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0天高考前提升的“黄金期”

  高考前的20天,是高三考生提升成绩的“黄金期”。越是到了最后冲线阶段,考生越不能放松。5月17日,记者邀请沈阳市第十一中学副校长、语文教师郭志光;教务主任、高三班主任孙国华共同为考生详解这段时间有效复习的侧重点,以及需要避开的误区,助考生成为自己人生高考考场上的一匹“黑马”。
复习调整心态巧刷题
刷题要选最近五年高考真题
最后这段时间的复习,肯定要回归教材,回归高考真题,这样可以让复习目标更为明确,也是在给考生减负。考生一定要往这两方面努力,一遍一遍地练习高考真题,保持手感的同时,把握高考出题思路,刷题以最近五年左右的高考题为宜。
调整心态但不静等高考
调整心态,要乐观、积极、向上。千万不能静等高考,觉得自己已经复习得差不多了。也不能用一两次模拟考试成绩,就定义自己的状态。而是应该始终处于一个迎接高考的通道上,时刻准备,始终努力找自己的不足。
这是因为:模拟考试只是决定当时那个阶段的成绩,与高考分数、全省排名的关联并不大。我们看到,每年高考出现的“黑马”都不少。因为很多考生,在最后的复习阶段,通过自己的努力,成绩提升幅度仍然很大。而处在保守状态的考生,只练习手感,不再知难而进,最终考试成绩反而有下滑的可能。
要留在学校坐住“板凳”
考生一定要坐住板凳,要留在校园里复习功课。因为学校的学习环境好,老师资源丰富,而且都是最了解你的老师。每年总会有部分考生相信校外机构、往届学长,希望回到家里去复习,好像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不浪费时间。其实,老师更能及时帮你把脉,进行自我调整。
减压高考时避免大脑“宕机”
考生一定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心里反复告诉自己:我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但是,一旦大脑出现“空白”,尤其是高考考场上大脑“宕机”,又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高考入场前的40分钟一定要用好,没进考场前可以再看看温习过的题目、老师划的重点题。这样,考试过程中大脑出现“空白”的情况就会少很多。
其次,提前掌握几个给自己减压的小方法,比如,深呼吸、远眺等。如果仍然非常紧张,可以向监考老师求助,学会利用周边一切资源,帮助自己减压。
再次,不要提前给自己定考试目标,诸如,这道题必须全对,这种类型题不能丢分等,只要自我保持稳定就好。
最后,找准自己的答题节奏。每名高考考生都已经经历了多次模拟考试,对于自己答题习惯、答题顺序,都应该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比如,先易后难,先熟悉后陌生等,高考仍然是一个逐渐热身的过程。
调整不要陷入复习误区
●不要再做偏题、怪题,尤其考前1—2周时间,不要再做偏题、怪题。
●不要盲目相信所谓押题卷,要保证自己的复习节奏,坚持到高考结束不松懈。
●不要过度运动,防止运动扭伤。最后这段时间,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调整作息时间,尤其考试前最后三五天,将自己的兴奋点调整到上午九点、下午三点左右,中午应该适当午休减少熬夜,至少在5月末,要将睡觉时间调整到晚十点半左右,正常作息。
高考“六个最好”
最好的复习——适度做题,熟能生巧
最好的材料——回归教材,熟知考点
最好的试题——高考原题,错题重做
最好的方法——相信老师,限时训练
最好的老师——自主自律,合理安排
最好的心态——沉稳沉着,坚持到底
本组稿件由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封葑文并摄

发出捍卫多边主义的金砖声音
2017年以来淮北市城市建设大发展纪实
蓓蕾社区举办“国庆文艺慈善晚会”
林翠爱:我没有发挥出最好水平
宜春国土局架起三条线严防地灾发生
未来20天高考前提升的“黄金期”
临沂高新区迎来新一轮开发建设 打造未来科技新城
端午节后好消息一个接一个 和每个人都有关系
温州姑娘王璐瑶破世界青年纪录
诸多省考培训机构打着“不过包退”旗号招生
李平主持召开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议
全面加强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
当日破案 民警追回被盗三轮车
被辞保安队长自我“复职”行骗
关于进一步规范党和国家工作人员饮酒行为的通知
公交学生卡开始年检本月30日截止
董潍输油管道二期投产试运行 三期计划9月开工(图)
南钦防改扩建工程:模拟交通事故应急演练 提高快速反应处置能力
泰州市农委关于印发2018年省级养殖和屠宰环节“瘦肉精”监测方案的通知
传承红色基因勇担青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