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新闻网讯 记者王洪满 7月12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科技局专场了解到,今年以来,丹东市聚焦创新主体培育、创新载体建设、国家高新区建设三项重点任务,通过完善激励政策、加大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合作等有效措施,实现了科技创新工作的新发展。
科学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能够有效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为此,我市制定了《丹东市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引导、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规范管理、简化审批流程。出台了《丹东市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实施细则》,支持和规范众创空间建设,目前已新增备案市级众创空间4个,新增孵化面积7000平方米,入驻创业企业、团队三十余个。
围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我市把加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通过支持龙头骨干企业技术创新,带动相关行业技术进步。依托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与医药、现代农业、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龙头企业,组建了7个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和1个产业技术创新综合服务平台。这些创新平台组建以来,共承担国家、省、市各类科技项目67项,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难题44项,联合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19个科研团队,培养专职研发人员341名。结合汽车发动机增压器、环保锅炉、小浆果、海水养殖及深加工、硼化工、满族医药等重点特色产业创新需求,组建了9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成员单位共申请各类专利580件,实施各类科技项目65项,解决行业性关键技术难题86个,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四十多人,引入研发团队10个。
注重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依托“一院多校”和科技、人才等综合优势,围绕生物医药、海产品深加工、汽车增压器、户外纺织服装、新材料等领域,收集整理一百余项技术需求,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后带领十余家企业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东北大学等13所高校、科研院所开展8次系列专题精准对接活动,促进24个合作项目在我市转移转化,还有一批项目达成了合作意向。
认真落实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在充分走访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创新活力强、有挖掘潜力的科技企业进行科技服务指导,不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工作,进一步壮大了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的队伍。目前,我市第一批推荐的20户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已通过专家评审。至今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有望突破110户。
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丹东高新区“一核两区”建设的实施意见》,高起点、高水平规划构建全新高新区,并积极推进创建工作。目前,有关部门正会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研究院,对我市创建方案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高新区发展规划、产业规划,提升丹东高新区战略定位。
新闻发布会上,本报记者就“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下一步有何具体措施”进行了提问。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回答时说,市科技局将通过网络平台公示、新闻媒体宣传、开展集中培训等方式,做好科技创新政策宣传、解读工作,扩大政策知晓率;制定有关政策实施细则,推进政策落地,让更多企业享受国家、省、市科技创新政策红利。此外,还将会同市财政局,研究制定科技创新后补助暂行办法,以补助企业研发投入为切入点,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史翔参加政协联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江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调研审计工作
漳州城投环境集团在主城区开启大件垃圾清运服务——小区物业预约 免费上门清理
今年交通投资:35亿元
农工党福建省委会调研组到沙县调研基层中医药工作
科技创新活力加速释放
春节假期连续多日,鲁毅深入基层调研慰问
今天北京最高气温下跌至6℃ 夜间山区有降雪
开学在即 宿迁交警给出一份家长接送学生“宝典”
郊区委书记继续开展脱贫攻坚宣传走访工作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审议《曹炯芳同志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义务教育等议题
用十九大精神指导实践
东兴区创新举措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龙文区持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东莞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今后群众可查更多涉重大项目信息
各赏花胜地迎客流高峰 预计60万国人赴日赏樱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目录清单的通知
张院忠在市档案局调研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广州构建现代化制造业体系 打造世界级集群
“金融联手公安同行,共同打造平安丹东”宣传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