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白云区医疗卫生事业如何发展?白云街坊看这里!

近日,《白云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敲定,根据该计划,到2020年,白云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服务格局科学合理,积极引进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入驻,初步形成白云区医疗卫生服务品牌,与"1358"发展思路和广州现代化中心城区相匹配,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发展白云区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提升白云区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引进优质资源
构建白云区医疗服务体系新格局
记者从《三年行动计划》中的重点任务部分看到,白云区将实施优质资源引进工程,从纵向分片区建设医疗联合体、横向整合资源打造专科联盟品牌两方面,解决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的难题。
一方面,白云区将紧扣"1358"发展思路,对标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现代化中心城区,从服务空间上将全区分为东、中、西3个片区,分别引进省、市三级甲等医院牵头建设医疗集群,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中北部覆盖延伸,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激发医疗市场活力,构建白云区医疗服务体系的新格局。
其中,东部片区建设南方医院医疗联盟,将依托东部地区南方医院的品牌效应和技术优势,委托其管理太和人民医院建设紧密型医联体,并以其为核心逐步向东部北侧扩展,吸纳区第三人民医院、钟落潭镇卫生院、太和镇卫生院和京溪、同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入医疗联盟中。
中部片区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医长廊,其南侧将发挥好广州中医药大学及其第一附属医院的引领作用,北侧将引进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合作,将区中医医院建设成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加快其三级甲等医院创建进度。届时,中部片区将形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南北双核呼应格局。
而西部片区则构建城乡医共体,将引进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牵头搭建西部片区城乡医共体,依次分农村地区和城区两部分推进,先是农村地区由区第二人民医院牵头,整合江高镇卫生院及属地村卫生站建设农村地区医共体;再是城区地区加强同德、松洲、金沙、石井、石门、白云湖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联合;然后引进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龙头,发挥其百年知名医院品牌作用,建设西部地区医共体。
另一方面,白云区将引进省、市高水平医院的优势科室与区属医疗机构共建特色专科联盟,从服务功能上整合专科资源,在急救、妇儿、康复等领域精准施策,高效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例如,将依托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急救技术优势,推广基层胸痛中心专科联盟,在区第二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等4个基层胸痛中心试点基础上,将区属公立120单位(急救网络单位)全部创建为国家或广东省基层胸痛中心单位,将其做成白云区的急救品牌;将与更多优质的医疗资源合作,建设起脑卒中专科联盟、妇产儿科专科联盟、康复治疗专科联盟和岭南肺病医疗专科联盟等。
创优质建高地
逐步增强白云区医疗内生发展动力
根据《三年行动计划》,白云区将实施内生动力增强工程和人才队伍提升工程,通过创优质、建高地,逐步增强前期医疗内生发展动力,对标广州市医疗卫生高地建设要求,力争建设区属的三级甲等医院。
具体地,白云区将从力补卫生基础建设短板入手,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医院,提升医疗辐射能力,实现医疗资源提质增量。到2020年,除石井人民医院调整为二级职业病防治专科医院外,其他6所区属公立医院均定为三级医院,区妇幼保健院申报三级甲等医院评审。今年,完成南方医院太和分院一期住院楼、区第三人民医院穗和楼、区中医医院新住院楼等医疗卫生建设项目并投入使用;2020年,完成区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围绕白云新城总部经济集聚区,积极与市卫计委对接,建设配套高端民营医院。
我区还将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全力推动区人民医院迁建项目,依托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白云区急救医疗中心、区域检验中心、区域影像中心和院前急救转运中心,形成区级医疗中心。筹建阶段将以区人民医院沙河院区作为基础进行人才储备、学科建设和经营管理经验积累,通过柔性人才管理措施引进境内外知名专家团队,待区人民医院新院区正式开业后,区人民医院沙河院区转型为专科医院。
同时,白云区将按"一院一策"发展策略推进区属公立医院专科建设,形成医院的特色与品牌,到2020年,7所区属公立医院创建成一批市级以上的重点专科。白云区将结合区属公立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建设至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今年引进中山大学中西医研究所落户区中医医院,到2020年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个,申报省级科研课题立项12个、市级17个、区级51个,提升区属公立医院科研能力。白云区还将用三年时间彻底改善辖内公立医疗机构整体面貌,提升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则是白云区另一个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的切入点。三年内,白云区将面向全国引进30名医学领军人才、医学重点人才、医院高级综合管理人才等高层次卫生人才,并推荐其参评广州市高层次卫生人才。白云区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培养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参照《广州市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培养项目实施办法》另行制定。白云区计划在三年内公开招聘本科以上学历医务人才300名,包括高级职称50人、中级职称100人、其他医务人员150人等,保障创优质、建高地所需的医疗卫生服务力量。  
强基础固根本
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记者从《三年行动计划》了解到,白云区将实施保基本强基层工程和健康白云智慧工程,通过强基础、固根本,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目前,白云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有待完善,将用三年时间,在城区重点推进一街道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新增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体化管理,并创建2所全国优质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全国社区营养门诊示范中心。
与此同时,不断增强农村地区最网底的村卫生站服务能力,着力推进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加强农村卫生站网底建设,促进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落实人和镇在建项目的医疗卫生公建配套开设人和镇卫生院分院。推进驻镇区属公立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站组建农村地区医共体,并由镇卫生院统筹管理辖内村卫生站,探索采用政府雇员方式落实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白云区作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要持续巩固成效。白云区将用三年时间,推动区属公立医院全部创建成为全国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辅以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提升中医药服务内涵建设,建设一轴双核多点的中医长廊,形成中医药服务特色品牌。
到2020年,白云区重点人群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要达到80%以上;建设"一站式"婚检服务中心,婚检率达到30%以上;建设成为职业病健康检查机构,床位数增加至300张。2020年前,白云区将强化卫生监督下沉镇街力度等。
另一方面,白云区将通过加强医疗机构信息化基础建设,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其中,将对接智慧白云顶层设计要求,开展智慧医疗建设,今年完成卫生信息系统迁移至区的政务云,完成医疗his系统和健康档案系统升级改造,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建设,到2020年电子建档率达到90%以上,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设白云健康云平台。
白云区还将建设智慧医疗,实现预约挂号、移动支付、检查检验结果查询、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功能,促进医联体内检查结果互认,并借力省"登峰计划"重点医院南方医院,以南方医院太和分院为试点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应用互联网技术为群众提供安全适宜的医疗服务;建立医共体信息平台,采用移动终端将家庭医生签约包延伸至村卫生站服务基层群众。
广报全媒体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张苑云 蔡景浩

衡水志臻三大校区华彩亮相同日盛大开学
群英荟萃勇争第一 用心学习提升自我 ——唐河县滨河一幼参加南阳市2018年度优质课赛讲活动
沁县召开决战脱贫攻坚誓师动员大会
西安5月份有29场免费招聘会 求职者看这里
我市召开省“千名干部下基层”驻淄博服务队座谈会
未来白云区医疗卫生事业如何发展?白云街坊看这里!
南海两桥封闭 过往车辆绕行
省委宣讲团走进桦南县
强化责任落实 确保安全度汛
昌黎县城乡规划局开展“扮靓昌黎 喜迎两会”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汪泉现场督办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信访问题
兰西强力打造“生态旅游之城”
怀远县当好东道主助力省运会
他被取保候审后,为何又变更为逮捕?
长沙全面启动女性肿瘤救助金项目
景德镇红十字会公布99公益日项目募捐成绩
达沃斯论坛嘉宾齐聚“天津文化之夜”:品津味文化 谋合作发展
杨洁篪会见美国百人会访问团一行
打造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平台
市委、市政府召开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调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