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闻网讯 佛山日报记者马力报道:6月8日,受台风“艾云尼”影响,三水普降暴雨到特大暴雨,录得累积雨量237.6毫米,创历史同期(6月)最大日雨量记录。期间,各部门、各镇街同心协力,全力做好防灾救灾应急工作,降低风雨影响。
“艾云尼”带来了强降雨,6月8日5时15分,区气象局发布了西南、云东海、白坭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停课一天,但高考正常进行。9时25分,全区所有镇街均发布了红色暴雨预警信号。据气象部门统计,从7日20时到8日16时,区气象部门地面观测站录得累积雨量237.6毫米,创三水历史同期(6月)最大日雨量记录。
面对强降雨引发城市内涝、农作物受浸等情况,如何保障高考顺利进行,如何降低风雨对广大群众的影响?三水各部门、各镇街提早谋划、做好准备、迅速行动,全力做好了防灾救灾各项工作。
8日凌晨,当大部分人还在睡梦中时,区三防指挥部却灯火通明,所有人员均到岗就位,应对风雨天气带来的突发状况。当天是高考第二天,为了确保所有考生均能顺利完成高考,区三防办立即协调教育、水务等部门对前往考场的路线进行确认,为考生开辟出了一条“绿色通道”。
当天一大早,区委常委黄昌建就开展巡查、指挥防御工作,与此同时,各镇街党政主要领导也在一线指挥开展落实人员转移安置等各项防御工作。
在三水中心城区,市政部门凌晨时分启动《排涝应急预案》,排涝人员以及辖下承包单位共约2000多名一线人员出动排涝抢险。西南街道11个易涝点的排涝责任人迅速集结,全体环卫工人就近参与排涝,清理排水口的树叶垃圾,打开水栅、井盖加速排水,并竖好警示标识、标杆,安排专人值守。
当天上午,区农林渔业局开展抗台风暴雨指导工作,重点查看农业受灾情况,指导农民做好农业生产区域的棚舍和塘边、田边工棚的防风加固工作,确保了防风抗雨工作落到实处,降低暴雨对农民可能造成的损失。
面对隐患地点的群众,民政部门和镇街也行动起来,出动近百个工作组,开放了89个避难场所,对663名群众进行了转移,确保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
期间,全区城管行政执法队伍按照防汛预案全力投入城市防汛助排和服务工作,出动2465人次,巡查主要道路,检查户外广告、招牌,处理了近100个险点。为了避免出现用电事故,三水城管部门还联系供电部门、公共自行车运营公司,协调暂时停止区内公共自行车站点供电,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抗击台风,三水人在行动。三防、公安、消防、市政、供电等部门积极行动,医生、老师、志愿者参与其中。他们或忠于职守,或来自民间的善举,在台风天形成了一股股温暖的正能量,温暖着受灾群众,温暖着整座城市。
暴雨连连
马不停蹄让泵站通电
8日一大早,接完电话后,三水供电局局长刘志雄连早餐都顾不得吃便匆匆出门了。原来,由于连夜大雨,云东海高丰村一带出现内涝,高丰涌水位不断上涨,亟须利用泵站排水排涝。而此处泵站工程尚在收尾阶段,按计划下周才能完成供电并正式投入使用。
时间紧急,刘志雄立刻通知相关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一行十余人赶到现场,打算冒雨尽快完成泵站临时通电工作,实现排水排涝。
8时许,一行人来到现场,马不停蹄进行现场勘查、制定临时通电方案。9时半,雨势未减,工作人员冒雨蹚水出门,打开电缆井,拉出对应电缆并迁移到配电房中,再现场制作出线电缆终端头,最后才能连上电柜。期间的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电缆连上电柜后还需不停调试。
“我们施工团队经常冒雨施工、抢修,已经熟能生巧。”高级工程师、南方电网技术专家刘石生说,但这期间需要不断调试,排除一切差错,既保证泵站供电正常,还要避免造成周边区域停电的不良影响。一整天,刘石生一直往返于配电房和泵站间,查看供电情况。
