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清明祭扫时。据海宁民政局预估,清明三天小长假期间,当地殳山公墓将迎来超过10万人次的祭扫群众。该公墓管理部门负责人闻人宇说,他们已经提前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加强保洁工作安排、调整了墓区工作时间,以保证清明期间祭扫活动安全、有序、文明展开。
近年来,海宁以落实惠民殡葬政策为主线,完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和建设绿色生态节地型殡葬设施,大力推进殡葬设施建设,殡葬综合改革取得较大成效。投资5180万元建成浙北一级殡仪馆;新建安息堂2座,在建安息堂3座,共设计格位5万个;农村公益性生态墓地覆盖率和绿化率达到100%;32611人享受殡葬政策减免,减免费用2558.02万元……因基础较好、创新较多,去年11月,海宁成功入选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县)市,成为全省六个试点之一,嘉兴唯一。
在海宁,丧属只要一进殡葬单位,引导员即提供丧事办理全程陪同,所有费用实行“清单式”服务,基本服务和选择性服务均分开,明码标价,由丧属按需自愿选择。为强化阳光操作,海宁专门建立殡葬服务“六公开”,即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服务承诺、服务监督机制。并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进一步规范殡仪服务,严格执行咨询接待、接运消毒、悼念告别、遗体火化和骨灰寄存等操作规程,坚持“24小时、无节假日服务承诺制”,全面实行岗位责任追究制,确保接运、悼念、火化、骨灰、刻碑、下葬等殡仪服务零差错。
生态安葬是深化改革的着力点,海宁积极创新举措,力推绿色殡葬多样化。市、镇(街道)、村三级共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推行绿色生态墓地;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墓地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提高补贴标准;推行惠民殡葬政策,对节地、环保、生态葬法加大补贴,对居民将骨灰撒入国家指定海域(江河)、不保留骨灰等生态葬法的,一次性补助达6000元,为嘉兴最高。此外,从2014年起,对参加海葬等生态节地葬活动的实行费用全免。至去年年底,海宁已有26例骨灰撒入大海,12例骨灰在殳山公墓骨灰撒葬区进行深埋。今年4月6日还将有2例生态葬(撒葬),4月12日有10例海葬。
与此同时,海宁还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结合当地实际出台相关政策方案。在免费项目设置上,明确遗体接运、遗体冷藏存放、遗体火化、骨灰寄存等五项基本服务项目全部由政府买单;在惠及对象上,明确具有海宁户籍的城乡居民或在海宁区域内死亡的公民并在海宁市殡仪馆办理火化事宜的,都可享受基本服务免费政策,同时惠及“原住民”和“新居民”。而通过多次降低丧葬用品销售价格,也切实减轻了群众治丧负担。至去年年底,当地丧葬用品销售价格平均降幅在30%左右,减轻群众治丧费用300多万元。
有关数据显示,海宁殡葬年服务30万人次以上,群众满意率达99.8%以上。
湖州三县区成功入围中国知识产权领域最具影响力县域
连淮扬镇宝应站、高邮站、界首站这三高铁站今年都将开建
“猎狐行动”连云港警方3年抓获境外逃犯36名
南宁一痛症灸馆以义诊为名卖药品 非法行医被查处
县长郑俊雄率团赴浙江考察取经
群众满意率99.8%的背后——看海宁如何深化殡葬综合改革创新
徐州市农开局六大承诺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
端州地税“四注重”扎实做好环保税首个征期前后征管准备工作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首届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峰会举行
公证在线监管平台提升我市公证管理水平
“便民晾晒点”便民更贴心
帮扶失独家庭
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2018年春季农业送科技下乡活动
老龄蓝皮书:9000多万60岁以上老年人仍在业
宝安区领导到石岩街道走访慰问老党员
深圳机场国际客运新航点(琅勃拉邦、万象、清莱)开航信息通告
市旅游局发布提醒: 共同抵制“不合理低价游”
“八零后”海归的蓝色梦想
邓海光率省政协专题调研组到珠海调研有关提案办理落实情况 推进港口与船舶大气污染防治
心脏“电路”异常 宝宝心跳每分钟24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