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娃离开iPad就哭闹 专家:家长要树立示范多陪伴

  吃饭的时候要看动画片,不看就不吃饭,甚至连上厕所的时候也要抱着手机。昨天,家住汉口的李女士发现4岁的宝宝已经迷上了电子产品,离开ipad、手机就哭闹不止。她担心孩子是否成了“网瘾宝宝”。
  记者调查发现,对许多宝宝来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公交车上、餐厅里,孩子们全神贯注低头摆弄手机、平板电脑的场景早已司空见惯。
  教育专家表示,用心陪伴才能帮孩子甩掉“屏幕依赖”。
  低龄孩子“沉迷”电子产品
  “我最喜欢看‘海底小纵队’了,‘小猪佩奇’也很好看。”4岁的晨晨(化名)从幼儿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往沙发上一靠,看上个把小时。晨晨的生活中,也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
  晨晨妈说,为了外出方便,她几乎在平板电脑上下载了孩子所有喜欢看的动画片,不仅可以打发旅途上的无聊,与朋友吃饭时,孩子也可以在一旁“乖乖地”边看动画片边吃饭。
  记者在3个妈妈群里发起调查,在参与调查的210余名家长中,有135名家长表示,孩子因使用电子产品或看电视出现了近视、不爱交流、沉迷游戏等状况。
  这些家庭中,仅四成家长能把孩子每天使用手机、平板电脑、观看电视的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多数家庭的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达到2-3小时,甚至有的家庭中这一时间超过4小时。
  调查中还发现,这135个家庭中,其中80%的孩子年龄在3岁-8岁,沉迷电子产品的孩子呈现低龄化。
  家长较少陪伴孩子,让孩子养成依赖电子产品打发时间的习惯是主因。有的家长表示,给孩子买ipad是为了学习或开发智力,但其实孩子更多地用来玩游戏。
  家住武昌的林先生说,他的孩子今年6岁,刚接触ipad时,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识字、听故事、看动画上,但后来电脑上的游戏越来越多,孩子对游戏的熟稔程度甚至超过了他,他不得不对孩子实行电脑“管制”。
  秦女士表示,由于自己工作忙碌无暇陪伴5岁的孩子,而祖辈精力有限,孩子便习惯于玩平板电脑解闷。
  开学后,儿童单日验光量翻倍
  记者从爱尔眼科医院了解到,2017年爱尔眼科全国视光门诊量近200万人次,同比增长将近40%;配镜量73.2万副,其中18岁以下的达51万副,同比增长高达51%。以汉口爱尔眼科医院为例,平时单日验光量约180人,开学后,单日验光量平均在300人-400人,翻了倍,其中不乏寒假过后视力从1.0直线下降到0.2-0.3的小患者。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是导致儿童视力出现问题的罪魁祸首之一。
  8岁男童鹏鹏近视度数已涨到400度,半年内涨了100度。鹏鹏妈妈无奈地表示,整个寒假,儿子手机就不离手,不是看电视就是打游戏。
  汉口爱尔眼科医院小儿斜弱视专科主任谢小华表示,电脑显示器、手机、平板电脑等基于led技术的数码产品显示屏发出的高能蓝光,对眼睛的危害较大,儿童及青少年正处于视觉系统发育的敏感期,相较成人更容易受到伤害。
  谢小华建议,0-2岁的儿童不宜使用电子数码产品;2-6岁以内的幼儿每次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一天累计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
  谢小华认为,家长更应注意保证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研究表明,每天2小时、每周10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以让青少年的近视发生率降低10%以上。如果发现孩子出现视力模糊、看不清黑板等现象时,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眼科就诊。
  不看ipad就哭闹
  宝妈担心孩子患网瘾
  家住汉口的李女士向武汉晚报求助:4岁的儿子奇奇(化名)不玩ipad就哭闹不止,她该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戒掉ipad呢?
