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威,1995年出生于万载县高城镇楼背村,现为万载县黄茅镇一名乡村教师。徐威性情豪爽,喜舞文弄墨,潜心致力于书法创作和乡村教育,是江西省书法协会会员,曾在全国书法篆刻大赛获得二等奖。
家学熏陶种下书法种子
1995年11月,徐威出生于万载县高城镇一个闭塞的小山村——楼背村,他的爷爷、外公和父亲都是教师,可谓是书香门第、教育世家,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他家里也是代代相传,渗透于生活的每个角落。从徐威有记忆开始,本村以及周边村庄的村民家里有红白喜事,都会隆重地请他的爷爷和父亲坐礼(库)房、写对子,干着体面的事情,受到大家的尊敬。
有文化受尊敬,字好人人夸。厚重的家学熏陶在徐威的心底种下一粒爱书法的种子,他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写得一手好字的文化人。从此,写写画画成了他玩耍的“游戏”。
勤学苦练基本功悟真谛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梅花香自苦寒来。徐威练习书法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磨炼。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他像王冕学画一样,用树枝在泥地上写,或手指沾水在墙上画,有时手指磨破了都忘了疼。后来妈妈给他买了一本字帖,他如获至宝,爱不释手,竟一次性全部写完了,以致后来只能用书店买来的草稿纸反复临摹字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心的孩子处处充满学习精神。学习条件不足,徐威就模仿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和在作业本上批阅的红字,在草稿纸上不停地临摹。他很有钻研精神,善于发现和收集看起来很美的字,每逢到集镇赶集看到广告牌上的艺术字,抑或人家门上贴的对联时,认为好看的他就默默记下来,回去后反复练习。从小学到初中,近十年的模仿之路锤炼了他的意志和心境,练就了基本功,提升了审美情趣。
2011年,徐威来到宜春读大学,班主任徐老师为了让这棵“好苗子”茁壮成长,劝徐威拜专业的书法老师系统地学习。他接受了老师的建议,从此走上了正规化学习书法的道路。他以篆书作为入门基础潜心苦练,近乎癫狂:当同学们睡懒觉、逛街、打游戏时,他在练书法;上专业课时手痒了,他也偷偷地埋头练字……由于有了专业老师的精准指导,加上自己收集各种名帖资料苦练,大学四年,他较好地掌握了书法要领和真谛,初步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古朴内秀的独特书写风格。
走出去交流学习再升华
2015年,徐威大学毕业任教后,依然坚持每天练两个小时书法,并开始专门学习八大山人的书法。在成长的路上,他慢慢地结识了一些名家大师,开始从单一的自学转向交流互促学习。
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他进入省书法协会宜春教学班和“万载三友”公益书法班学习,思维得到进一步开拓。为了接触更多的书法作品,学习他人的长处,他经常外出看展览、听讲座,将自己微薄的工资几乎全部投入到了书法学习当中。
源远流长的书法史拓宽了他的视野,思维碰撞的交流学习让他见识到更大的世界,他博采众长,在书法的道路上再次得到升华,在书法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持之以恒梦想之花绽放
练书法即练心,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他不仅战胜了贫穷落后,更战胜了自己,收获的不仅是书法水平的提升,更是文化素养的升华和心灵世界的净化。从小学时写字比赛获奖到获2014年全省大学生书法艺术展一等奖,再到获2017年全市教师书法比赛优秀奖。2018年6月,他夺得由教育部和中书协联合举办的“全国中小学教师书法篆刻大赛教师组二等奖”,成为山村里走出来的“青年书法家”。这一切,都源于他对书法的热爱和付出,最终让梦想之花精彩绽放。
身在井隅,心逐梦想,正如董卿在诗词大会上赞评外卖小哥所说:“你所有在风吹雨打中的奔波和辛苦都将在未来的某一刻绽放格外的光彩。”徐威说:“我立志在书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飞得更高更远。”
(梁友泉 记者 徐宝金)
我市迅速贯彻省长批示精神 切实做好本轮强降雨防范工作
巴中市通江县关于2018年招聘特岗教师体检结果的公告
十堰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结束 1585人找到工作
市发改委赴荥经县对接指导项目工作
我市就业工作多项指标名列全省前三
乡村教师痴迷书法 勤学苦练作品全国获奖
三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挂牌
包粽子缝香包做花馍大家齐动手 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昌飞公司一丝不苟地完成直升机检修和维护
我镇各车站线路恢复运行
苦口药材开出脱贫“良方”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东莞市已建房屋登记备案社会公示通告(尖岭变电站)
快讯丨第九届“湘博会”在娄底正式开幕
界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选第八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市商务局发布2018年商务和开放型经济工作要点
港珠澳大桥通车第一个小时珠海口岸出境旅客2435人
黄埔区国税局起航“海上丝路”奏响税宣月开幕曲
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实施三年,你们村通自来水了吗?
商丘市第二幼儿园加强防汛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