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闻网讯:8月30日10时30分,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升空,“2018年天津市海上突发事件综合应急演习”在天津水域拉开帷幕。hy-16t型固定翼高性能海事无人机,搭载了先进的可见光和非制冷红外双光吊舱,能满足在夜间和大雾天气飞行。除了无人机,此次演习还施放了水下机器人进行水下探摸作业,可代替人员开展水下探测、安全监控、紧急处置、简易维修等工作。据了解,此次演习是目前我市开展的规模最大、投入设备最先进的一次海上搜救演习。
据统计,过去五年,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共组织和指导相关单位举办了大型演习3次,专项演习28次,参演船舶332艘次,参演人员3565人,参演飞机9架次。通过演习演练、培训和比武,进一步提高了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各成员单位的协同作战能力,以及应急指挥人员、一线搜救人员的救助技能和水平,为实现辖区海上突发事件真正意义上的分级响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天津已形成“政府主导、专业救助力量和大型国企应急力量为主、社会参与、地区联动”的海上应急救助工作格局。在这一模式下,建立了包括天津市海上搜救志愿者在内的2000余名各类人员、111艘各类船舶、4架飞机组成的海上搜救应急队伍,具备在8级风以下开展搜救行动的能力。
2016年,天津海事局正式将无人机作为除船艇之外的常规动态执法和搜救应急手段,大幅提升了海上应急救助能力,降低了巡航救助成本。2017年,无人机共参与应急行动4次,应急演练3次,成功查找并锁定遇险船舶2艘次,成功参与救助遇险人员6人。目前,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实现了以陆地基站为中心,30公里半径范围内视频数据的高清实时回传,范围覆盖天津港报告线以内所有水域,实现了应急处置现场的可视化,提高了指挥决策的科学性。
据统计,近五年来,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共组织海上搜救行动155次,协调船艇582艘次、飞机41架次,成功救助1683人、船舶175艘,搜救成功率达97.57%,位居全国前列。第三方评估机构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访谈、调查问卷和座谈会等形式开展的社会满意度调查显示,天津海上搜救应急业务整体满意度持续提升,2017年下半年达99.43%。(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工作20年未出错 她被称为笔迹鉴定专家
湖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侧记:奋斗的新湖南汇聚全球目光
中山市老干部志愿者服务队成立
闵行区春申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文艺送关爱孝道敬银发走进福禄寿敬老院
湘西州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吉首召开
天津海上搜救应急业务满意度达99.43%
信阳高新区4月4日举行“返乡就业”专场招聘会
天蓝蓝!青岛春节期间空气质量优良率100%(图)
东兴区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
2017年度深圳市人才伯乐奖(第三批)申领公示
一渠六河西护城河(示范区段)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苏州树山“梨花节”今日开幕 警方发布赏花须知
湘潭一企业将设立博士后协作研发中心
为一线办公点赞
魏家庄街道 打造老旧小区整治“样板间”
节后游价格回落 赏花踏春正当时
城乡规划批前公示——防城港康晨精神病医院申请的 “港口康晨精神病医院”项目总平面规划设计方案
停车“多吃占” 缺了公德心
市科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祖延辉:给足政策服务 释放创新活力
九龙江集团积极履行国企社会责任开展精准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