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湖长制:顶层设计下的淄博实践

  全面实行河长制湖长制,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
  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淄博市紧紧围绕“绿色河湖、生态淄博”总目标,从“加强河湖管理、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创新理念、先行先试,统筹兼顾、稳步推进,打响了河长制湖长制改革攻坚战。
  顶层设计下,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成效关键在落实,尤其要解决好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
  全面实行河长制以来,我市聚焦聚力责任落实,着力完善领导体系、运行体系、考评体系和社会动员体系,系统化构建河湖管护长效机制,成功探索出了符合市情、切实可行、可供借鉴的河长制管理新模式,有力推进了河湖管护和水污染防治,带来了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去年在山东省向水利部推荐的两个市级典型和两个区县级典型中,淄博市和临淄区各占其一。
  日前,我市又在全省率先印发了全面实行湖长制实施方案,计划2018年5月底前,全市全面实行湖长制,建立市、区县、镇(街道)、村四级湖长体系以及湖泊管理保护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将河流与湖泊的管理保护有机结合,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考核,持续深化和推进河长制湖长制。
  高位推动:书记市长亲自抓
  “环保不下河,水务不上岸”,说的是过去“九龙治水”的弊端,多个部门往往是“各敲各的鼓、各打各的锣”,看似都在管,但实际效率低下、步调不一,甚至推诿扯皮。
  作为河长制工作的一大创新,我市在全国首创了“河湖管理委员会+河长办+河长+河道警长+民间河长+河管员”运行体系,建立了市河湖管理委员会这一河湖管理决策领导机构,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管委会主任,同时作为总河长,对辖区内河湖管理保护负总责;委员会下设河长制办公室,负责河长制组织实施的具体工作,推动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落实。
  市水利与渔业局局长、市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陈德诚告诉记者:“河湖管护实行党政牵头、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治理,打破了多年存在的制度‘瓶颈’,部门间难以协调解决的问题也在河长制框架内迎刃而解。特别是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抓,高位推动,对工作有效落实是极大的促进。”
  与此同时,我市按照分级管理、属地负责原则,建立了市、县、镇(街道)、村四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制定实施了河湖长制《部门联动工作制度》、《河湖巡查制度》等8项制度,实行“一河(湖)一档”、“一河(湖)一策”。在建立四级河湖长体系的基础上,我市还专门设立了河湖警长,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协助河湖长进行河湖环境保护,开展河湖治安巡查,依法打击涉水违法犯罪和阻碍执行公务、暴力抗法行为。
  近年来,我市累计投入140亿元,主要对孝妇河、猪龙河等8条骨干河道进行全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在北部高青,建设沿黄水生态景观和百里绿色长廊;在南部沂源,加快打造沂河源头生态高地;在中部区域,以孝妇河、范阳河全流域治理为抓手,推动中心城区“八河联通、六水共用、清水润城”生态水系建设,全市初步形成了“南蓄北引、三河相通、两库相联、客水补源、水润淄博”全域水系格局。
  公司化运作:打通“最后一公里”
  河湖管理员承担着河道日常巡查、垃圾清理等重要工作,也是河长制工作中最后一层管理者,直接关系到河长制“最后一公里”的成败。“五一”节在淄河太公湖采访时看到,保安巡逻队员正在全域巡查,河管员则沿所包河段搞卫生保洁、设施维护和植物养护。太公湖景色迷人,游客纷至沓来,但景区格外整洁、秩序井然。
