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把握新时代“乡村脉动”


  新春新气象,田园好风光。
当早春的阳光照耀高唐大地,田间农家已是一派繁忙景象,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诸业并兴;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在这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里,再绽美颜新姿,更加生态宜居;户户村村崇德向善,好家风、好村风劲吹,处处风清气正……
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高唐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导,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放到重中之重的地位,把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充分立足乡村的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着力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农业“新六产”融合发展工程,激发乡村内生发展的活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奏响高唐乡村振兴的雄浑春曲。
□记者 邹辉 通讯员 朱桂林 赵永斌
聚力产业兴旺
现代农业落地生根
3月9日,杨屯镇施屯村扶贫大棚种植基地内,马春花的有机草莓温室里一派春意盎然,嫩绿枝叶间白色草莓娇艳欲滴,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我种的这种白色草莓名叫‘白雪公主’,春节前就上市了,价格高达每斤120元,卖得非常火爆。”正为白色草莓装礼品盒的马春花喜滋滋地说。
2017年年初,为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土地种植收益,全市集中启动了高效集约蔬菜温室工程。今年41岁的马春花便是受益者之一,抓住这一好机遇,颇有头脑的她不走寻常路,瞄准高端市场,种起了草莓大棚,通过采摘、网络销售等形式将草莓卖得格外火,年赚近20万元,快步走上致富路。
高唐按照科学规划、区域布局、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市场运作的有效机制,通过宣传发动、土地流转、信贷授信等方式,全力服务大棚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去年年底,高唐高效温室蔬菜大棚已流转土地10402亩,新建及改建温室大棚4566个。
如今,高唐以高效集约蔬菜温室工程为代表的精致农业“花开灿烂”,而以锦鲤、肉驴等为代表的畜牧水产产业更是风声水起。为拓宽农业增收途径,作为“中国锦鲤第一县”的高唐充分发挥锦鲤产业优势,发展锦鲤养殖面积5000余亩,年繁育优质锦鲤过亿尾,年产值2亿余元,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靠锦鲤养殖鼓起了“钱袋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产业富民,离不开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高唐积极建设“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并专门开通了“杜立芝热线”,发挥其品牌效应和技术团队作用,让农民群众享受更好的农技服务,用科技为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翼”。
实施乡村振兴,激活了兴农惠农的“一池春水”。秉持稳粮增收、产业升级、产品优质、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理念的高唐县,积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截至目前,高唐发展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1300余家,以紫霞、泉聚、傲槊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拔地而起,带富一方,农民致富之路越走越宽阔。
突出生态宜居
诗意田园乡村美
平坦的柏油路贯通全村,道路两旁绿化亮化相得益彰,充满浓郁乡村气息的墙绘格外美丽,规划有序、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尽展乡村静美……走进高唐姜店镇,随处可见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让人如沐春风。
在向阳花开生态农业观光园,记者既看到了乡村美颜,也在参观农民生产生活的“老物件”时,亲身感受了浓郁的鲁西民俗文化。姜店镇西郭村以向阳花开生态农业观光园为依托,发展起了千亩油菜花和向日葵种植基地,并深入挖掘纺织、农耕等民俗文化,倾力打造鲁西民俗文化第一村。每到春季,这里油菜花、向阳花竞相开放,芳香扑鼻,美不胜收,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让当地百姓享受到生态宜居的良好环境,尝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甜头”。
定位为鲁西时尚、民俗体验的姜店镇西郭村,是高唐4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的26个村庄之一。围绕美丽乡村建设,高唐高标准规划,精心建设,各村风格各异,尽展其美。国画大师李苦禅、著名山水画家孙大石的家乡三十里铺镇,彰显“大师故里,艺术乡村”气魄,处处书香画韵,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氛围;乾隆皇帝曾进村品茶的梁村镇茶棚村,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在古色古韵中展现“御敕茶棚,休闲农庄”的风采;以生产高唐地方传统名吃驴肉闻名的尹集镇老王寨村突出“生态农业,滋味乡村”主题,从墙绘到建筑,随处都能让人感受到浓郁的餐饮文化。
诗意田园风景美,城镇怡人处处春。全市启动的第三批小城镇提升工程,更让固河、杨屯、琉璃寺三镇大放异彩。无论是定位为城东门户、汉风遗古、白墙黛顶、雅韵固河的汉唐小镇固河镇,还是打造水清木秀、金玉满仓、暖墙红顶、现代田园的杨屯镇,抑或是建设金墙黛顶、拱窗立柱、四县通衢、东南门户的德式简欧小镇琉璃寺镇,无不在小城镇提升工程中,让农村群众尽享“美化、绿化、硬化、亮化、净化”带来的“红利”。
倡树文明新风
提振村庄“精气神”
前不久,高唐县荣获“山东省乡村文明行动工作先进县”称号,这是对高唐文明乡村建设的肯定。
以乡风文明之“淳”,滋养乡村振兴之路。高唐在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基础上,更加注重文化传承、道德教育、家风培育,不断加大学习美德人物、宣传好人好事、培育向善向上的乡风民风力度,并围绕崇德向善、志愿服务、优良家风等主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今年春节期间,高唐专门对乡镇道德模范群体进行了走访慰问,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而且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在济南打工的琉璃寺镇王厨村农民工陈德华,因勇救七旬落水老人荣登“中国好人榜”。高唐县委书记张颖专程到王厨村看望了这位农民工英雄,并现场赠送了由农民书画家秦秉忠书写的“危难之处显身手,见义勇为传佳话”的书法作品,高度赞扬陈德华的见义勇为义举。“真没想到,我只是做了件该做的小事,就赢得了这么高的荣誉。”陈德华激动地说。
如今,文明“软环境”已成为高唐乡村文明风尚的“硬支撑”,倡道义、重勤俭、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家风、好村风荡涤户户村村。
树立文明乡风,离不开移风易俗的持续推动。去年以来,高唐以倡树文明新风、改革农村红白事为突破口,在全县621个自然村全部建立了红白理事会,每个村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明确红白事的办理流程、标准要求等事项,实现了红白事有人管、有章依,有力地推进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让陈规陋习无处遁行。
受益于移风易俗的固河镇李集村,目前红白喜事的烟酒饭菜一切从简,并且不专门摆酒席款待。“村里定的红白事新规定,收紧了村民的支出口袋,从根上避免了人情攀比、大吃大喝等不良习气,群众都拍手叫好!”李集村党支部书记李延国介绍。

沙王河生态修复与水环境治理工程即将完工 缩小版“减河湿地公园”6月初开园
大庆"快处快赔"业务将覆盖全城并得到群众好评
下月起铁路将增开临客列车 市民可直达湖南长沙
湘潭市城管局灯饰管理处工作:不忘初心跟党走 牢记使命创佳绩
“文明旅游 安全出行”主题活动走进校园
高唐:把握新时代“乡村脉动”
高新区:综治办开展主题党日,学习《滨州市诬告陷害信访举报行为查核处理办法(试行)》
惠阳区:5年内将新建1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持续助力脱贫攻坚
商南23个单位立下脱贫攻坚“军令状”
“多彩贵州·爽爽贵阳” 旅游推介会走进莫斯科
市医废中心举办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来我市调研乡镇机关“五小”建设工作
宜昌月嫂实训基地在安琪贝儿妇产医院挂牌成立
我市积极落实高校职称评审自主权
交警查获一起无证毒驾行为
景德镇市污水处理收费标准拟7月1日起调整
邯郸日报社:记者学传统看转型
沭阳公路站扎实推进解放思想大讨论
雷公镇13个易地扶贫搬迁户喜迁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