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开封:李白和杜甫为何在开封相会


杜甫是个官二代
咱们开封有一个禹王台公园,公园里有一座古吹台,古吹台上有一座三贤祠,三贤祠里有三位古人的雕像。
众所周知,那三位古人分别是李白、杜甫和高适。
唐玄宗天宝三年,也就是公元744年,李白、杜甫和高适在开封古吹台相聚,慷慨怀古,饮酒赋诗,为开封历史刻下一道永不磨灭的文化印记。
李白生于边疆,幼年搬到四川。杜甫祖籍关中,父祖迁至巩县。高适祖籍沧州,后来定居商丘。这三位都不是开封人,也从来没有在开封当过官,他们到开封干吗来了呢?
我猜朋友们会说:世界那么大,他们想耍耍。咱们开封是中原重镇,是历史名城,是文化荟萃之地,人家兴之所至,跑过来旅游,有何不可?
这话很对,但只对了一半。
不可否认,唐朝诗人都挺爱旅游的,唐诗三百首,大部分是旅游诗。诗仙李白漫游天下;诗圣杜甫云游中华;边塞诗人高适少年隐田园,壮年从军行,既爱那江南燕子啄春泥,也爱那飘飘洒洒塞北的雪,他们三人偶然间相聚开封,并不稀奇。
但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唐朝诗人长年累月在各地游历,难道就一直是为了旅游而旅游吗?难道就没有别的目的吗?他们旅游时的川资路费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我们不妨看看杜甫的漫游经历。
杜甫是二十岁左右时开始漫游的。他从河南洛阳出发,过淮河,渡长江,去湖州、常熟、苏州、绍兴、萧山、南京等地游玩。
他在苏州祭过阖闾墓,在萧山登过古驿台,在绍兴泛舟鉴湖,登顶天姥山,在南京畅游瓦棺寺,观景雨花台。当时交通落后,行程迟缓,杜甫边走边玩,边玩边写诗,边写诗边交朋友,如此这般玩了大约四年,直到二十四岁那年,才回到他的老家河南巩县。
大约二十五岁时,杜甫收拾行装,再次出游。这回他去了河北,又去了山东。他游过邯郸、青州和兖州。他春天歌咏于丛台之上,冬天狩猎于青丘之旁,盘马弯弓,追逐鸟兽,随处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此这般又玩了五年左右。
三十岁那年,杜甫回到河南,结了婚。结婚以后,杜甫老老实实在家待了三年多,碰巧遇到李白。李白说:“老弟,你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不如跟我东游如何?”两人一拍即合,杜甫又开始了人生当中第三次漫游……
从婚前到婚后,从二十岁到三十多岁,杜甫断断续续玩了至少十年。他的前半生可以用一个字来总结,那就是“玩”。
玩是需要本钱的,出去玩更需要本钱,杜甫去那么多地方游玩,假如没有钱撑着,早就饿死在半道上了,怎么可能玩到十年以上呢?
杜甫当然有本钱,因为他出身官宦之家。
杜甫的祖父叫杜审言,当过膳部员外郎,是专门监督国宴的“干部”(几百年后陆游也干过类似的工作)。他父亲叫杜闲,当过县令,相当于县长或者县委书记。他叔父叫杜登,当过县尉,相当于县公安局局长兼武装部部长。他有一个姑父叫贺撝,也当过县尉。
杜甫的母亲姓崔,在唐朝是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与皇帝世代结亲——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个儿子叫李慎,李慎的第二个儿子叫李琮,李琮有一个女儿,后来成了杜甫的姥姥。李世民还有一个弟弟叫李元名,李元名的外孙就是杜甫的姥爷。因为这些关系,杜甫的舅舅和表兄都当了官。
千里漫游只为官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杜甫不在乎这些亲戚关系,他其实是挺在乎的。有一年他去四川,碰到一个皇族子弟,一打听,人家是太宗皇帝的弟弟的玄孙,赶紧过去套交情:“神尧十八子,十七王其门。道国及舒国,实维亲弟昆。中外贵贱殊,余亦忝诸孙。”高祖李渊生了十八个儿子,您的祖上是老十七,而我姥爷的姥爷是老十八,说起来咱们都是亲戚呢!
