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生意”变成“大买卖”,今年我市非公经济投资总额达253.3亿元!

第一篇
多党合作谋振兴
献智献策促发展
“缺少人才是我们最头疼的问题。”“集体经济发展要因地制宜,但还未找到一个最适宜我们村发展的产业项目。”……今年7月,一场氛围热烈的调研座谈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新安村举行。来自民进柳州市委的调研组成员与基层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等共同就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进行探讨。面对专家,党员群众纷纷发问“求诊”。调研组专家们也给出了“统筹联动发展”“拓宽收入渠道”“建立激励机制”等系列“药方”。
其实,像这样的实地“问诊开药”的调研,每年都会在我市开展,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调研组带着党委点的“发展课题”,深入各县区、乡镇,围绕城市发展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调研,点对点地“把脉问诊”。
正如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向军所说:“统战工作在任何时期都发挥着重要‘法宝’作用,自《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颁布以来,统一战线凝心聚力的‘法宝’作用在我市更加凸显。这些年,柳州在工业、城市建设、生态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这是市委、市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一以贯之的结果,也是统一战线聚智聚力、汇聚民心,让劲往一处使的结果。我们搭建平台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优势,创造优势推动非公经济发展,团结凝聚新社会阶层人士力量,营造培育民族团结和谐氛围,让各方力量在龙城上空聚集,让各方智慧在龙城大地闪光,推动了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步伐蹄疾步稳,跨步向前。”
党委点题 党派调研
这样的统一大团结的力量,首先体现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城市发展殚精竭虑、献智献策上。
7月,融水苗族自治县大浪镇大新村种植的木耳大获丰收,村民们合不拢嘴。该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荣城感慨:正是搭上了螺蛳粉小镇的东风,与螺蛳粉企业合作开展螺蛳粉辅料种植项目,才让村民们迈入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特色小镇培育应突出产业发展能力,促进产业链完善延伸,才能为特色产业脱贫提供有力载体。”在今年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专题调研的市委常委会上,民盟柳州市委相关负责人通过《柳州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分析对策》的报告,着力阐述了小镇建设对脱贫攻坚的推动作用,也通过提出系列操作性强的建议,为像大新村这样的偏远贫困乡村脱贫致富提供了智力支撑。
在市委常委会会议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就特色小镇、职业教育、农业供给等专题提出了50多条建议,全市14个单位对9篇调研报告提出的建议全部予以采纳,市委书记郑俊康还就调研报告中涉及的发展热点问题和与会人员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讨论交流。
“党委‘点题’,党派‘接题’,形成调研,政府采纳。这是民主党派发挥优势参政议政、出谋献策、助力发展最重要的形式。”民进柳州市委专职副主委肖郭婷说,每年各民主党派都会依据自身界别特点承接党委的“点题”,内容涉及全市工业、农业、环保、民生保障等各方面,“前些年民进多注重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课题;近年来陆续就食品安全、农村供给侧改革、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开展调查研究。”
据市委统战部党派科统计,每年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除了承接党委“点题”的9个课题外,还结合当前热点自行选题开展调研。
“我们每一年的调研都会集中最精英的力量,尽力做到覆盖范围最大、听取意见最全。”致公党柳州市委主委朱霞表示,近年来致公党着力关注小微企业发展、医保卡一卡通、校外学生午托管理等问题,2016年后则着力关注归国留学人员发展及创新创业的问题。
谈起归国留学人员发展的调研课题来由,朱霞说:“我们有部分党员就是归国留学回柳创业人员,他们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促使我们去关注这一热点问题。”朱霞说,归国留学人员回柳创业,会有“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部分项目在外省的应用大过在柳州。因此致公党连续两年进行关注,不仅实地走访了相关部门、柳东新区,还去上海、无锡、江门等市开展了十多次实地调研,提出了优化政策、提升留学生创业园等建议,今年市政协还将其列为了重点督办提案。
“我们近几年既关注蔬菜产业发展,又关注商贸物流、生物制药、公立医院改革等内容。去年开展的《柳州市房地产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市领导点评为‘客观分析了我市房地产市场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对策及建议’。”农工党柳州市委秘书长李琪说,今年农工党关注智能制造城建设的问题,已多次深入鹿寨县、柳江区、北部生态新区等地开展了实地调研。
市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承接的课题为9个,包括民革柳州市委的加快发展快递经济、民建柳州市委的柳州建设广西“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的开放高地研究等。
共谋良策 推动发展
