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颂新时代,合唱美山西,放歌新阳泉。5月18日至5月21日,省第十三届“三晋之春”合唱比赛在我市举行。其间,来自全省11个城市的近百支合唱团、8000余人齐聚我市,在阳泉宾馆、盂县文化中心、桃林沟景区等地留下了动听的歌声、灿烂的笑容。
在这欢歌笑语的五月,许多美好画面镌刻在了参赛者的脑海;在这华章奏响的五月,阳泉的名字再一次被全省人民记住。
参赛人数创历届比赛新高
“三晋之春”合唱比赛,被中国合唱协会列为国内的重大合唱艺术活动之一,已成为我省在合唱艺术领域具有引导性、专业性、权威性的合唱品牌赛事。国际合唱联盟等世界合唱艺术社会组织也高度关注。
在近百支参赛队伍里,我市有17支合唱队、2000余人参赛,经过4天6场比赛的激烈角逐,平定小辰星儿童艺术合唱团、市文化艺术学校校友合唱团、市干部合唱团三支队伍获得金奖;矿区平潭街小学“快乐之声”童声合唱团、郊区实验小学“与梦飞翔”合唱团、赛鱼小学“爬山虎”合唱团、同心合唱团、“阳光之声”合唱团、“春之声”合唱团、市老年大学合唱团、矿区“冬之韵”合唱团获得银奖;“魅力白泉”合唱团、市第十二中学合唱团、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山花”合唱团、盂县千帆女子合唱团、盂县桃园社区星光合唱团、二矿老年大学合唱团获得铜奖。
省合唱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袁垒说:“到目前为止,在阳泉举办的这一届是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光参加初赛的就有500多支队伍、两万多人。此外,还有一些没能进入决赛的团队也组成了观摩团来学习取经。这对阳泉来说是一个促进文化旅游、增进文化交流的契机。”
首次设置两个会场 志愿者人数最多
此次比赛设有两个会场,开幕式在阳泉宾馆举行,闭幕式则在盂县文化中心上演。这也是“三晋之春”合唱比赛十余年来首次在同一个城市设置两个会场。
根据要求,比赛设院校组和社会组,要求混声合唱团人数为80人以下,同声合唱团人数为60人以下。参赛队伍现场抽签决定上场顺序,合唱曲目为两首,其中包括一首山西民歌。
为确保比赛的专业水准,我市专门在两个会场安装适用于比赛的反音罩等硬件设备,反音罩是专业音乐厅不可或缺的建筑声学结构,是在乐队演奏或独唱中改善剧场声学条件的设备。反音罩一般由上顶反声板、后反声板和侧反声板三部分共同组成,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声能,而不需使用扩音设备,避免声音失真。
同时,为了保证大赛顺利有序进行,我市从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和盂县志愿者公益服务队中组建了一支100人的志愿者队伍。志愿者经过培训全面掌握志愿服务基本知识、赛事相关知识等,为参赛队伍提供“一对一”服务,宣传和展示阳泉文明形象。
不同的年龄 相同的热情
比赛中,有两支队伍格外引人注意。
一支是太原工人文化宫青松合唱团,成员虽然有的已经两鬓斑白,但是个个精神矍铄,脸上总是挂着充满自信、快乐的笑容,唱起歌来底气十足。这是一支自发成立的老年群众组织,成立于1996年,队员平均年龄达到60岁。这支成立了22年的队伍,坚持每周排练,大家以歌为媒,共唱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现在已经“身经百战”。75岁的团长王永远介绍:“我们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希望带给大家新颖的歌曲。大伙为了这次比赛,加班加点,通过专业的老师指导,希望把阳泉的山水人情唱给全国的朋友,让更多的人了解阳泉,爱上阳泉。”
来自我市平定青少年活动中心小辰星儿童艺术合唱团的小团员们,一个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9岁,是从平定县9000多名学生中选拔出来的。经过专业训练,孩子们从一开始的什么也不会,到现在的像模像样,下了许多辛苦。如今,这支队伍不负众望获得了金奖。
2018年5月的阳泉,因为合唱,让我们更懂得互相欣赏;因为合唱,让我们更懂得倾听的力量。在这5月的歌海中,幸福就像鲜花一样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盛开。 陆泽宇/文 摄影部/图
相关链接
合唱艺术的社会价值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各类合唱团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种合唱活动此起彼伏地开展,合唱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艺活动方式。
一、在当代文化中的价值
合唱艺术在当代文化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合唱作为集体艺术,在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等方面有着其他音乐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群众在热烈的合唱氛围中促进情感和文化的交融,有利于带动基层文化的交流,在丰富、活跃大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充分发挥合唱艺术“和”的功能,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形成对社会文化形态的扩充和对共同文化的认同。合唱成为振奋人心、稳定社会的群众艺术形式。
二、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审美作用
合唱艺术是多形式、多音色、多声部、多层次的艺术,是具有较高艺术品位和音乐欣赏价值的艺术形式,能给人们以旋律美、和声美、情感美的熏陶。合唱主题鲜明、参与广泛、普及性强、形式多样,因其丰富的表现力和广阔的表现范围,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是有较高层次美学内涵的艺术形式。人们在合唱活动中紧密团结、真诚合作,借助于合唱的形式,歌唱真、善、美,提高了人文素质,增强了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
合唱是一门群体声乐艺术。群众通过参与合唱活动,活跃了自身的文化生活,促进了感情交流,推动了音乐事业的发展。合唱让人忘记了忧愁,陶冶了情操,滋润了心灵,愉悦了身心,提高了审美能力,让人真正享受到了艺术的快乐,从而提高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价值
合唱是一个国家民众的文化艺术素养之一,也是体现国风国貌的一个方面。合唱对培养人们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团结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合唱能提高人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培养人们的综合素质。通过歌唱,人们可以感受到当地民众对艺术活动的热情,选取当地民歌更是珍视文化传承的一种表现,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以及合唱艺术的社会价值。 (王树敏提供)
佛山首位出入境审查官来自高明
宁波保姆市场开始红火 家政公司围满人找阿姨
美兰区牵手爱心企业服务旅客
鹤壁市淇滨区爱心入户送轮椅真情关怀暖人心
2012年至2017年寻甸累计实施农村公路项目1485.3公里
聆听最美歌声 留下醉心微笑
连平开辟黄标车注销“绿色通道”
方便群众统一办理车辆报废补贴申请手续
弋江区举办2018年度预防接种人员免疫规划培训班
日照首届扶残助残晚会精彩上演
三多亭党支部:扶贫攻坚踏上新征程
鼓励知情人有奖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外来媳妇用爱撑起一个家
双鸭山市档案局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启动会
2018中国城市网盟奖 水母网获优秀网站提名奖
9月15日巅峰极客决赛成都开启 黑白对决一触即发
唐山市卫生局失独家庭住院护理补贴保险竞争性谈判公告
新市西街南大街要变靓
香港特区全国人大代表来禾考察
车祸伤者流血躺地 烈日下民警为他撑伞
雨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唐杰召开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