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市星子镇乡贤捐资千万元建设美丽乡村侧记


  星子镇引导、鼓励外出乡贤回来建设家乡,一举解决资金和人才问题,各村乡贤捐资总和已超1000万元。图为新村村貌。
黄庆标捐资240万支持家乡建设美丽乡村的举动,已成一段佳话。图为新村的牌坊。
黄献华去年捐资近300万元,为大园村修建了宽6米、长2公里的环村公路。
乡贤有能力、有财力、见识广,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图为邓献辉规划的新滂塘村效果图,得到村民一致赞同。
邓献辉几乎每天都会从连州市区驱车回村里,检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进度。
  □美丽乡村建设最缺什么?一是资金,二是带头人。星子镇引导、鼓励外出乡贤回村建设家乡,一举解决资金和人才问题,各村乡贤捐资总和已超1000万元。
  □借助乡贤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不仅可减轻政府的部分负担,还能调动村民积极性,带动他们成为振兴乡村的主体,共建美丽乡村。
  □从一开始的政府“单兵作战”,到现在政府、乡贤、村干部、村民的“多方携手”,星子镇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亦是值得借鉴的创新之举。
  高9米、宽10米的大理石牌坊,公路两旁精美的汉白玉护栏……走访连州市星子镇新村,这些装饰让人眼前一亮。
  这个坐落在群山环抱中的偏僻小山村,为何能够建起如此气派的牌坊和护栏?
  “这是外出经商的本村乡贤黄庆标捐资建设的。”村长黄成林告诉记者,包括村牌坊、护栏、环村公路在内,乡贤黄庆标已捐资240万元用于家乡建设。
  在连日来对星子镇的走访中,“乡贤”成为记者听到最多的一个“关键词”。
  这是星子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特色之举——凝聚乡贤力量建设美丽乡村。
  “我们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特别注重引导、鼓励外出乡贤回来支持家乡建设。”星子镇党委书记林庆辉说。
  美丽乡村建设最缺什么?一是资金,二是带头人。星子镇积极引导外出乡贤回来建设家乡,一举解决了上述问题,掀起了一股“美丽旋风”。
  为了吸引乡贤回乡,星子镇一方面苦练“内功”,做好民生实事提升群众获得感;一方面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甘当“劝说员”:上门拜访,座谈交流,动员老乡劝说,吸引了一批有能力、有财力的乡贤回来支持家乡建设。
  黄庆标捐资240万,邓献辉170多万,黄献华300多万……如今,星子镇各个村的乡贤捐资建设美丽乡村资金总额已超过1000万元。
  乡贤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借助乡贤的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不仅可减轻政府的负担,更可借此调动村民积极性,带动村民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
  目前,星子镇有92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其中18条村通过了验收,1条村通过特色村验收,73条村正在加快建设中。而在之前,各村受“等靠要”思想的影响,星子镇美丽乡村建设非常缓慢,花了4年时间才打造出8个美丽乡村。
  从一开始政府的“单兵作战”,到现在政府、乡贤、村干部、村民的“多方携手”,星子镇凝聚了各方力量,加快了美丽乡村建设,这是特色之举,亦是值得借鉴的创新之举。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黄津
  通讯员何祥振杨志敏陈智敏甘招威
  新村黄庆标:
  “以前村子环境差,我捐资建设家乡,只是想让村民能够生活得更舒服一点。”
  “黄庆标是村里公认的好人,一直关心支持村里的建设。”在星子镇新村,村民这样点赞黄庆标。他捐资240万支持家乡建设美丽乡村的举动,已成一段佳话。
  现年55岁的黄庆标曾在星子镇经商,历经商海沉浮,后辗转到云南做起了化工生意,虽然身在千里之外,他依然时刻惦念着家乡的发展。
  “现在党委、政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市、镇领导都非常关心新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自己也应当出一份力,在有生之年为家乡做些事。”黄庆标说。
  “早在1998年,黄庆标就捐资40多万元用于铺设村路、修祠堂和学校。”62岁的村民黄礼明对黄庆标20年前捐资建设家乡的事迹记忆犹新。
  那时候,村道是土路,他出资铺成水泥路,方便了村民出行。“从那时候起,村民就觉得这个后生仔不错。”黄礼明说。
  去年,黄庆标再一次捐资240万助力家乡美丽乡村建设,其榜样作用非常明显。
  “村民建设家乡热情高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村主任黄成林说,有了黄庆标的带动,村民把建设家乡的施工酬劳降到市场价的三分之一,人人毫无怨言。
  而今,新村面貌焕然一新。