关于加快留学人员创业园发展的建议,市发改委进行了落实;关于建设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警示教育基地的建议,市教育局进行了落实;关于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的建议,市财政局进行了落实……
其实,在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在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献智献力的繁忙身影——
关于城市环保,民主党派就城区环境污染作了专题调研,推动了建筑扬尘水汽喷洒、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等措施的实施;关于城市景观,民主党派作了加快打造花园城市的研究,为花园城市2.0版建设提供了参考;关于百里柳江,民主党派作了水上交通工具研究,让水上公交成为柳江的靓丽风景。
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各民主党派进行了新能源汽车发展与推广调研,为电动汽车充电桩规划和布局贡献了力量;抓住高铁经济飞速发展的契机,参与建设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广西合作园区的调研,推动了园区在柳的落地等。
据统计,仅2017年以来,各民主党派提出的促进城市建设发展的意见就有1000多条,这些建议不仅成为推动柳州发展的力量,还得到了自治区的关注和采纳。
“我们从2005年开始就持之以恒地关注城市备用水源的问题。2012年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后再次提出,最终为我市建设古赏河城市备用水源项目提供了有力参考。”民盟柳州市委秘书长孔汉生说。
“我们进行的城市垃圾分类的研究成为市政协提案,市环卫局对此研发了电子平台,市机关事务局今年计划在机关中率先开始推行垃圾分类。”九三学社柳州市委宣传科副科长刘云飞说。
“我们关注的精准扶贫‘1分之差’、套取中小企业补贴资金的现象等专题都得到了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的批示。”农工党柳州市委秘书长李琪说。
第二篇
“同心圆”协力“培沃土”
“小生意”变成“大买卖”
对于柳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共识——这是一片蓬勃发展的工业热土,也是一块引企聚力的肥沃洼地,即使是一根扁担,在这里也能发芽、开花、结果。
今年9月初,自治区推进柳州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全力推动柳州早日建成万亿工业强市,助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会议精神犹如一剂催化剂,吹响了龙城大地奋勇发展的号角。
在携手并进的步伐中,一股来自非公经济的力量引人关注——他们在龙城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非公企业已达5.68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非公企业714家,占全市的85.4%;非公高新科技企业271家,占全市的96%;非公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53.3亿元,同比增长23.3%;城镇新增就业的85%在非公经济组织,他们是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非公经济是我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非公经济人士更是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主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坚持从顶层设计出发,成立非公经济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设立服务非公经济专门机构,创新服务模式,搭建解决难题‘绿色通道’。在他们遭遇困难时帮一把,转型升级中扶一程,创新发展中推一推,让他们向阳而生、茁长成长。”市委统战部负责人如是说。
发展“同心”——“亲”“清”关系构筑坚强堡垒
坚持从顶层设计出发,市委书记带头履行统战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由全市20个部门和单位一把手组成的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创新成立全市非公经济组织服务中心,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做好非公经济工作。
在这样的机制下,非公经济发展的一些难题得到重视,非公企业发展中碰到的产业方向规划、平台搭建、素质提升的问题得到有效的引导和解决。
对于来自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广西升禾环保科技有效公司董事长全知音坦言“心感温暖”。近日,升禾环保在电池处理领域与日本相关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这一举措得益于前一段时间市委统战部牵头开展的日本考察团来柳考察之旅。
“考察团来升禾环保之前,市委统战部负责人突然有非常紧急的事情,但还是坚持带队来到了我们公司,并给了我们积极的推荐。”全知音说,就是通过那次座谈,公司与日本方面找到了合作交叉点,“后来我也与那位负责人沟通过,他的答复是‘日本在环保方面很有经验,而升和环保是我们环保龙头企业。我坚持去,就是希望能给你们更多的走出去与大企业合作的信心和勇气’。”
与全知音有相同感受的,还有市家居建材博览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明亮。
作为一个柳州家具建材龙头企业的负责人,如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一直是李明亮思考的问题。经过市场调研,李明亮想尝试网络装饰酒店行业。了解到李明亮的转型想法后,市委统战部多方牵线搭桥,带领李明亮等相关行业企业家到广州、深圳的部分网络企业、酒店行业考察,为后来李明亮成功建立全区首个网络家居平台奠定了基础。
“正是这种贴心的关怀和帮扶,才让柳州无数的‘小生意’变成了如今推动发展的‘大买卖’。”李明亮说。