“轰……”下午2时左右,泵站中第一台泵机终于转动起来,周边供电并未出现异常,众人皆松了一口气,这时候才顾得上一旁放置许久的快餐盒饭。
“任何时刻保证供电正常,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刘志雄说。直到下午4时后,确认了泵站中的泵机都能正常排水,高丰涌水位迅速得到控制后,刘志雄等才离开现场。
这只是三水全力以赴应对台风“艾云尼”其中的一个写照。当天,云东海各部门迅速到位,及时掌握台风、降雨情况,并做好应对措施和相关群众转移工作。水利部门加强各排水站的值班,截至当天14时,云东海开启15台排涝泵站,排水169万立方米,有效避免和减少了暴雨造成的内涝。城管、交通和市政部门冒雨外出巡查,及时排查户外广告、工地围蔽等的安全隐患……
反复巡查市政设施
穿上雨衣随时待命
8日,强降水的到来,给三水的市政设施带来了考验。当天上午8时,大塘镇市政所工作人员莫超荣就主动到镇内的各条街道巡查市政广告牌、沙井盖等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雨水未停,工作不停。车上载着各种工具的莫超荣,和同事在镇内来回反复巡查。为了节省时间,一个上午三个小时他们都是马不停蹄地人工检查。上车、下车、上车、下车……车外,雨水仍然淅淅沥沥地下着;车内,莫超荣一直穿着雨衣,因为随时到车外检查,没时间将雨衣脱去。
在大塘工业园的横向八路,莫超荣发现路上出现了积水。积水不深,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隐患。为让积水顺利排出,在场的市政人员选择把沙井盖打开,并在沙井盖周边围起了铁马,防止对过往的路人和行车造成伤害。一个上午的巡查,莫超荣和同事共发现两处沙井盖周边积水,并将其钩起方便排水。
莫超荣回忆起此次强降雨带来的灾害,并未在大塘镇造成大面积的积水。而此次排水的通畅,源于大塘市政所工作人员在雨前及时疏通。“那天有积水,但是不严重,也没有群众发生过意外。”莫超荣回忆。
到了下午,即便雨水已经减退,莫超荣和同事依然在镇内巡查,对雨后的市政设施再一次检查和修复。直到晚上6时才回到家中。“下大雨出去,家里人还是很担心,回到家的瞬间也感觉有点累。”莫超荣说。
风雨中坚守,莫超荣并非一个人。大塘镇“三防”指挥所监测,从6月5日8时至9日8时,大塘镇最大累积雨量为292.8mm。截至9日8时,大塘镇共出动巡查和排险共134人次。而由于此次各部门间的积极联动,台风“艾云尼”的到来并未发生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
市政人员值守漫漫水路
提醒市民注意安全
8日凌晨,强降雨导致了三水北江新区出现水浸。陆路瞬间成了水路,而水下沙井盖可能会威胁到路人。为了防止水下沙井盖产生安全隐患,漫漫水面上,市政人员一直在坚守。
“我们同事5时都出发了”,王师傅是西南市政局的工作人员,一大清早就来到西青大道。“我最熟悉这边的情况,一早赶到北江大道那边,刚好就看到几个沙井盖突出来,我就在上面临时做好警示。”王师傅告诉记者,从值班开始就没有停歇过,他和同事只能一直守候在几个沙井盖旁或者在西青大道与北江大道周边巡查,提醒路过行人注意安全。
上午10时,当记者见到王师傅时,他正站在水浸的道路上,齐膝的水没过了他的水鞋,脸上的雨水一直滴着,而他和同事手里拿着工具观望着水位下降。但是,在水位一度达到高峰时,也是王师傅最焦虑的时候。由于水位较高,他无法准确地把沙井盖钩起强制性排水,甚至沙井会出现河涌水倒灌,他也只好一直在水里等待。
西南市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强降雨带来了内涝,西南市政局派出约10名市政人员在北江新区片区值守,降雨的持续导致水位在上午11时后还出现回涨,给排水带来障碍,市政人员选择在水面上坚守岗位。“最高水位的时候,水是向外涌的。”说罢,王师傅依然值守在道路上等待水位下降后及时排水。
