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常府巷合称"情侣巷" 粉妆巷曾走出不少文化名人


粉妆巷在甘泉路中段南段,与常府巷平行,也是一条南北向巷道,它北通甘泉路,南通下铺街,长400多米。这条看似貌不惊人的小巷子,因为和众多名流的不解之缘,而显得熠熠生辉。
与常府巷合称“情侣巷”
粉妆巷与常府巷毗邻,说到粉妆巷,不得不提常府巷,常府是明朝开国元勋常遇春的帅府,常遇春爱武装也爱红妆,这位立下赫赫战功的明初大将军,足迹可谓 遍布扬州。据传常遇春南征北战,每到一处,总不忘记为爱妻寻觅美容养颜的偏方秘诀,粉妆巷由此得名。
“粉妆”演绎了常将军的闺房风雅之趣,老扬州人赞誉和怀念常将军的操守德行,常府巷和粉妆巷,这一刚柔相济的“情侣巷”,连同常将军的美谈,从此在巷陌坊间传颂。
粉妆巷19号位于巷子中段西侧,名为刘氏庭园,是市级文保单位,建于清晚期,是一处四合院模样的清代盐商住宅。
推开大门,这是一处大杂院,居住着约有40户人家。进入院内,只见湖石花池、老槐茂盛,一副典型的旧时民居模样。房子的女主人正在院内莳花弄草,问她家姓什么,居然也姓刘。
诸多名人从粉妆巷走出
粉妆巷曾生活许多文化名人,清代雅号“红豆词人” 的吴绮, 出生在粉妆巷内,他把扬州的风流带到浙江,一是当官之余,努力倡导清明修禊,数达到“万目聚观”的程度;二是风流到为小人们不容的地步,诬告他“游无虚日” ,结果罢官回归到故乡扬州,多亏朋友鼎力相助,于粉妆巷内购废圃为居所。扬州城内仰其诗文求墨宝者甚众,仅收“花木为润笔”,使园内花木成林,自书“种字林”题居所,传为美谈。老宅历经300年风雨洗刷, 如今已无法确指它的具体地点。
此外,粉妆巷里还走出过著名小说家、评论家王钟麒;曾连任国民党第五届、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的洪兰友,少年时也曾随父居住在粉妆巷北头,后迁至地官第10号。貌不惊人的粉妆巷,因为这些名人的光芒而显得熠熠生辉,从而也奠定了它在扬州古街巷中不可撼动的独特地位。
记者 王蓉

200多名建设者加足马力调顺跨海大桥施工现场一天一个变化 “为人民造桥,我们很自豪”
我省2017年度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奖补资金分配计划公示 江门获奖额度居全省第三
辰溪:移风易俗 小渔村有了大变化
商洛新增市场主体一万户
国网高青县供电公司:扎实做好雨季安全用电宣传
与常府巷合称"情侣巷" 粉妆巷曾走出不少文化名人
太原两社区一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我市开建首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全程100公里
最怕你在该努力的年纪,却躺在床上转锦鲤
出席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的委员向大会报到
争做“领头羊”乐当“排头兵”通山11家诚信纳税人获通报表扬
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应知应会知识,你知道多少?
“旺苍至广元”定制快客开通城区上门接送
我市挂牌督办一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12岁少年患病 爱心师生捐款
“巾帼清洁志愿队” 助力“美丽庭院”建设
尹力主持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
暑期同学聚会悠着点 喝大酒 说大话要不得
国省干线纵三线仙游段建设快速推进
市交通运输局副书记、副局长许煌发春节前夕慰问港航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