“企业家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企业未来的发展。在他们迷茫和犹豫时,统战部门就要充分发挥桥梁作用,营造环境、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勇敢迈出创新升级的步伐。”市委统战部负责人介绍,为促进非公经济“两个健康”发展,市委统战部组织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深入县区、非公企业、商会组织走访调研,了解收集非公企业发展难题,通过创新召开季度非公经济分析座谈会,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非公企业提供各项服务230余次,协调解决诉求和问题104件。同时,着力推进广西非公经济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广西非公经济服务平台反映诉求和问题302件,已受理299件,3件按程序正在协调中,公司满意度为93.27%。
与此同时,我市还着力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素质提升工程。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形式,每年积极组织非公经济人士开展专题学习培训,去年以来选派52名非公企业家参加自治区级培训15期,各级、各部门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举办专题培训班15期,培训企业各类人员5100多人。
致富“同行”——用情用心铸就发展同心圆
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引导非公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共同铸就发展最大同心圆。近年来,我市积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参与“千企扶千村”“百企扶百村”活动,为不断扩大同心圆半径而积极努力。
柳州市白莹劳保用品有限公司就是通过创新参与精准脱贫活动,既帮助了贫困村屯脱贫,又推动了企业发展。
“我们以搭建手套生产‘微车间’为平台,派遣专人到柳江县进德镇龙新屯开展上岗培训,并将缝纫机送到贫困村民家中,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市白莹劳保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洪益清说,这样的模式受到村民们的欢迎,白莹劳保不仅和龙新屯的10户贫困家庭开展了结对帮扶,近期又在进德镇新移民扶贫搬迁点建立起统一的“微车间”。
“有了‘微车间’,我们可以利用农闲和业余时间进行再就业,每月能增加收入2000多元。”龙新屯的莫桂清曾经是贫困户,如今不仅脱了贫,还成了家庭收入的重要支柱。
“今年4月我市开展‘百企扶百村’精准扶贫再动员大会,引导非公企业通过产业带动、合作开发、公益捐赠等形式,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市委统战部负责人说,目前我市共有221家非公企业、商协会参与“百企扶百村”活动,对接帮扶323个“十三五”期的贫困村,累计投入资金4800多万元。
通过商会、企业的有效帮扶,很多贫困村在集体经济发展、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善。
“非公企业涉及汽车配件、生产加工、现代农业等各个方面,大家在帮扶时都能结合企业实际来进行。比如我们是汽配行业,结对帮扶就会从运输、配件加工等方面来考虑。”广西鑫沃特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开沈是我市长期参与“百企扶百村”活动的非公企业家之一,当了解到鹿寨县江口乡六合村没有村集体经济项目时,通过考察,一次性捐助20万元购买了3辆面包车用于运输出租,每年为该村增加6万多元的集体收入。
在帮助转移贫困人口劳动力方面,柳州菜博物馆80%的员工来自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贫困家庭,江苏商会还帮助了一批贫困学子到江苏免费就读技校的贫困班,在校期间所有费用全免。
“企业发展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群众支持,我们又各尽所能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我觉得这是一种温暖的传递和互动。”广西七色珠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尔田表示,近年来公司通过捐助贫困村维修水坝和引水渠,帮助贫困村屯改善基础设施,效果显著。
第三篇
牵线做媒助力“抱团发展”
搭台唱戏营造和谐氛围
有人说,做好统战工作,实际上就是做好人的工作。把各行业的精英人才聚集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城市的发展才会迸发出强大的合力。
在柳州,这股合力以着力构建的大统战格局为载体,“牵”港澳台资本入柳,助本土企业“出海”,搭民族共融共享的舞台,唱行业团结发展的大戏,在全社会营造和谐共荣的良好氛围。
牵线搭桥彰显柳州实力
近年来,生活在柳州的市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城市由内而外的变化——高楼和商业综合体越来越多,城市发展越来越有活力。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招商引资就是活力发展的催化剂。投资旺,则城市兴。
从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可以了解到,柳州的投资发展活力满满——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地区生产总值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在这些投资当中,不乏来自港澳台的企业。他们通过统一战线的牵线“做媒”,跨区域“走进来”抱团发展,又利用“一带一路”的新机遇,与柳州本土企业一同携手“走出去”。
香港毅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投资的柳江区毅德城项目就是一个借助统战部门的“连心桥”从香港“飞来”柳州扎根的项目。2015年自治区统战部门组织了一次香港招商引资调研行,其中一站就是香港毅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当时该公司很有到广西发展的诚意,但项目意向选址却没有确定在哪个城市。