  “太公湖景区直接招聘了40人的专业养护队伍,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组建了一支由22名保安组成的太公湖保安巡查中队。”临淄区河长制办公室崔宝奎介绍说,“我们坚持不搞一刀切,进行了大胆探索创新,仅太公湖景区就有多种管护模式。只要能管好河湖,各种管护模式都值得尝试。这也正是市河湖管理委员会积极鼓励和倡导的。” 
  如何创新管理机制实现“河长治湖长治”?我市在河长制湖长制总框架下,形成了属地管理、政府购买服务、直接管理三种模式并存的格局,实现了对河湖的长效管护。“具体来说,属地管理实行‘总河长+河(湖)长+河湖管理员’管理机制,政府购买服务实行‘政府+公司+河湖管理员’管理机制,直接管理实行‘河(湖)长+管理单位+河湖管理员’管理机制。”陈德诚介绍说,但无论哪种机制,管护主体、人员、经费是关键保障,三者缺一不可。
  “我们一共有7名河道管理员,以绩定分、按分取酬,不仅有上级单位考核,河管员之间也互评互促,低于95分,每少一分就扣钱。这种办法很管用。”朱台镇林路河道管理站站长郭树伦深有体会地说。
  智能化考评:“三管”到位有保障
  在我市一些重要河段排污口发现,这里都安装了电子监控,天上不时还有无人机巡航、航拍取证,所有信息直通河湖监管信息化平台。
  为了完善考评体系,我市建立了河湖“日常+专项”的考核体系,日常考核将6大项任务目标逐项量化、责任到人,每天反馈、每月汇总。
  如何让考评更加科学、更有成效?我市创新建立了市级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考核智能化、信息化,成为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管人、管事、管河湖的一大利器。
  信息化管人,抓河湖长责任落实。信息化管人最重要的抓手就是考核,信息系统根据河湖整体巡查、事件办结、公众投诉办结等情况,对各区县、镇办每月一考核、一排名。“这种考核不是人工打分,而是由系统自动统计分析、计算得分并排出名次,由总河长对排名末位的河长进行约谈。”市河长办李晶说。
  信息化管事,全过程、多部门闭环式管理。无论是各级河湖长、河湖管理员还是社会公众,发现河湖上有问题,都可以通过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进行拍照、录音、录像,上传到河湖监管信息化平台后,系统会自动分发到相应的河湖长及河长办,然后落实到相关河湖长、河湖管理员进行处置,处置结果再反馈到河长办审核。
  信息化管河湖,实时查询监控河湖情况。市河长办建立了翔实的河湖档案,各级河湖长、社会公众都可以通过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同时,相关部门实时监控河湖水质和水文情况,相关信息直接推送到河湖长手机app上。
  广泛发动:公众参与聚合力
  全面实行河长制湖长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河湖管理保护,我市在完善河长制湖长制各项机制的基础上,探索设立了民间河湖长、企业河湖长制度,在全市范围内招募民间河湖长206人、企业河湖长104人,并从淄博市“爱心100”公益车队中选择部分队员,担任河湖义务监督员和巡河巡湖志愿者。
  我市还通过广泛动员青年志愿者、文明单位等力量参与河长制湖长制的实施,组织开展了“百团万人跟着河长去巡河”、“河小青”护河行动、节水教育志愿服务等活动。记者在桓台县采访时了解到,该县建立了精神文明单位挂包河段制度,挂包单位定期开展巡河巡湖、环境保护、节水教育等志愿服务。
  “作为企业,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家乡水系。”企业河长吴振民表示。日前,市河长办组织企业河湖长开展了“保护家乡水系,建设水生态文明”活动,进一步营造浓厚氛围,合力推动河湖管护。

省统计局服务业处到三明开展服务业调查单位审核确认工作
北塔区吹响建设全国健康城市号角
十字路口两车相撞 面包车上一死一伤
大年初一来奥体中心看最大规模市内迎春灯会
佛山援墨工作组启动建设雅鲁藏布大峡谷旅游水果经济带
河长制湖长制:顶层设计下的淄博实践
邱晋雄:突出抓好乡村振兴 红色传承和基层党建工作 打造全省“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
龙岩市举办丰富多彩文化活动
极地破冰船“雪龙2号”上海下水 智能机舱系统苏企造
科学种植,活了脑袋鼓了钱袋
老太雨中卖樱桃收到百元假钞 接下来的一幕让她破涕为笑
我市完成前两批交办线索处理
情牵困难户 帮扶暖人心
央视科教频道《中国影像方志》来泰宁取景啦!看看哪些景点要火了?
[财政局]加强基层资金管理 巩固和提升“微腐败”专项治理工作成效
湘潭百名困境儿童收到新学期礼物
全息餐厅亮相金沙滩啤酒城 八大主题神奇变换(组图)
市领导慰问花溪区敬老院老人
朱顶镇积极做好强降雨灾害防范工作
吉水水南农民剧团深圳捧回三项全国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