  用大理石砌成的大气牌坊,一条长400米、宽7.5米的环村公路,让这个小山村成为邻近村庄村民的谈资;建起了220平方米的文化室和700平方米的议事大厅,给村民日常活动提供了新的场所。
  对于这些喜人的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猪圈、牛圈都拆了,蚊子少了,篮球场、游泳池、停车场也有了。”黄礼明对村庄的变化感触颇深。
  村貌的变美,也改变了村民曾经乱丢乱弃的卫生陋习。“以前脏乱差,现在美如画。”黄成林说,村子能实现美丽蝶变,黄庆标可谓功不可没。
  两次共捐资近300万元建设家乡,倍受村民好评的黄庆标却很低调,屡次婉拒了记者的约访。
  他在电话中表示:“人要实现共同发展,以前村里环境差,我捐资建设家乡,只是想让村民能够生活得更舒服一点。”
  新滂塘村邓献辉:
  “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好,也请村干部和村民配合我。我一定会尽力把这项工作做好。”
  虽然不在星子镇新滂塘村居住,但邓献辉几乎每天都会从连州市区驱车回村里。作为村里的美丽乡村建设负责人,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目前已捐资170多万元。
  “要么就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好。”谈起当初决定回村带领村民建设美丽乡村,53岁的邓献辉依然是坚决和自信的口吻。
  正是这份坚决和自信,他成为了众人眼中可以带领新滂塘村建设美丽乡村的人选。
  “这是一份事关村民期望和村庄发展的大事,一开始我不太想回来建美丽乡村,因为怕自己做不好,辜负了大家的期待。”邓献辉说,所以那时自己情愿捐资20万元,也不愿意接手建设新滂塘美丽乡村。
  “邓献辉对美丽乡村建设有独到的理解,做事有能力、有魄力,这是我们提议让他回来带领村民建设美丽乡村的原因。”星子镇党委书记林庆辉说。
  为了说服邓献辉,林庆辉特地让邓献辉的几个老乡一起劝说。“最终他答应了,村子在2017年12月中旬召开村民大会,推选他负责新滂塘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好,也请村干部和村民配合支持我。我一定会尽力把这项工作做好。”邓献辉在村民大会上如此表态。
  “要将新滂塘村建设得既美丽又实用,为村民生活生产带来便利。”这是邓献辉的目标。
  他首先根据村子实际,做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每一次的规划图都经村民大会审议和表决后,才开始实施。“这样建设出来的美丽乡村才是村民认可的,才是真正宜居的美丽乡村。”
  村长邓献保对此非常赞同,“现在很多乡村都是有新屋、没新村,主要就是缺乏总体规划,特别是对村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公共配套设施考虑不足。”
  因此,邓献辉提出的通过新造一个人工湖改善村庄景观,建设一个农产品销售点方便村民售卖红葱、大蒜等农产品,新建文化广场方便村民娱乐等等构思,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同意。
  有了规划,资金是关键。邓献辉首先带头,先后捐资170多万元,迅速让美丽乡村建设走上快车道。
  村民们由此热情高涨,纷纷筹资筹劳,其中一个6岁小孩把自己攒下的1000多元利是钱都捐了出来。最终,村里自筹资金超过100万元。
  在邓献辉的带动下,目前新滂塘村里的各项工程有序推进,共拆除危、旧房70多间共3000多平方米,2700平方米的人工湖、农产品销售点已将近完工,两层500平方米的文化室、2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正在加快建设中。
  大园村黄献华:
  “是家乡把自己培养出来,现在自己外出经商赚了钱,理应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
  要建新村先修路。作为星子镇四方村委会大园村美丽乡村建设负责人,黄献华去年捐资近300万元,首先为村子建设了宽6米、长2公里的环村公路。
  谈及出资建设家乡的缘由,黄献华说的最多的是感恩:“这也算是不忘初心吧,想为家乡做点贡献。”
  现年55岁的黄献华外出经商20多年,常年不在家的他依然惦记家乡的建设。当星子镇党委书记林庆辉联系他后,黄献华二话不说把美丽乡村建设任务承担下来。
  他说,以前家庭条件比较艰苦,是家乡把自己培养出来,现在自己外出经商赚了钱,理应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
  2018年新年刚过,黄献华又捐资50万元用于村道绿化、建文化室和广场等。现在,两公里长的环村公路旁已经种下了1000棵桂花树。池塘、文化室、广场等配套设施正在有序推进。
  这一切,都在黄献华的规划之中。在他的脑海里,早已描绘出大园村未来的新貌:把大园村建成古香古色、原生态的宜居村庄。
  “我已经委托省设计规划院对村子进行整体规划,方案很快就会出来,村里后续的建设将按照方案规划,预计后续资金需500万元。”黄献华透露。
  村里不仅要建新,还要修旧。
  作为“广东省古村落”,大园村不仅有着优美的田园风光,还有许多古老的传统建筑。
  在大园村门楼上,高悬着一块清代匾额,上书“状元及第”。黄献华说,这个“状元及第”门楼在新中国成立前因火灾损坏,他已将修缮门楼纳入方案。此外,村里还有五六十栋古建筑也将得到保护、修缮。
