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香新生活 “五好”模范美乡风——荥经县新添乡庙岗村移风易俗推进乡风美


庙岗村“五好”表彰
庙岗村小学生向老年人送粥
荥经文联书法老师入庙岗村写春联送祝福
1月24日,农历腊月初八。新添乡庙岗村村民孙久珠大娘做了人生的第一份腊八粥。从昨20时至今日凌晨5时,孙久珠和邻居张瑞琼等4人,共熬制了6锅腊八粥。整整9个小时,慢火熬煮的腊八粥,不仅散发出祈求丰收吉祥的老味道,更吐露着移风易俗共建共享文明的新风尚。
为了这一天,庙岗村支两委已经准备了许久。他们不仅邀请全村乡亲们齐聚村活动中心,喝腊八粥过腊八节,还决定在乡亲们的见证之下,为庙岗村移风易俗“五好”模范颁奖,让身边的先进典型带动好乡风绵延不断。
于是,与村活动中心毗邻而居的孙久珠等人,自然承担了腊八粥的熬制工作。即便都是首次制作腊八粥,但对于常年和厨房炊具打交道的她们来说,边学边做不是难事,“第一次为全村做粥很有意义”。
在张瑞琼五十余年的生命历程中,从未过腊八节,也从未有人组织大家一起过腊八节。庙岗村位于县城近郊,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传统农耕村。直到近年,才重建了新村聚居点,发展了猕猴桃、茶叶、蔬菜等特色农业,并正依托茶马古道的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发展。
有恒产者有恒心。而今,当地也时常在节假日组织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就是熬制腊八粥的食材,一部分由村上组织小学生向村民募捐,剩余部分由村上供应。“捐米的,捐大枣,捐莲子的都有,大家就想在一起热闹热闹。”张瑞琼说。
一碗热粥,道不尽暖暖温情。以往,由于婆婆瘫痪卧床不起,张华芬总是以婆婆饮食为重,难得做稀饭。是日,张华芬却和公公一起,用轮椅将婆婆推至村活动中心,参加村里的集体活动。
但最让张华芬和婆婆感动的是,热粥暖胃,热情暖心。在随后的庙岗村移风易俗“五好”模范表彰活动中,张华芬还推着婆婆走到舞台中央,领回了她们的荣誉——张华芬被评选好媳妇。
“人都要老,我们照顾老人,也是做给小的看。” 对他们一家人来说,张华芬行胜于言,也产生了上行下效的效果。“娃娃下班回来,也会帮着一起照顾奶奶。”
其实,张华芬一家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庙岗人,至少户口簿上的地址是山河村。大概在2012年左右,因为地质灾害搬迁,张华芬把自己的小家搬迁到了庙岗村。后来婆婆生病瘫痪,张华芬才把婆婆接来同吃同住,照料起居饮食。
考虑到新房还有债务,张华芬的爱人长年在外务工。张华芬自己,不但要工作,照料2位老人,还要料理老家的农务,把家里的事情操持得井井有条,被远亲近邻称为“好媳妇”。
事实上,和张华芬一同领奖的,还有“好家庭”、“好婆婆”、“好村民”的获得者。他们或者将四世同堂的家庭经营得和和美美,或者无微不至地照料患病的儿女……庙岗村支部书记詹良兵说,“五好”模范是大家推荐大家评选大家公认,主要是通过身边鲜活的好人好事去影响大家、感染大家,进而形成向上向善的好乡风。
而在传统节日举办这样的表彰活动,詹良兵也说是“别有用心”,尤其是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五美”乡村,也明确要推进移风易俗,推进乡风美,他们大概也想把传统的节日过出新味道。
也因此,荥经县文联还组织书法老师走入新村,写春联送祝福。詹良兵也在活动伊始发出了移风易俗的倡议,呼吁乡亲们在婚丧嫁娶乃至日常生活中崇尚文明观念,树立良好风气。随后,小学生代表们列队,敬少先队员礼,亲手将热腾腾的粥和祝福送到老年人的手中,“请爷爷奶奶喝粥……”。
在一片欢乐喜庆的海洋中,庙岗村乡亲们一边观看歌舞节目,一边吃粥许愿,迎接新春、新生活……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唐小未

市旅游局坚持问题导向立行立改 巡察整改工作显成效
周鸿看望慰问首批参加休假考察活动的遂宁专家人才
唐山商务局“六到位”助推生态唐山建设
路遇货车突然着火 公交司机帮忙扑灭
禁毒宣传进社区
“腊八”粥香新生活 “五好”模范美乡风——荥经县新添乡庙岗村移风易俗推进乡风美
总书记每一句嘱托都指引着前进方向
截污、改造多管齐下改善水质
市煤管局获称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先进单位
“寻找成都最美阳台”10位评审点赞成都阳台
闽高中“新会考”说明公布 实践测试均要求现场展示
迎宾路小学让阅读点亮生命让书香承载梦想
鸡西市供水公司《脱气、复式投剂工艺处理低温低浊饮用水研究》项目圆满通过验收
秋季儿童入园体检迎来高峰 半日体检超过200人
雁峰区吹响城乡建设管理号角
全市海洋产业增加值突破380亿元
先心病患儿救治开始报名
宝鸡今年开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28处 改善50多万人饮水条件
高速路上 跑掉轮胎 过路民警伸援手
华师大海宁市名师培育班第二次沙龙活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