  李女士说,近日,她发现奇奇有一个坏毛病:“抱着”ipad吃饭。“奇奇特别聪明,两岁时就会解锁我的手机。”李女士说,去年买了ipad后,孩子的兴趣就全部转移到了ipad上了,看动画片,玩游戏。他学不会穿衣服,却对ipad上的应用程序得心应手。如今奇奇已经习惯,爷爷奶奶支起ipad、选好动画片,他再吃饭。李女士没收了ipad,奇奇又哭又闹,见不管用就开始“绝食”。奶奶心疼孙子,偷偷拿出ipad哄孩子吃饭。李女士无奈地说,如今这场家庭战争以奇奇的胜利告一段落。
  李女士反思,她和丈夫都在光谷上班,平时工作忙,奇奇主要交由爷爷奶奶照顾。有时老人为了省力,只要孩子哭闹,就拿出ipad给孩子,这才导致了奇奇越来越离不开ipad。
  奇奇或患“电子产品依赖症”
  武汉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黄进军表示,当今电子产品发展迅猛,奇奇的经历并非个案。黄进军表示,奇奇的行为实际上是“电子产品依赖症”。
  黄进军解释,孩子从出生到8岁的阶段,大脑还没有达到成人重量,长时间看电视或使用电子产品,容易形成一种固定神经脑回路,有损儿童独创性的发展。他指出,孩子只会对电子画面产生兴趣,导致兴奋点单一,情感依赖单一。迷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后,孩子沉浸于网络虚拟世界而回不到现实生活中,导致现实人际交往淡化,社交、语言表达能力退化。因此,电子产品不仅仅对孩子的视力造成影响,更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家长树立示范,多陪伴孩子
  常青阳光幼儿园保教主任张雅洁认为,孩子出现沉迷电子产品的问题时,家长不要首先想到怎样让孩子戒掉这个毛病,而是应该想一想孩子为何会养成毛病。家长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喜欢玩手机的习惯,自己以前是不是为了省事儿,就丢给孩子一个手机或者ipad,那孩子就会认为这样的行为是经过爸爸妈妈允许的,而不会认为这个行为有错。当孩子沉迷其中,家长才意识到问题时,孩子已经形成习惯。
  想要孩子摆脱“屏幕依赖”,张雅洁建议,家长应该从自身开始改变,同时采取“脱敏疗法”,比如一点点逐步减少孩子使用ipad的时间,一步步缓解其依赖症状。比如每天抽出时间陪陪孩子,聊聊天,多陪伴孩子去亲近大自然等等。“你想要孩子多读书,家长也应该静下心来陪孩子一起读读书。”张雅洁说道,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应该起示范作用。
  张雅洁认为,电子产品使用宜疏不宜堵,因为目前我们就处在电子化浪潮中,在这个智能化社会,完全“戒电”很可能会为孩子的人际交往带来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她会引导孩子认识到电子产品的科技性,让孩子对智能产品能够有效地为我们生活服务感兴趣,并启发孩子,“如果你也想发明这样的东西,就更应该好好学习”。
  张雅洁表示,任何一种产品都会有利有弊,家长引导很关键,如何充分发挥优势,把劣势降到最低点,这才是家长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佛坪公路段以“三项机制”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洪梅社保分局走进“倍增”企业 提供社保卡上门服务
青川县凉水镇三措施全面清退“懒汉低保”
市区有条“桂花大道”你知道在哪吗?
化州笪桥高志塘村:凝聚乡贤力量绘就美丽乡村画卷
4岁娃离开iPad就哭闹 专家:家长要树立示范多陪伴
新干县电商产业发展态势强劲
宿州市开展2018年市区联合治超春季专项行动
南阳师范学院调研团宣传环保惹市民关注.
太谷供电:加大汛期安全用电宣传力度
三轮车路口抛锚 民警帮忙推车
石家庄无管局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
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代表队在黄山市直文化系统工间操选拔赛中获二等奖
三明市高速公路项目“安全生产月”活动取得实效
2018第五届“诗兴开封”国际诗歌大赛正式启动即日起面向全球诗人及广大诗歌爱好者 征集华文原创作品
湖南省9部门出台文件 完善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
关于供应商入库的公告
教育部发文治理幼儿园“小学化” 我市严禁幼儿园教授小学课程内容
深圳交警龙岗大队组织开展开展了“大手牵小手”交通安全暑期宣传活动
市供销社致力打造“茅山人家”农产品产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