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三人谈:失败的家庭教育“造就”了一名凶手

    失败的家庭教育“造就”了一名凶手
    昨日,米脂“4·27”赵泽伟故意杀人案一审当庭宣判,被告人赵泽伟被判处死刑。同时,距离6月28日那起上海校外砍人事件已过去了十多天。不久前,有记者采访了嫌犯黄一川的家人、同学及老师,试图揭秘嫌犯行凶的内在动机。据报道所述,由于自己的精英预设无法满足,嫌犯“因为心里不平衡”,于是,挥刀砍向了未来可能的精英。他究竟为何心里不平衡?难道就是由于“精英人生”的落空?通过报道中透露的信息,我们还能分析出怎样深层次的原因?什么内容最值得我们反思?
    本期三人谈嘉宾:
    李洪建 德安医院社会防治科科长、精神科与心理科医生
    赵 伟 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心理学系书记、副教授
    主持人:车玉
    访谈时间:7月7日
    访谈地点:德安医院
《心锁》 美术方舟供稿 倪铭 作    “自我”缺失导致心里不平衡
    主持人:据一位在现场的保安转述,嫌犯被质问为什么要杀孩子时,只是淡淡地回答了一句,“因为心里不平衡”。根据现有的信息,我们能否猜测,究竟他为何心里不平衡?
    李洪建:看起来,这是一个对自己有着精英预设的县城青年,在现实面前受挫后,实施了一次极端的报复。这只是浮于表面的理解。这种“心里不平衡”代表了一种深刻的内在心理体验,或是心理冲突。从现有的信息看,嫌犯在心理层面还没有真正独立,没有完成“自我”的社会化,甚至没有感受过自己的存在。这类人群没有能力独立地处理好一些问题、挫折,或是矛盾。哪怕一点很小的挫折,都可能在他们的内心引起强烈的反应。他们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心理发展缺陷或是异常,甚至存在严重的人格障碍。在他们的思维模式里,只有“全”和“无”的框架,即要么全对,要么全错。他们没有能力进行“既”和“又”的辩证思维。因此,在愿望不能得到满足时,这类人群很容易表现出强烈的偏执性以及攻击性。比如,嫌犯在大学时期,由于竞选班干部落选,便认为全班同学针对他,不与同学来往,甚至在毕业时留言威胁同学。
    主持人: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挫折,也会表现得气馁、沮丧,甚至愤怒。这样的心理体验有何区别?
    李洪建:面对挫折,嫌犯这类人群与普通人的表现有本质区别。比如,在高考发挥失常后,很多人可以全面认识挫折,并且用发展的思维去考虑今后的生活与学习。可是,他们很难做到。我们可以从婴儿的表现去理解他们的行为。婴儿想要得到一件玩具,就一定要得到,否则,他会不管不顾地大哭大闹,甚至摔砸东西。这是不能调节自我需要的表现。此外,由于没有在心理层面深刻感受到自我的存在,这类人群还会产生一种深层次的、极端的心理投射,即自己没有存在感,也看不到存在的希望,那别人也不应该存在。
    主持人:嫌犯这类人群,他们还会有怎样的心理特征表现?
    赵伟:其一,是孤僻和不合群。比如,嫌犯在毕业后与多数同学断了联系,没有人知道他在做什么,在高中毕业聚会时也没有人提起过他。他们往往内心孤独,极少与他人沟通。而且,由于自我孤立或被孤立,他们缺乏外界支持,也不愿意寻求外界的支持。其二,是韧性不足,他们很容易产生受挫感,并且不能接受和抵御挫折的影响。其三,是情绪绝望,他们很可能选择极端的手段处理自己内心的郁结。其四,是内心极度自卑,因此,他们即使采取极端行为,其对象也只会指向比自己弱的群体,比如针对孩子或女性。
    单向交流导致“自我”的缺失
    主持人:通过现有的信息,你如何看待嫌犯这类人群形成如此心理特征的原因?
    赵伟:一个人的心理发展与其从小生长的家庭环境息息相关。家庭因素往往是导致一些人心理发展缺陷的主要根源。其实,一些心理特征表现,比如偏执性和攻击性,在每个孩子的心理发展中都会存在。关键是,父母能否对其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培养。对于这类人群而言,他们的家庭通常存在两方面特点。一是,家庭结构和功能的不完全或不正常,比如父母离异。二是,父母缺乏针对孩子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策略,尤其是早期关键期教育抚养的缺失和缺位。比如,在6岁之前,即儿童的依恋和控制期,父母没有很好地培养孩子情感和性格。在这一时期,很多父母采用了不恰当的培养方式。比如,嫌犯的母亲称自己平时太娇惯孩子了。
    李洪建:极度溺爱的环境,很容易对孩子造成致命的影响。首先,孩子可能找不到“自我”的存在。根据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婴儿不是通过自己的行为认识“自我”,而是将父母的言行,尤其是对其约束的信号,当成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在溺爱环境中,父母一味地满足婴儿的需求,并没有提供正确的反馈或互动,这让婴儿缺失了通过镜像功能认识“自我”存在的能力,也很可能使其认识不到“自我”的存在。因而,他们不能学会延迟满足的能力。这会让他们偏执,难以抗挫。其次,在溺爱环境中,婴儿没有能力区别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即“自我”无法独立。比如,嫌犯无法看到自己与他人的差别,也就觉得他人理应与自己一样。他会对他人的差异化言行产生强烈的不适反应,会觉得心里不平衡。这会让他们易怒,甚至产生攻击性。当然,并非所有成长在溺爱环境中的孩子都会如此。造成问题的因素很复杂,还包括了父母的个性、家庭的结构、教育的方法等等。
    主持人:对孩子过分宠爱与过分严厉又有怎样的区别呢?