巡警全力抢救肾病男子
6月8日上午7时,匆匆吃过早饭,三水区公安分局巡警大队大队长孙建国早早就来到南丰大道巡逻。他一边疏导交通,一边留意着路上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此时,雨越下越大,渐渐地把整条道路淹没。
恶劣的天气不仅考验着临考的考生,也同样考验着在路上巡逻的民警。“积水最深处约25厘米,基本已淹没小腿部位。”孙建国回忆道,由于水深,不仅车辆无法动弹,行人也同样寸步难行。
上午10时许,随着雨越下越大,交通拥堵使得路上车辆仿佛成为了一尊尊的雕像,安静地站立在路上。“警察同志,帮我找医生……”突然,一名脸色惨白的男子从一辆堵在路上的公交车上缓缓走下来,自称患有肾病,正要从家里乘公交车到医院治疗。没想到,由于堵车时间过长,肾病发作。男子表示,希望可以得到民警的帮助。
正在雨中执勤的孙建国看到后迅速上前扶住该男子,慢慢将其挪到警车内。另一方面,他也组织现场警力,为男子打通一条“绿色通道”,让救护车能顺利到达现场。“不要急,医护人员很快就到了!”看到男子似乎还有些忧虑,他一边跟男子聊天安抚其情绪,一边向指挥中心报告,并通知120前来救援。很快,120赶到现场。在孙建国的协助下,医护人员终于顺利将患病男子送院治疗。
“暴雨天气不仅影响考生,也同样对广大市民产生影响。
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备战为广大市民营造更好的环境。”在孙建国看来,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危机关头,他更应该做好民警的本分。擦了擦脸上的雨水,孙建国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疏导的工作当中。
雨中护考 他不顾衣服全湿工作一个上午
今年高考,实验中学有800多名考生需前往三水中学考试,学校共派出19辆送考大巴。8日早上6时,三水暴雨如注,区实验中学高三级长老师杨振环醒后快速洗漱返校。返校路上,发现雨势并无半点减弱,他开始担忧2小时后的送考任务。
当杨振环返校经过送考车队必经的三达路时,发现此处积水水深已达到成年人的膝盖,马路上还有不少车辆因遇水熄火而无法前行。见此情形,到校的杨振环急忙向学校领导反映,随后与区教育局、交警部门及送考车队等负责人商量,重新规划送考路线。之后,杨振环还到饭堂关心同学们吃得饱不饱、好不好,关心同学们的衣服、鞋袜有无淋湿,随后他又到每班询问走读生是否全部到校。
送考路线有变,学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临时启用学校侧门。但由于该侧门坡度较大不便行车,学校后勤部门有关人员迅速反应,一起冒雨用砖头把斜坡垫高。为了确保每辆车的学生都已上车,杨振环开始逐车询问确认,同时还用幽默的语言和激情的手势激励考生。虽然撑着伞,但此时杨振环的衣服及鞋袜已经湿了大半。
雨势瓢泼,应该在考场内的哪个地方组织学生下车?杨振环和其余跟车老师马上下车查看路面积水情况,寻找最佳下车点。等到学生全部安全进入考室后,杨振环又跟相关部门人员一起冒雨考察规划返程的路线。上午考试结束后,杨振环再次到每辆大巴上确认学生人数。
由于整个上午不停地冒雨工作,杨振环的衣服一直是湿的。“很多学生看到我的衣服湿了,都很关心,让我去换,但因为时间太紧,就一直没换。”杨振环说,在中午准备发车去考场前,一位热心的男同学把自备的新裤子让给了自己换上,“很贴心,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消防队员救助被困屋内老人
6月8日早上5时30分,一辆消防车从三水区文锋西路驶出,车上还坐着一位80多岁的老人。连日遭大雨袭击,三水区西南街道多个村居河水猛涨、车辆被淹、房屋被倒灌。20分钟前,正是因为下暴雨的缘故,这名老人被困在自家房子内。
