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梁璠 通讯员袁战鸿) “出国批次数、团组人数、在外停留天数,根据实际安排。”“一般3日内办结审批程序,根据需要可申请加急受理。”日前,西安市出台《教学科研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办法》,首次将教学科研人员出国(境)开展学术交流与其他国家工作人员因公出国分别对待、区别管理,审批程序更加简洁,因公出国更加便利。
“以前,因为政策规定不够明确,教学科研人员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均要参照现行的国家工作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政策规定执行,每次出国审批至少需要提供8份资料,不仅审批环节多,而且审批周期长,行政效能非常低,影响了全市教学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现在我们将原来的出国请示、审批报告、经费预算、承诺书、行前公示、出国登记表6份资料整合成一张新的《任务申请表》,加上外方邀请函及翻译稿和《日程安排》,总共只需要提供3份资料即可申办出国手续。”西安市外侨办出入境业务受理大厅工作人员李超告诉记者,新整合的《任务申请表》只有一页纸,因公出国人员只须填写重要和关键内容,其他可填可不填的内容被取消,不仅简洁明了,而且避免了相关人员和各级领导重复填写和重复审核。
“简化程序,政策松绑,不但更接地气,还充分考虑到了教学科研的特点,是民心所向,为广大教学科研人员出国(境)开展学术交流提供了极大便利!”西安红会医院院长郝定均感慨地说:“要保持医疗高水平,必须走国际化道路。西安市公立医院众多,国际交流需求十分强烈,因此时间就是生命,如果每节省专家一天时间,就能多给他们安排一台手术,这样算一算,简化程序以后,不但效率提高了,而且还可以挽救更多重病患者的生命。”
西安市外侨办副主任强盛介绍说,目前西安市教学科研人员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取消了请示性文件,真正实现了“内行管内行”。比如,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可行性,由校长、院长“大专家”定;具体行程的把关,杜绝超时绕道等违规现象,由市外侨办严审;以对外学术交流合作为名,变相公款出国旅游等问题则由各级纪检监察部门依规依纪严惩。
据了解,今年以来,西安市外侨办深入推进“行政效能革命”,他们借助“互联网+”技术,坚持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截至10月份,全市教学科研人员因公出国(境)已达256人次,同比增长了一倍多。
省政府召开污染源普查等重点环保工作视频会议
市安全监管局组织党员参观杨殷故居
市委市政府向吉利集团发去贺信
市扶贫办:积极开展“节能降耗·保卫蓝天”宣传活动
五个区监察委员会率先挂牌成立
批次人数时间不设限 相关手续3日内办结
磐安被认定为省中药材产业基地
四川东部飚高温 宜宾等五市局地有大雨到暴雨
滨州市经信委组织开展成品油零售企业专项检查活动
廊坊开发区强力推进“大棚房”拆除工作
环城南路停水(6月28日)
围绕西综合客运站两条干道拓宽厦门路直通岚山
中国—东盟科技产业合作委员会落户南宁
[彭州市]彭州市“雪亮工程+”打造平安园区
雅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汉源县委书记杨兴品到安乐乡、唐家镇查看暴雨灾情指导抢险救灾工作
彭俊卿深入鹿马桥镇开展扶贫和巡河工作
龙海:落实政策 加快漳州沿海大通道建设
任秀红深入平遥县进行“八一”拥军慰问和环保调研时指出
张家界市文化馆公开招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公告
“农民房”变身“花房子” 柠盟人才公寓入住体验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