
  小河从村子的西边和南边环绕流过,承载了我们这些农村娃无限的乐趣,打水仗、捉鱼虾、摸河蚌……童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然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八湖镇掀起了兴办村企、私企的大潮,自那时起小河就发生了急转而下的变化。
  沿河的几个村庄陆续建起了十几家大蒜脱水厂,产生的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了河里,湿漉漉的大蒜皮一车接一车地往河里倾倒,大部分顺着水冲向了下游。大蒜皮浸泡腐烂后散发出刺鼻的气味,离着河很远就能闻到。河面上漂满了垃圾,水变臭了,鱼虾不见了,甚至连水草也不长了……就像老舍笔下的“龙须沟”。目睹此景,正上初三的我写了一篇作文《村边的小河》,经语文老师推荐,在《中小学生学习月刊》上发表了。当时只是写了自己的所见所感,现在看来可以说是以一个少年的视角表达了对水污染问题的忧思。
  家乡的“母亲河”被污染得惨不忍睹,游子的乡愁是无处寄托的,心里只有化不开的忧愁,每次回乡经过小河,内心都被越来越严重的污染深深刺痛。大人洗衣、小孩戏水的场景,就只能成为遥远的回忆吗?小河还有没有希望再现往昔的生机?
  治水的决心
  经过20余年漫长的等待,少年时期的疑惑终于有了答案。大概五六年前,小河的面貌开始有所转变,倾倒大蒜皮的拖拉机不见了,河水的颜色逐渐地变浅。今年春节如我所见,脏乱差的河道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道初露“芳容”的风景线。
  蝶变的背后,是地方多级政府持续多年铁腕治污的不懈努力。最近几年,从城市到乡村层层推进级级发力,攻坚水环境污染问题。汤河沿岸涉水工厂一部分关停,一部分整改,留下的按要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河水污染逐步得到了遏制。结合着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河东区对汤河下游河段进行了初步整治,成效明显,沿河成了人们休闲健身的聚集地。2015年国家林业局批复汤河为国家湿地公园。
  2016年春天,汤河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拉开了大幕。拆迁、挖河、筑堤、铺路、架桥……经过两年奋战,“臭水沟”终于成为了历史,生态景观河的雏形已经显现。漫步在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上,可以看到部分河段还需要进行最后的清淤、砌坡、绿化等,如果隔一段时间再回去,这条小河或许就会以完整的秀美新装呈现眼前,童年记忆里水草丰美、鱼翔浅底的画面也有望再现。
  从污水横流,到碧水清波,一条小河彰显了政府的治水决心。临沂水系发达,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有136条,去年4月临沂在全省率先推行河长制,完善治水长效机制,至9月底全面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通过持续的努力,水清、岸绿、景美的纵横水系,将组成一幅“河清湖晏”的生态沂蒙画卷。
改造中的小河,河道挖宽挖深了,两岸筑起了石堤。
  两岸的变化
  “这路修得就跟临沂的滨河大道似的。”拉呱中聊到新修的沿河路,乡亲们就要和沂河两岸的滨河路作一对比。从聊天中得知,路口之所以立着“禁止通行”的告示牌,是因为还要再铺一层细颗粒的沥青混凝土。
  弟弟家的二层楼房建在临河第一排,宽阔的柏油路从门前经过,站在二楼阳台上向东南眺望,河的东岸矗立着几个塔吊。弟弟说,那里是前面村子正在建设的居民楼,一部分是五层的,100平米左右的户型,总价15万左右;一部分是“2+1”的三层“别墅”,带独立小院,总价约30万元,非常抢手。
  以前避之不及,如今临河而居,一条小河也折射出了家乡这几年的巨大变化。在我们村,离河不远处3年前建设了一处文化广场。大年初二的下午3时许,广场上传来了激越人心的锣鼓声,锣鼓暖场之后,随着广场舞神曲《最炫民族风》音乐响起,十几名妇女跳起了扇子舞,她们之中多数是常年与农田打交道的大妈,舞步不算整齐,动作也有些放不开,而这正展现了乡亲们衣食无虞后的美好生活需要。
  欢快的锣鼓敲出了浓浓的年味,火红的扇子舞出了新时代农民的新风貌。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又聚焦这一主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让乡亲们更有了奔头,相信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生活越来越舒心。
  鲁南商报记者 王德求
更多信息请关注《新春走基层》专题

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成员参观食博会
[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民警做客广播电台开展防范宣传
夏吉苗在东至督导环境问题整改时要求 咬紧节点 强化举措 确保全面完成整改任务
宁河区400名基层监督员覆盖300个村居
剑阁县着力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培育经济新动力
【临沂新春走基层】昔日“龙须沟”今成风景线
市体育运动学校:以奥林匹克精神为核心,提升未成年人道德水平
【点播】红包返利诈骗频发 谨防青少年上当
鄠邑区召开谋划自主改革事项研讨会
西安市环境保护局雁塔分局关于2018年8月28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的公示
和妈妈做闺蜜是什么体验?莫干山路小学的孩子告诉你
钢城区将选任90名新一届人民陪审员
颍泉区健全完善激励保障机制 着力打造高素质村干部队伍
【旅游局】2018国庆节假日经济我市实现“双丰收”
眉山联通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争创党员先锋”主题演讲比赛
大房农场召开2018年下半年征迁工作部署会暨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会
遇见这座城市里浪漫如歌的风景
泰顺文成建起创新驿站服务杨梅产业
“待到山花烂漫时”山东省中国花鸟画家提名展14日将亮相潍坊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应邀共同编制《雄安新区街道树种选择与种植设计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