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平昌奥林匹克体育场终于收起大风,温度比开幕式温柔了好多。虽然同样发放了开幕式同款的保暖套装,但也不再是救命套装了,似乎连天气都在宣告着本届平昌冬奥会的闭幕。
冬奥会17天以来,平昌和江陵这两座小城的13个体育场和雪场,运动员们为奥运梦想奋力一搏的无数瞬间,奔波于各个赛场搭载运动员、媒体、观众的大巴,随处可见的志愿者们的大大笑容,都是平昌2018给全世界的最好答案。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闭幕式致辞中,高度评价这届冬奥会是一届“可以看到崭新地平线”的奥运会。
作为下一届冬奥会东道主,中国观众最关心的自然是闭幕式中的“北京8分钟”。
当看到由运动员扮演的两只“熊猫信使”出现,周围人齐喊:“来啦!”北京8分钟就在这两只会滑冰的熊猫带领下开始了,而全程也如总导演张艺谋此前剧透的那样:“运用现代手法和思维,蕴含丰富中国文化和冰雪运动元素,展现新时代中国形象。”
舞台上,22名中国轮滑运动员以及24个智能机器人共同演绎冰球、冰壶、滑雪等冬季运动项目。借助轮滑运动员滑出的轨迹和高科技实现的影像变化,中国结、中国龙、凤凰、高速铁路、大飞机、航天器等中国元素陆续展示,反映出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时代风貌;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蔚蓝的地球、孩童的笑脸、橄榄枝和梅花编织的花环等纷纷呈现,最后汇为一句话:2022,相约北京。
相比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中出现的灯笼、功夫、民乐、京剧等,张艺谋此番没有用堆砌传统中国元素的方法来向世界展现中国,而是选择用高科技来展示现代中国。
虽然传统元素不多,但除了那两只国宝熊猫,光影编织而成的中国结,背景音乐的《歌唱祖国》,不时响起的民乐音节,还是让人顿升一股爱国热情;这是最原始的情感,此刻因奥运而生。
随着平昌冬奥会圣火缓缓熄灭,冬奥会开启“北京周期”。4年后,相约北京!其实,北京的准备早已开始。从“三亿人参与冰雪”的目标,到本届平昌冬奥会多个项目首次出现中国人身影。北京,正在全力以赴。
《开封日报》《汴梁晚报》再次双双进入全省一级报纸第一方阵
“油头化尾”投资潜力有多大
聊城小伙的坚定情怀:将东昌府木版年画坚持不懈地传承下去
休闲养生 茶文化旅游 田园松阳为你展现“茶+N”的故事
外国留学生绘禁毒文化墙
平昌冬奥会闭幕,北京8分钟向世界发出邀约
立足“三聚焦”力促“两个健康”
北京,我们来了!崇左,我们待你凯旋!
市政府召开中心城区基础教育项目推进工作专题会议
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走进绵阳系列活动侧记
徐州市工程建设项目监理招标公告
老城区人民法院法官帮3名农民工“讨薪”
汕头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召开2018年汕头市动物疫情分析与预警研讨会
固镇县人社局积极做好元旦期间安全防范工作
帆布鞋箱里夹带1.7公斤冰毒!天津警方摧毁川津运贩毒品通道!
总书记为长江生态画“红线”(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之四·重庆篇)
济南将建第二条光伏路面 首条光伏路部分拆除将重装
市委党校首次举办读书沙龙活动
这个老街区,正在变美!
聚焦主业苦干实干为贵阳高质量发展作出综保贡献——访贵阳综合保税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曾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