仔细推敲杜甫的那三次漫游,您就会发现,他并不是为了游玩而游玩,他还负有相当重要的使命——走亲戚。
举例来说,杜甫第一次漫游时去过常熟和湖州。去常熟是为了拜见他的姑父贺撝(时任常熟县尉),去湖州是为了拜见他的叔父杜登(时任湖州县尉)。
他第二次漫游时去过邯郸和兖州。去邯郸是为了拜见他的舅父崔历(时任邯郸县令),去兖州是为了拜见他的父亲杜闲(时任兖州司马)。
第三次漫游是陪李白一块儿去的,两人到过齐州(今山东济南),在那里结识了已经卸任的北海太守李邕以及李邕的族孙、齐州太守李之芳。杜甫跟李邕和李之芳并非亲戚,但是李白跟他们有亲戚。
严格说,李白生于万里之遥的碎叶城,与中原李姓没有一毛钱关系。在那个重视门第的时代,作为内迁商人的儿子,李白在官场无亲无故、无依无靠,为了得到强有力的帮助,他不得不到处攀亲戚:“您姓李,我也姓李,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我这么有才,您就认我当亲戚可好?”所以朝中大佬李彦允成了李白的远房祖父,当涂县令李阳冰成了李白的远房叔父,北海太守李邕成了李白的远房大哥。
张尔岐《蒿庵闲话》云:“近俗喜联宗,凡同姓者,势可藉,得可资,无不兄弟叔侄者矣。此风大盛于唐,其时重旧姓,故竞相依附。至于每放一榜,诸中式人与主司同姓则为侄,其母与主司同姓则为甥,其妻与主司同姓则为侄婿,与主司之母同姓则为表侄,与主司之妻同姓则为妻侄。姓稍孤僻,或上推至祖母、曾祖母,必求有当。交互组织,无非嫡亲骨肉,真异事也!”李白云游四海,见到姓李的大佬就跟人家联宗,绝非因为他“自来熟”,而是因为当时的官场风气和文坛风气就是这个样子,他只是赶了一趟潮流罢了。
李白四海漫游,认了很多亲戚。杜甫四海漫游,走了很多亲戚。高适呢?他年轻时一直在商丘和开封两地之间漫游,将自己的诗歌献给两地的官员和退隐的京官,为的是得到赏识、得到举荐,从而得到走上仕途的机会。
唐朝人要想做官,主要是通过考试,先考中进士,再通过吏部的选试,然后获得一官半职。而考进士的前提是被地方官“贡”进京城,参加选试的前提是取得在职官员的举荐,任何一位没有官场背景和雄厚人脉的唐朝人,无论你的成绩多么优异,都没有机会走进考场。假如你走进了考场,却没能考中进士;或者中了进士,却没能通过选试,那就只剩下一条为官的途径:结识一位手握重权的文官或武将,当上人家的幕僚,再从幕职转正,成为朝廷认可的官员。
李白、杜甫和高适都没有考中进士,故此更加需要到处结交高官。他们在漫游中积累诗歌素材(唐朝进士主要考诗赋),在漫游中拓宽人际关系,在漫游中寻找做官的机会。千里漫游只为官,这才是他们漫游的终极目的,也是唐朝绝大多数诗人漫游的终极目的。

全市统计系统业务工作培训会 在丹棱召开
长假“不够用”?专家吁增设“避暑黄金周”
东坡区区属国有企业工程情况
犍为县:林业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中央气象台发布高温及暴雨黄色预警、台风蓝色预警
寻味开封:李白和杜甫为何在开封相会
三男子私自开矿,非法运输、储存爆炸物被判刑
湘潭市关工委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市人大调研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我市2018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取得优异成绩
天气转暖 绿叶菜价格回落明显
全市水利工作精心谋划强势开局
春节大假 查处交通违法行为3200余起
鸡西加快“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建设
承德市227 个乡(镇、街道)环保所挂牌运行
全市文明办主任会议召开
[食药监局]市食药监局与市检察院召开食品药品领域公益诉讼工作座谈会
乐山市五通桥区交叉考核江油脱贫攻坚成效
锦州军分区党委九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
【公开招标】胜利油田驻博兴县家属区“三供一业”供暖、供气、物业分离移交维修改造项目管理和监理服务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