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在采集血样。
本报4月20日讯 19日上,中国人民解放军187医院50名医务工作者加入中华骨髓库,以身动员和呼唤全社会人们奉献爱心,拯救患者的生命。
当天上午10点,在医院工作室,护士正在进行血样采集准备工作,前来采集血样的医生、护士填写各自身体资料,等待采血。闻讯而来的颈胸外科医师高鹏也主动进行采血加入中华骨髓库,“希望我的血液能够通过检测,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挽救一个生命。”高鹏说。
作为一名医生,高鹏经常与患者接触,血液病患者被疾病折磨的痛苦,患者对生命的渴求让他深受感触。“骨髓移植是血液病目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而骨髓的配对却十分困难,配型成功的几率非常小,看着患者因病去世,心里感到十分心酸和惋惜。”高鹏说,多一个人配型,就多一份希望,留下这份血样,也希望有一天能与患者配型成功。
“目前,很多人对捐赠骨髓存在误解,担心捐赠骨髓影响自己的身体,医护人员的加入,能够以身宣传,让大家对捐骨髓不再有顾虑,主动加入骨髓库,给血液病患者多一份希望。”护士邓海明说,多一个人加入骨髓库,血液病患者就多一份配型成功的可能,希望全社会都能加入骨髓库,用自己的一份力量,拯救一个生命。
中华骨髓库是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能够为患者检索配型相合的捐献者并提供移植相关服务,目前中华骨髓库入库的血样有两百四十万人份。然而,非亲属血缘配型几率大概是百万分之一,患者能够配型成功的几率非常低。“更多人的加入,能够为血液病患者增加配型成功的几率,患者多一份再生的希望。”海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桂询说。
桂询表示,造血干细胞是血液的母细胞,是可再生的,正常人身体里含有3000克的造血干细胞,一次骨髓捐赠只需要捐献10克,而一个人的造血干细胞每天新陈代谢量也在10克左右,所以骨髓捐赠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希望社会大众能积极加入骨髓库。
让州来大地蓝天白云常驻
中央媒体记者来菏采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市安全监管局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
武警峨眉山上执勤忙
丰顺金河大桥一货车追尾货车,司机被困驾驶室
海口50名医务工作者加入中华骨髓库
“路口革命”让交通参与者更踏实更安全更包容 济南的路口有温度
上海皓古文化艺术馆举办中国传统香文化公益讲座
593万网友和孩子们一同学习反邪教知识
市建委灯管办进一步做好公益广告宣传工作
绍兴市林业局积极承办2018新春农副产品大联展
英国百年学府墨尔文正式签约落户新津
赵迪明副主任带队赴宝城建设调研
市领导率队检查高考安保工作
北京东护城河水面今晨突现油污 河长及时“吹哨”
奉化小伙手绘25米长布袋和尚画卷
首艘南京开往上海的短途豪华游轮起航 开启长江旅游新时代
重庆支付清算系统实现“双保险” 日均清算近3400亿元
济南市全域旅游专题研修班圆满结束 发展全域旅游 济南向杭州学什么?
南京9头水牛“私闯”高速 连环撞引连环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