“我们了解到对方在商贸物流产业运营上很有经验,而柳州在这方面比较有发展优势。在座谈中我们切合对方项目的特点深入分析柳州的优势,并将对方邀请到柳州,最终促成了柳江区毅德城项目在柳州落地。”市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落地柳州后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如今该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在柳江区建设完成。在今年第十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柳江区在柳州投资合作座谈会上又签下柳州毅德城居然之家大卖场项目,着力打造区域综合商品交易市场集群。
其实,柳江毅德城项目只是我市充分发挥统战优势集聚港澳台资源,拓展海外统战工作,推动我市发展的一个缩影。
我市以香港、澳门柳州同乡联谊会为平台,积极为香港、澳门、柳州等地企业交流发展搭建桥梁。同时利用好柳州经济、旅游、教育等各方面优势,深化对台联谊交流合作,仅今年1月至4月,就邀请了8个参访团252人到柳参观考察。
据市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引进的港澳台资企业主要集中在机械、化工、新兴产业、商贸物流、文化产业等方面,除了柳江区毅德城项目外,柳州一阳科技、喜莲娜等这些大家熟悉的企业也都是我市引入并着力扶持的港澳台企业。“引企入柳后,统战部门还会通过走访调研等形式了解企业发展的情况,着力搭建‘绿色通道’平台,为企业协调解决发展中碰到的问题。”
“企业来柳后,统战部门会进行持续的跟踪服务。”柳州喜莲娜商贸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借力香港品牌资源在柳州本土茁壮成长的例子。其董事长胡学琳介绍,最初自己将香港糕点烘焙品牌喜莲娜引入柳州之时,只是一个铺面,如今喜莲娜的铺面已经遍布柳州各县区。刚入柳时公司在税收、项目审批等方面都碰到一些难题,通过统战部门的沟通协调得到了解决,才有了如今茁壮成长的喜莲娜品牌。
把好的项目引到柳州来,还要把柳州企业推到国际去。近年来我市积极帮助和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我市的双英集团、凌云汽配有限公司等汽配企业跟随上汽通用五菱集团印尼分公司“借船出海”,在印尼西爪哇勿加西省投资建厂,还有10多家中小企业也纷纷在越南、柬埔寨设立了工厂。
团结和谐服务社会发展
生活在柳州的人们,还可以感受到从这片土地上传来的团结和谐的发展声音——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全市展开,各方力量共促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党外代表人士优势得到发挥,服务脚步遍布龙城各地;新社会阶层力量得以汇聚,统一战线力量不断壮大。
听党话,跟党走,与城市发展同心同行。近年来,我市不断扩大统战工作覆盖面,让团结和谐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这股力量,首先体现在通过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充分团结各民族群众共同营造和谐发展的氛围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鱼峰区大龙潭社区就是一个各民族群众齐心同发展的典型社区。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占辖区人口一半以上的民族聚居社区,唱山歌是社区居民的共同爱好,也由此诞生了社区邻里纠纷调解的特殊方法——山歌调解法。无论大情小事,社区工作人员都能用一首山歌融洽氛围,化解矛盾。比如居民因为宠物发生争吵,工作人员即兴编的一首山歌让双方握手言和:宠物养来是为玩,不为油来不为钱;影响邻里闹矛盾,得不偿失理为先。以山歌为纽带让这里民族风情浓厚,每逢节日,社区居民纷纷相聚一起唱侗歌、吹芦笙,社区氛围团结又和谐。
这股力量,还体现在我市持续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统一战线“专家服务团”的资源优势为贫困地区送法律、送医疗、送技术上。民革的“法律四进”、民盟的“烛光行动”、农工党的“医卫专家服务团”等活动都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民革党员唐劲松是我市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在工作中经常碰到因不懂法而犯法的例子。为了更好地普及法律知识,帮助企业和乡村知法懂法,他创新研发了法律咨询智能机器人,市民通过网络载体就能在第一时间咨询相关的法律问题。近年来帮助了很多企业和乡村合法维护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创新的做法得到自治区统战部的肯定及推广。
与此同时,我市还广泛团结宗教界代表人士力量,以县、乡、村三级宗教工作网络为载体营造和睦发展的氛围。并大力开展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积极凝聚网络大v、非公外资企业高管、中介行业精英等力量,激活新社会阶层人士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激发他们服务社会的热情。
记者 李广西 廖冠华

女子乘凉时踩空受伤 将对安全隐患的位置进行改造
阳春市:加快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
深圳市民政局党委委员、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凌冲带队到市捐助中心走访慰问
坐石乡组织开展《宪法》《监察法》法律法规知识考试
90后“羊倌”郑亮:钟情奶羊养殖
“小生意”变成“大买卖”,今年我市非公经济投资总额达253.3亿元!
我市突出抓好“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今年省普通高校招生计划325179人 上本一机会增加
2018温州文博会完美收官 磐石小楷“香”出文化味道
路南加大扫黑除恶力度
平果县持续推进“铝二次创业”
鞍山人留学爱去英美 低龄化趋势明显
齐云山镇:品牌赛事助特色小镇发展
增补第二批县域内住院诊疗病种
小区民宅失火 消防车遇“拦路桩”只能绕行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学生为儿童村孩子手绘《弟子规》 200多m2墙绘传递公益暖情
秋天“体验券”已到期告别清凉 炎热回归
武陵区坪湖幼儿园: 体能活动让孩子动起来
出车祸后鼻子长白斑八旬老人为求第二春坚持皮肤移植
大风降温来袭 我市部分地区将出现寒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