  “去年主要是完善村里的‘三通一平’工作,做好‘三清三拆’,为今年各项工程的全面推进打基础。”黄献华介绍,今年村里将建一栋两层高、总面积600平方米的文化室,新造一个28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
  “以前的大园村很破,可以说是脏、乱、差,随处可见猪圈、牛栏、老鼠。在外经商几十年,每次回到家乡看到这番破落景象,十分心酸。”黄献华说,希望通过自己捐资出力,凝聚村民的力量共同改变大园村的落后面貌。
  现在,大园村的村容村貌慢慢在改变,村民也在参与新村建设的过程中变得团结了。
  对村里正在发生的改变,黄献华很欣慰,也满怀期待:“美丽乡村的建设方案将在2020年之前全部落地实施,到那时,大园村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古香古色、原生态的宜居村庄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微访谈
  “单枪匹马”不可能建好乡村
  ——访新滂塘村乡贤邓献辉
  南方日报:一开始,星子镇领导和老乡让你回来带领村里开展新滂塘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你有所顾虑,主要是顾虑什么?这些顾虑又是怎么打消的?
  邓献辉:当时,我把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想法和镇党委林书记交流了一下,林书记觉得我的想法不错,就鼓励我回村建设美丽乡村。一开始,我确实有所顾虑,因为我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统筹兼顾、纵观全局的能力。万一我干不好,不仅对不起村民,我自个儿内心也过意不去。所以,当时我宁愿多捐一点钱,让有能力的人来带领大家建设美丽乡村。
  后来,有不少老乡出来劝说我,村里召开村民大会的时候,村民也表示会支持我的工作。既然大家这么相信我,我就应该把这个工作做好,不能辜负了大家的期望,所以就回来了。我相信只要大家支持配合我,我能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南方日报:回村后,你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又是如何与新滂塘村干部携手带领村民共建美丽乡村?
  邓献辉:建设美丽乡村,单单靠我一人的力量肯定是不行的。再有能力的人也不可能“单枪匹马”把乡村建好,这需要汇聚村党员干部和广大村民的力量。
  所以,我回村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好美丽乡村的建设规划,先做初期规划,再做后期规划。每一次的规划图出来后,都经过村干部和村民大会的审议和表决,表决通过之后才开始实施。这样建设出来的美丽乡村才是村民认可的,才是真正宜居的美丽乡村。
  村干部和村民都很支持我,村民自发出钱出力建新村,不少党员干部带头拆旧屋,许多常年外出的村民一听说家乡搞建设二话不说纷纷捐款。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凝聚好群众的力量,与村民一起干,我们一定能把新滂塘村建设得更好。
  南方日报:你回来有一段时间了,你觉得在新滂塘村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对于新滂塘的美丽乡村,你的愿景是怎样的?
  邓献辉:我觉得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村干部和群众的支持。我反复强调,既然我回来建设美丽乡村,那么大家就一定要支持我,如果大家不支持我,这事儿肯定是做不成的。事实证明,在大家的支持下,新滂塘村的建设工作进展得很顺利,村民支持全民参与,人工湖、文化室、娱乐场所推进很快。可以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滂塘美丽乡村的蓝图已经徐徐展开。
  我的愿景很简单:希望把美丽乡村做好、建美,给村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生产环境,不辜负领导和村民对我的信赖和期望。

银川经开区计划首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7个总投资178.56亿元
肖捷出席全国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寿光:党员干部冲锋在前 全面启动灾后重建
九洲海关检出一例登革热确诊病例,旅客15日从越南回国
60个企业(品牌)入围终评环节
连州市星子镇乡贤捐资千万元建设美丽乡村侧记
商丘市民权高中师生誓师战高考
庐阳区:全省首座光伏发电公厕亮相
公交司机王贤进拾金不昧
第三届丝博会昨日圆满闭幕 “家门口”的国际舞台释放经济活力
“亲情寄语墙”促安全生产
全市集中整治货车抛洒扬尘违法行为
六旬同窗照料病儿陷困境 吴宜恩义卖作品相助
北安市领导检查全市防汛工作
宝山区规土局召开大调研活动动员部署会
世界智天置业有限公司港三板挂牌
高桥街道五一小学开展疾病防控知识宣传讲座
今年全市国土绿化主要指标实现任务过半
男子冒充警察骗走女子8万 被抓后自称假扮只因崇拜
福州获“中国软件特色名城”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