雨水打在三水区消防中队副中队长张胜辉的身上,但他似乎没有知觉。他冒雨跳下车,三步并作两步冲到老人所在的房屋。在他看来,“救援比救火还急,早一分钟就多一分希望”。
张胜辉回忆道,由于当时屋内已被水淹没,老人又没有力气开门,消防官兵只好从外面用铁棍将房屋撬开。所幸的是,由于房屋比较旧,没过多久,张胜辉等人便顺利地将房门撬开。
他看到,屋内,一名老人正站在水中,大水几乎将她的胸口淹没,只剩下双手扶着门框苦苦挣扎。老人边哭边喃喃自语道:“救我,救我……”
张胜辉连忙跳入水中,一边将老人背起,一边安慰老人。经检查,老人并无大碍,只是受到一些惊吓。此时,张胜辉不禁长长舒了一口气。
很快,他又投入到了另一场“战斗”。在经过南丰大道时,一名考生由于塞车的缘故,在路边急得哇哇大哭。见状,张胜辉马上让考生上车,并将其送到三水中学考场,直到考生进入考场内,他才悄然离去。截至当天中午12时,张胜辉已经帮助了3名市民。
“看到他们获救,多苦多累都值得。”张胜辉摆了摆手,再次冲入雨幕中。风雨无情,但在救援的人看来,每个生命,都值得用力、用情对待。
志愿者为独居老人排水
“能帮到他们,我们心里也踏实、欢喜。”马程龙是三水区星月普法志愿服务队副队长,8日早上到夜晚,他带着队员坚守被水浸的居民小区,帮助独居老人排水。
6月8日上午约10时起,马程龙就带着三水区星月普法志愿服务队队员协助西南街道民兵预备役部队在康华社区一带疏浚内涝。在经过康华社区二街7号一栋住宅楼时,马程龙发现有一户独居老人家庭受浸,当时室内水深10~15厘米,两位老人均70岁上下,只能通过垃圾铲、水桶等工具“杯水车薪”。
见状,马程龙和他的几名队友上门帮助老人排水,并带来微型电动抽水泵。马程龙说,为了帮助老人清理屋中积水,有一名队员还特意从企业请假,“我们先把门封住,再用微型电动抽水机抽水,几名队员也纷纷拿起水桶、水盆等往外泼水。”
到下午6时,室内水位已经降至5~10厘米。马程龙让其他队员先去吃饭,他自己留守原地,“现在小区停电了,等伙伴们吃晚饭回来,我们再奋战一把,争取在天黑之前把水位再降低一些。”
统筹/佛山日报记者宾水林
文/佛山日报记者郑泽聪、洪海、杨立韵 见习记者黄妙哲、何艳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佛山新闻网无关。其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市城投集学习贯彻全市政务信息工作会议
淮军公所给排水和电气工程竞争性谈判公告
王运邦:我与新疆孩子有着特殊情缘
湘潭三家单位入选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名单
市政协副主席王东赴宜章调研健康扶贫工作
全城同心协力抗台风“艾云尼”
我市“四轮驱动”服务企业推动发展
我县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
我市“旅游+会展”产业模式创新
20日起宁德市气温明显下降
海口“女骑兵”闯天下
平定交警大队大力宣传《阳泉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北湖区政务服务中心精准扶贫再行动入户走访暖人心
中央环保督察组“回头看” 交办案件办理结果公示(第六批)
数字阅读渐成文化传播新方式
"锡剧艺术拔尖人才培养"开班式在江大举行
欢迎来深圳看海系列:锅碗瓢勺水里飘 吉华路上现“黄河”
市地震局召开中心组(扩大)会议学习传达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石奇珠督导企业党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时强调 以上率下 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干
积极行动 主动对接 我市迅速推进深吉对接合作成果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