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淘宝等多家网购平台被曝存在私照交易,用户花5元到10元不等就能买到一套来自朋友圈等社交平台的高清照片或者视频,引发网友关注。截至记者发稿,大部分平台已经整顿,在多家网购平台检索,结果显示有关服务均已下架,只有少数还在“顶风作案”。
当前,个人信息保护成为越发重要也越发棘手的问题。尤其是“社交日常”——微信朋友圈,已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集赞换奖、帮忙砍价、拼团购物……每天在朋友圈刷屏的看似优惠或充满爱心的活动,往往是窃取个人信息的骗局。日前,由公安部起草的《公安机关互联网安全监督检查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个人信息保护将再出重拳。
社交诈骗“量身定做”
“微信朋友圈自拍素材”“500部高清朋友圈真人小视频”……记者在某网购平台搜索栏输入“朋友圈素材”等关键词,出来的结果令人咋舌。记者进入店铺“咨询”,客服“热情叫卖”:“素材来自朋友圈、快手、抖音,5星带字好评再送7000部小视频,很划算。”当被问到“朋友圈视频怎么获取的”,客服语焉不详。而从网店评价栏里一水儿的好评不难看出,成交量较为可观。
晒照有风险。一些网友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晒出的生活照和小视频,被人拿到网络平台销售,又被一些买家冒用在贴吧交友、相亲网站、医美宣传、微商广告等处,“复制粘贴”出一个虚假的人进行社交诈骗。私照成了商品,而当事人却浑然不知。
躲过了“商品交易”,还要防各类“假”朋友。今年1月,网友郑先生一早在微信上收到“妻子”的转账要求,发完近一万元后自己就被拉黑了。不知所以的他给妻子打电话,才知道被骗了!原来一个微信好友搜集了他朋友圈晒出的照片,修改了昵称和头像,伪装成郑先生的“妻子”。这样的例子已不是个别现象。
“量身定做”的社交诈骗,让人防不胜防。下架私照交易的网购平台是“躲风头”还是“真反思”,仍需紧盯。
“实际上,在我国个人信息买卖2009年就已入刑,但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相对分散落后。个人信息面临保护不力和保护过度两难境地。一方面个人信息滥用和泄露事件频发,一方面企业使用个人信息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国民法学会常务理事高富平认为。
“免费馅饼”布满陷阱
南京公务员潘女士被同事拉进一个微信群,看到一个“砍价拼水果”的购物链接,上面写着“找朋友帮忙砍价,最低0元就可以领取水果”。“都是熟人,这点小事能帮就帮了。填了一堆信息,现在想想很后怕。”潘女士说。
北京一位在银行工作的李先生也抱着同样心态帮朋友“砍价”,却没这么走运了。他点击链接后,被要求“前往app帮忙砍价”,下载app时填写了姓名和手机号。结果,朋友们立刻收到了留着他名字的诈骗短信。
截至16时30分 海口市绕城高速公路龙桥互通两条匝道开放通行
娄底召开全市宣传部长会议
龙华今年新增学位近1.5万个 253细项民生实事任务分解到位
交通安全岂容弄虚作假?一考生利用“高科技”作弊被查
寻甸县小多姑社区的“蝶变”
朋友圈“杀熟” 骗局几时休
“新时代红色轻骑兵”文化惠民志愿者服务队赴双辽市永加乡永家村慰问演出
大龙街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工作
全省确定8万余家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对象
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
湘潭交警部门严查“三驾”违法行为
九江市水利局开展廉政约谈工作 筑牢廉洁自律防火墙
五河县举办贫困家庭营养改善项目捐赠仪式
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开启新能源采暖新时代
压紧压实责任做实做细工作坚决打赢非洲猪瘟疫情歼灭战
学习雷锋在路上 免费查体保健康
高键督导检查市区中心区环境整治及涉煤企业污染整治工作
加强教育监管 规范办学秩序 怀化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深入溆浦县调研民办教育
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福建选拔赛11月在宁德市举行
岳塘经开区:扎实推进“三大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