    李洪建:过分宠爱与过分严厉,对孩子的影响在本质上一致。这两种方式都只是与孩子单向的沟通。前者是父母只接受孩子的信息,后者是父母只让孩子接受信息。前者导致孩子偏执、易怒,后者使孩子懦弱、阴郁。从心理层面看,两种境遇中的孩子,都没有在与父母的关系中独立过,甚至存在过。他们成人后,在心理层面还是像个婴儿。比如,在过分严厉的环境中,父母往往会狠抓孩子的学习。此时,孩子的心理感受是,父母对自己这个“人”的不认可、不接纳。这也影响了孩子的“自我”存在感。
    赵伟:父母的过分宠爱和过分严厉,都不是孩子实现社会化应有的模式。不过,过分严厉的父母,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向孩子示范如何调控情绪的能力。孩子长大后也很难调控自己的情绪。此外,一些父母在批评孩子时,由于情绪过分激动,往往从“对事”转而“对人”。这种对人格的批评,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心理感受。他们只会记住父母对自己这个“人”的各种不满意、各种不认同,反而忘记了原本犯错的事。这不仅会导致孩子不认同自己,也会导致孩子不认同父母。
    平等互动影响孩子的一生
    主持人:结合现有的信息,这起案例最值得我们反思的内容,恐怕还是孩子的家庭教育。那么,在家庭教育中,最需要关注什么内容?
    李洪建: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往往更重视也更有方法进行智力的培养,忽视并缺乏方法进行心理的培养。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与智力发展应该相辅相成。如果把孩子成长比作种子的成长,那么,家庭环境就是为种子提供养分的土壤。父母营造怎样的家庭环境,就是为土壤提供怎样的养分。父母首先应当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应该被平等对待。然后,父母需要从心理层面考虑,孩子需要什么,自己能提供什么,自己有没有问题,自己的问题是否会对孩子造成影响,造成怎样的影响,等等。这都需要父母与孩子保持双向且流畅的情感表达与沟通。
    主持人:这就意味着,父母应当重视和尊重孩子的存在,既不应该宠溺地、盲目地容忍孩子的要求,也不应该粗暴地、一味地对孩子赋予自己的意愿。父母可以通过一些对外的交往,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家庭的重要成员;父母还可以将一些涉及孩子的事,乃至一些简单的家庭事务,与孩子一起商量沟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平等的地位。
    赵伟:同理,尊重孩子作为个体而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并给予及时正确的反馈,也可以激发孩子在满足“自我”实现方面的更高需求。孩子的问题,几乎都能从父母身上找到原因。父母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造就了他们的孩子。正所谓,“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家长只有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把握住孩子成长应有的需求和节奏,才能为孩子成长的土壤不断地注入养分。其中,家长需要学会控制情绪,尤其要避免把家庭以外的负面情绪带回家并发泄在孩子身上。否则,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李洪建:现实中,很少有人能真正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过,在家庭教育中,可以有情绪的对撞。关键是,在受情绪影响的感性对撞之后,是否有积极正确的理性交流。哪怕是在战争之后,双方也要坐下来谈判。谈判才是最重要的环节。只有理性的沟通才能让双方清晰地明白对方的态度,理解对方的需求,接受对方的存在,同时,也能让对方在交流过程中认识自己的存在。其实,家庭教育的精髓在于父母与子女的互动,更在于这些互动后带来的变化。这种变化,应当是灵活且恰如其分,并能为对方接受的变化。任何一方的变化,都将影响另一方的改变。尤其是父母的变化,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比如,父母在与孩子沟通后,接受了孩子认为自己太严厉的意见。之后,父母不仅对孩子的态度温和了,还让孩子接受了这样的变化。对于孩子而言,这个变化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他们也将学会这种变化的方式,并用于其他社会交往中。
    主持人:嫌犯黄一川的悲剧,追根溯源,是家庭教育的失败。这与精英预设无关,而是没有首先成功造就一个“人”。每一家的父母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等他们懂得了、学会了,孩子也长大了、成型了,没有重来的机会。痛定思痛,我们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有所反思:如何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独立的“人”,一个真正的“人”。
    来源:常州日报

赛得利(江西)化纤有限公司慰问困难群众
市领导到遂溪调研督导 全面落实河长制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马銮湾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
一线破难 小事建功
“乡村旅游” 开启脱贫致富大门— —记桂平市南木镇洛连村第一书记朱日强
常州三人谈:失败的家庭教育“造就”了一名凶手
森林露营基地18日开营
高伟走访慰问高龄老人
1月芜湖CPI同比上涨1.8%
男子以买烟为幌 骗走37条“中华”
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重庆首家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园区破土动工
广东省(汕尾)渔歌邀请赛颁奖晚会隆重举行 讴颂新时代 放歌新生活
市交通运输局开展“平安交通百日行动”
第四届“浑河之夏”文化艺术季开幕
下沙科技城上演微创外科产业投资盛会
捡到货物 一路追赶失主
光明日报点赞西安国庆:古城尽吹大唐风
19户养羊户保险理赔三年没着落 郧西纪委介入公司责任人被处理
市财政局:我市务实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