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安徽省首个12英寸晶圆代工企业、合肥市首个百亿级集成电路项目——合肥晶合晶圆制造项目成功量产,标志着合肥距离打造“中国IC之都”的目标又近一步。
年底合肥晶圆可月产3000片
在日常生活中,小到手机、电脑、家电和医疗,大到汽车、高铁、飞机和航天,都离不开芯片这个“心脏”。晶合集成项目选择合肥,打破了国内长期以来的“缺芯之痛”。
总投资128.1亿元的合肥晶合集成项目,于2015年10月20日奠基开工,2017年6月28日一期竣工试产,7月中旬第一批晶圆正式下线。目前项目已实现量产,到今年年底可实现每月3000片的产能,预计2020年一个厂房即可达到月产4万片规模,合肥晶合也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专注于面板驱动芯片的制造商。
不仅如此,项目还将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而来,预计到2020年,仅晶合公司生产的晶圆,就可以实现中国面板驱动芯片国产化率70%,成功打破国产面板芯片几乎全靠进口的局面。
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将超500亿元
“对于面板来说,最核心的元件就是晶圆。12英寸晶圆的工艺在目前市场上极有竞争力,产品的品质非常稳定。”合肥晶合集成董事长陆祎介绍说,目前合肥晶合集成的芯片已经用在国内的电视和手机面板上。不久的将来,市民的手机就能用上“合肥造”芯片。
新站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新型显示产业基地的建设发展,新站高新区作为合肥集成电路产业重要基地,不断推动产业纵向横向延伸。如今,产业类项目已落户20个,总投资249.4亿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合肥已被列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布局城市,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汇聚了力晶科技、通富微电、联发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已成为全国少数几个拥有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设备材料全产业链的城市。
“十三五”期间,合肥计划进一步培育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完善“合肥芯”“合肥产”“合肥用”全链条,全力发展存储芯片、驱动芯片和特色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到2020年力争产值突破500亿元,制造业和设计业均位居全国前五位。 (苏晓琼)
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组“回头看”长治约谈会召开
2018高考7日开考 记者提前探班考生踩点
我市乡镇“厕所革命”加快推进
平房区组织召开政法工作会议
《吉林市老字号》获得“吉林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大奖
未来市民手机将用上“合肥造”芯片
鸡西市统计局编印《鸡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主要经济数据-2018》 助力经济发展
南充原创民族歌剧《张思德》仪陇首演
市镇妇联慰问困难妇女儿童家庭
商丘又多了两条始发列车
陕西省2017年度科学技术奖揭晓
深圳市公安局第二批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成绩和面试、资格审核、心理素质测评和体能测评安排公告
省工商局对我市企业监管及双随机抽查工作开展调研
新茶初上市 品茶正当时
我市将开展近百项助残活动
全市乡镇新时代传习所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
湖口二小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教育”手抄报比赛活动
桐柏县:多措并举严防范 确保春节万民安
近2000本红色经典连环画免费展出 感兴趣的快去看
昔日漫漫黄沙 今日荒漠变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