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贵州青山绿水间体验漂流乐趣
黔游·聚焦
今年暑期,贵州旅游又井喷了!记者从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获悉,7月1日至8月31日,全省共接待游客2.14亿人次,同比增长30.4%,实现旅游总收入2436.85亿元,同比增长33.5%。为10省(区、市)游客减免门票3.18亿元,减免高速公路通行费2.34亿元,10省(区、市)游客在黔旅游花费710.69亿元,同比增长49.6%。
暑期针对广东、广西、福建、湖南、上海、浙江、江苏、湖北、重庆、四川等10省(区、市),贵州省委、省政府再发重磅“清凉”避暑旅游优惠大礼包,精心筹划实施“清凉”盛宴,全面彰显了贵州避暑旅游活动的经济、社会和品牌效益。
省旅游发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避暑旅游优惠大礼包的推动下,凭借凉爽天气、清新空气、秀丽风景、民族风情以及特色美食等神奇魅力,让避暑清凉旅游热销全国,推动旅游业持续“井喷式”增长。
多方联动营销让清凉变现
“贵阳确实是太凉快了,来了就不想走噶!”来自重庆的避暑游客陈庆说。
海拔1300多米的习水县仙源镇,夏日清凉无比,陶醉了一批批像陈庆一样的重庆客人,有的甚至在贵阳长住三四个月。
夏日炎炎,清凉的“多彩贵州风”从地处高原的贵州吹来,赢得了无数游客前来旅游避暑。
我省精准研判暑期旺季旅游消费对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拉动作用,高瞻远瞩作出对广东、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市)来黔避暑度假给予优惠的战略部署。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2018避暑度假主题营销活动方案的通知》,在10省(市、区)先后举办避暑度假主题营销专场推介活动。
及时针对暑期可能暴露出来的旅游安全和服务质量问题,召开“2018年全省暑期旅游安全和旅游市场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要求全省各地以游客满意为标准,以保障安全为重点,着力营造安全、有序、和谐、文明的旅游环境,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省旅游发展委在全省开展旅游服务质量、安全明查暗访,以问题为导向,创新工作方式,督促各市(州)、省直相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避暑度假主题营销活动系列优惠政策,提升全省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
6月19日,我省在湖北武汉以采取政策发布、主题推介等形式,成功举办了2018避暑度假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启动仪式;随后各市州分别到全国10省(区、市)开展暑期旅游宣传营销,实施了长达76天优惠时间,成为各级媒体关注焦点。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底,全国性报纸、电视、广播、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自媒体等上百家知名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微信推送信息超过10万条。10省(区、市)主流媒体进行专题报道,覆盖全国65%以上人口,营销效果显著,进一步彰显了“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影响力。
此外,省旅游发展委还精心策划推出避暑度假旅游线路,打造升级的新景区、新业态,丰富产品供给和旅游体验,贵州23度的夏日清凉,成为了游客们最惬意的享受。
今年暑期,全省接待外省入黔游客7801.07万人次,占接待国内游客总人数的36.5%,同比增长30.7%,其中接待10省(区、市)入黔游客6001.18万人次,占接待外省入黔游客总数的76.9%,同比增长45.7%。
梵净山景区游人如织。欧阳昌佩 摄
景区升级助避暑线路热销
“贵州避暑旅游的品质越来越好了,感觉每年都有提升和变化。”连续五年到六盘水避暑度假的湖北游客冉熙晨说。
许多外省避暑游客都在点赞贵州,旅游体验更舒心了,产品更加丰富多元了,旅游服务水平提升了,交通越来越好了……这一切来之不易。
今年,我省全面启动旅游景区建设“1+5个100工程”,纳入“100个精品旅游景区创建工程”58家、“100个旅游景区提升工程”94家、“100个旅游景区培育工程”105家、“100个旅游度假区创建工程”66家、“全省100个旅游名村(名城名镇)建设工程”153家、“100个温泉旅游项目建设工程”54家,景区量质齐升,暑期新增景区(点)143家。
万山朱砂古镇、天河潭、海龙囤、神泉谷、织金洞等景区纷纷行动,进行硬软件设施的提质升级,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全力打造“满意旅游”。
各级政府、旅游部门和景区多措并举狠抓车辆出行安全,保证游客生命财产安全,让游客玩得开心,游得安心、住得舒心。
今年暑期,全省1150家景区共接待游客1.14亿人次,同比增长33.7%;景区旅游经营收入697.72亿元,同比增长39.1%;门票收入14.43亿元,同比增长33.6%。
黄果树、西江千户苗寨、荔波漳江、梵净山等主要景区多日达到最大承载量,不得不采取停止销售门票、分流游客等措施。其中黄果树、荔波漳江、西江千户苗寨、镇远古城日均接待量均超过1万人次。
