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如何应对暑热?敦煌石窟文献还原古老“消暑指南”
7月7日,敦煌研究院披露了敦煌石窟中古代中国关于“解暑”的妙招。图为莫高窟第302窟窟顶西披(隋),画面中央三人正通过桔槔原理(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杠杆原理)从井中汲水消暑。敦煌研究院供图
7月7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预示着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即将来临。敦煌研究院当日梳理解读了敦煌石窟中古代中国关于“解暑”的妙招,包括饮用清凉井水、穿着清新吊带装、佛系青年抄经避暑等。
图为莫高窟第148窟东壁(盛唐)。净土世界的莲花池里,常有戏水的小儿。敦煌研究院供图
古代虽然没有冰箱,纯天然的井水也可以让人瞬间凉快不少。莫高窟第302窟窟顶西披描绘的是隋朝时期,画面中央三人正通过桔槔原理(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杠杆原理)从井中汲水。其中,红衣男子正使劲拉绳将水桶送往井下,随着水越来越多。横竿带着石块的尾部便高高上翘,水汲满后,利用杠杆原理和石块的重力,再将水传上来。
莫高窟第146窟西壁上则描绘了洗头消暑的画面。莫高窟第220窟南壁和第329窟西壁佛龛上,初唐时期的服饰颇为时尚,无论是复古条纹背带裤,还是时尚撞色吊带衫,他们大胆吸收外来国度的服饰风格,“能露就露”。
根据敦煌壁画记载,净土世界的莲花池里,常有戏水的小儿。他们甚至不需要穿什么衣服,水面的波纹和含苞欲放的朵朵莲花,就是最好的装饰。
图为莫高窟第159窟西壁(中唐),画面中的玻璃盘晶莹剔透,盘口沿有褐色勾线,盘身有天蓝色圈点纹,盘中鲜花入馔。敦煌研究院供图
唐代人讲究,尤其王公贵族,穿薄如蝉翼丝绸衫,喝世间好物黄醅酒,用褐色勾沿玻璃盘。莫高窟第159窟西壁画面中的玻璃盘晶莹剔透,盘口沿有褐色勾线,盘身有天蓝色圈点纹,盘中鲜花入馔。
“普通青年洗头降温,文艺青年折扇纳凉,佛系青年抄经避暑。”敦煌研究院称,信奉佛教的唐朝人,在天热时进山避世,鸟鸣山涧、树影婆娑,在此伏案抄经,当然是由内而外的清凉。
敦煌文献s.6537卷记载,“六月三休(伏)日,昔贾谊避三伏,以其盛夏,六月三庚日,南方有鸠鸟至,以助太阳,销铄万物,故损害于人,是以避忌之此日也。”说是避伏,实则是贾谊当时正谪居长沙。
敦煌研究院认为,古代人比现代人或许更懂得张弛有度,春种秋收时争分夺秒不马虎,暑气蒸人时务务虚也未尝不可。这是他们关于忙碌与休憩的交响,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生存哲学。(记者 徐雪)
市质监局:市政务中心质监窗口争创党员先锋岗
兴文大河苗族乡积极开展禁毒防邪法治宣传活动
[新都区]地铁车辆电机将实现“新都造”
涵江区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发放奖教助学金
德庆县:全力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见成效
如何应对暑热?敦煌石窟文献还原古老“消暑指南”
我国第二艘航母完成首次海试 多项设备达到了预期目的
我市下发《2018年清明文明祭扫活动实施方案》
休宁及时抢通汊璜线塌方阻断公路
我市启动“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
全市文明办主任会议召开
石岗居委会开展诵读《红色家书》重温革命岁月活动
我镇召开跨境电商座谈会
朝阳县认真做好信访矛盾“减存控增”工作
全军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 舟山有这些岗位
川藏铁路成雅段加紧建设
我市举办电商扶贫专题培训 为期3天
专项整治户外广告
河南自贸试验区如何施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
[西陵]300名医务人员集中“充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