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炜)央视大型纪录片《大国重器》第二季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晚上黄金时段播出,以全新的视角讲述新时代中国制造故事。昨天21:15播出的第六集《赢在互联》,将镜头对准了亨通集团有限公司,对其世界上最长的单根无接头海底光缆铺设和光棒研发等进行了重点报道。
央视记者通过深入采访,用独特的视角和震撼的镜头,记录了亨通创新发展的历史。通过人物故事和制造细节,鲜活地讲述了充满中国智慧的制造故事,再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从小到大,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展望了中国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端制造的未来前景。
节目内容从印度洋上的千岛之国马尔代夫即将铺设一条总长度1115公里的海底高速光缆,把6座主岛全部连接起来切入。只用了32天,施工方成功绕过珊瑚礁、断崖等施工极限工况。从此,马尔代夫成为南亚通信覆盖范围最广的国家,这一工程展示出中国制造的底气和实力,也奠定了中国在世界光通信领域的地位和话语权。
节目提到,制造超级海底光缆的核心技术,远在5000公里外的中国苏州吴江亨通集团,这里是亚洲最大的光纤预制棒生产基地,也是超级海底光缆的制造工厂。亨通光导副总经理肖华和研发团队做了上万次试验,消耗了数百吨原材料,经过1200多个日日夜夜的研发,最终完全掌握了光纤、光棒的核心技术,亨通成为中国唯一掌握光棒尖端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企业,奠定了中国在世界光通信领域的地位和话语权。
现在,亨通独立研发出的全套光棒生产工艺,每年可以生产出2200吨光棒,如果这些光棒全部拉成光纤,可以绕地球近1500圈。此前,这项核心技术一直被美国康宁、日本住友、欧洲普睿司曼等少数光棒制造巨头掌握。
从光棒核心技术突破,到光纤制造完全自主,中国将国际市场光纤价格从每芯公里上千元人民币,降低到每芯公里80元左右。目前,全世界95%的国际通信都要依靠海底光缆。相对于卫星等其他通信方式,海底光缆具有低延时、寿命长、通信量大、保密性强等优势。
央视记者总结:未来5g时代,海底光缆的生产和铺设将成为各国信息领域竞争的高地,信息装备和技术正成为这个东方大国赢得未来的强大驱动力,赢在互联时代的中国重器,已经崭露头角。
10多分钟的亨通镜头,向全国宣传了亨通创新发展的经验与成果。一时间,微信朋友圈里大量转发、点赞,广大吴江人倍感骄傲自豪。
莘县王奉镇食药所召开药械经营使用单位从业人员培训会
北京七夕文化节通州开幕 活动为期5天
美国犹巴林达市市长一行到韶山开展捐赠活动
脱贫攻坚:沙市区集结优势力量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改
谭桥河特大桥箱梁架设月底完成
央视纪录片《大国重器》聚焦亨通 重点报道光棒研发和海底光缆
大沙调蓄水库项目6月底完成筑坝工程
平安产险开出“造血”良方 扶贫试点瞄准燕麦种植
市科学技术协会举办《滨州工匠》微电影纪录片研讨会
蔡振红在常德调研时强调
内黄县司法局把高质量党课送到基层
市场办助推建筑企业成立农民工书屋
【好人风采】记中国好人王亚丁
2018乌大张草根春晚举行
以文化之钥开启考古新时代
我市通报4起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华侨管理区第八社区为辖区七队居民点的道路设置六条减速带
市强戒所组织强戒人员现身说法
爱心企业看望黄星家属
我市省重点项目投资进度高于省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