今年暑期,旅游住宿接待单位7.46万户,客房数76.64万间,床位数133.98万张。暑期全省酒店平均出租率达69.1%,其中平均出租率超过90%的酒店84家,平均出租率80%至90%的酒店122家,贵阳、镇远、凯里等旅游集散地酒店一房难求。
全省746家旅行社(包括营业门店)共接待团队4.63万个,同比增加6646个;有组织接待游客192.25万人次,同比增长30.1%;实现营业收入10.30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有组织接待入境团队5342个,接待入境游客14.91万人次,同比增长19.0%。
随着景区结构更加优化,服务更加优质,加上纬度、高度、湿度、温度、负氧离子浓度、风度造就的优越气候条件,助推了贵州避暑旅游热销全国。
赤水大瀑布景区凉爽宜人
多元产品供给促旅游井喷
清风徐来,花香鸟语,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夏日贵安新区云漫湖景区美如画。
“成都的夏天,热得没法,哪儿来这样凉快的地方嘛!”成都游客朱珠一家漫步在湖边,享受着气候的清凉舒适。
贵州凉爽舒适,避暑旅游的气候优势独具。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避暑型、舒适型气候资源已成为稀缺性旅游资源。正是这种稀缺性,让贵州避暑旅游成为了市场的刚性需求之一,为贵州避暑旅游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夏季,各大景区纷纷推出包括漂流体验、乡村度假、古镇休闲等为主题的系列贵州避暑旅游方式,精彩的消暑纳凉旅游活动,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城区及所辖的多个县区,避暑康养旅游持续火爆,旅游地产异军突起,乡村避暑旅游蓬勃发展,成为旅游消费新热点。
——全省新增乡村旅游接待景区(点)85家,达到699家。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9102.54万人次,同比增长38.7%;实现乡村旅游收入644.85亿元,同比增长40.1%。其中桐梓县乡村旅游接待达480.11万人次,同比增长25.0%。
——温泉产品打造开始发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暑期全省开业的31家温泉景区经营状况良好,共接待游客151.13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9.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9%、35.3%;门票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31.3%。
——因为清凉气候和多元化旅游产品供给,暑期在黔举办涉及外省的主要会展(会议、培训)共计421场次,接待省外入黔参会人员13.78万人次,同比增长22.7%,人均停留3.98天。实现直接经济效益3752万元,同比增长24.5%。
——今年以来,我省加大对欧洲、美洲、东南亚等主要客源市场的宣传营销力度,24个境外营销联络处开始正常运营,入境旅游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暑期全省接待入境游客29.60万人次,同比增长18.7%;实现旅游外汇收入6408.41万美元,同比增长17.8%。
——发挥大交通优势协同发展。暑期贵阳机场开通航线共计168条,实现全省航空旅客吞吐量452.70万人次,同比增长27.6%;全省接待自驾车出游游客7934.35万人次,同比增长51.7%。贵阳火车站辖区铁路旅客量达603.20万人次,同比增长19.7%。其中高铁旅客347.6万人次,同比增长37.8%。
省旅游发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发打造避暑旅游精品产品和业态布局,加强国内和国际市场宣传营销,开发一程多站式国际旅游示范性精品线路,让贵州避暑旅游产品风行天下。(记者 赵林 实习生 袁铭蔓)
编辑:彭钥嘉
统筹:彭钥嘉
编审:干江沄
为给电动车充电 外卖小哥从7楼私拉电线引发火灾致10车被毁
法律援助解民忧赠送锦旗表感谢
我市启动社会组织慈善医疗救助
我市举行201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
方便了 南充新增加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这里
贵州:避暑热销清凉变现 暑期吸金2436亿元
马丁·雅克:中国有效地激励了其他新兴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过好“政治生日” 坚定入党初心——离石区纪委监委第一党支部第三小组开展党日活动小记
开发区纬一路预计年底通车
博罗罗阳二中李妍妍以“成人先立德”为座右铭
阳西县:坚持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着力解决阳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高清图:阳春三月植树忙
悲喜交加的世界杯记忆
特别的课给特别的你
梅州市考察组莅汕学习考察我市巩卫经验
衡阳今年计划招录公务员520名,19日起可报名
全省铁腕治霾工作视频会议在西安召开。
下周五 北京专家在宁夏第三人民医院义诊
湖南一高校一次性清退22名挂科学生 40名留级
我市诚信计量示范工程又有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