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打造“南园模式”


  南山区共有51个城中村,其低廉的居住成本,解决了50余万居民的栖身问题,但其复杂的治安环境,也是城市管理的难点和痛点。
2016年8月,南山公安分局结合南山区委区政府“智慧南山”的建设要求,以南山街道南园社区为试点,探索出一条社区治理新路子,即运用现代科技支撑的智慧警务,按照政府与居民共同参与的思路,通过大数据、移动警务,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南园模式”。
2018年4月,南山区委印发的《南山区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新征程中干在实处、勇当尖兵的行动方案》提出,全面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南园模式”,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以法治为根本、以“智慧南山”为支撑,通过加强社区党建、社会治安、消防安全、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等工作,使新时代枫桥经验“南园模式”在全区101个社区落地生根;以“蔡坤海警务室”为样板,推广“智慧警务+便民服务+群防群治”。
科技手段做到“人过留痕”
离南园村牌坊50米,就是“蔡坤海警务室”,这是深圳为数不多的以社区警长名字命名的警务室。 “南园社区有出租屋16101间,人口近3万,其中户籍人口2613人,流动人口27000余人,流动人口更新率达到年均40%。”谈起社区情况,警长蔡坤海如数家珍。
“南园社区有视频门禁系统 600 套、人脸识别系统 625 套、车牌识别系统 6 套、球形摄像机 6 套、高清探头1864 个,各类智能消防探测器 390 个、烟感喷淋 2394 个,日均采集人脸信息 10 万条、车牌信息 5000条。各项数据以图层叠加的方式全部汇聚到云防台,并在南园社区应急指挥室可视化展示,实现各项数据一图通览、一键指挥,达到社区数据汇集智能应用和应急指挥一体化的目的。”根据蔡坤海的介绍,走访南园社区时看到,上述各类高科技设备遍布各巷道和出入口。
在警务室看到,民警可根据工作需求调取监控视频,查看社区任一公共场所的实时画面,且经不断放大后,行人面部特征依旧十分清晰。换句话说,只要你走进了南园社区,就会被时时采集信息,处处留下痕迹。
为详细掌握辖区居住人口信息,全面做好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工作,除监控系统外,覆盖南园社区每栋楼,可自动甄别特殊人员的600套门禁系统将于本月中旬全部启用。
“辖区人员进出楼宇时,系统将通过证件人脸同一比对,将个人信息自动采集推送,解决以往部分特殊人群逃避信息采集的治安管理难点。”蔡坤海介绍,该系统还可通过分类管理,提升重点人员发现甄别能力, 实现管好5%重点人,服务95%普通人的目标。
群防群治配合“科技合围”协助精准快速侦破民生案件
“科技合围”带来的是民生案件的精准快速侦破。数据显示,2017年8月30日至2018年4月30日,南园社区的盗窃(刑事、治安)案件为26件,数量同比下降50%,案件100%快速侦破;而2014年至2016年,南园社区盗窃案件破案率为20%。
坊间传言,在南园社区作案必被抓,住在南园在外作案的人也跑不了。这并不夸张。2017年12月,有居民报警称,其电动车在南园村新三坊5号楼下院子里被盗。通过视频研判,民警发现了2名嫌疑人的活动轨迹,并获取了2名嫌疑人清晰图片,锁定嫌疑人为张某和陈某铸及其居住点。一连串的高科技手段,让犯罪分子无处遁逃。最终,整个案件从接报到追回赃物不到4小时。
在破案过程中,与视频科技手段紧密配合的还有群防群治可视化平台。近年来,南山公安分局大力推进该平台建设,研发配备具有卫星定位、4G对讲、视频回传等功能的可视化移动终端。目前,南园社区共配备终端70台,形成了以社区警长为核心,覆盖专职消防队、物业保安员、快递员等群防群治应急力量的群防共治体系,实现了社区一级的群防群治动态管理和一呼百应。同时,成立了平安南园促进会,整合辖区 1700 多人的群防群治力量,还组建了南园社区楼管员联合会和南园社区业主委员会。
2018年3月,有市民报警称,其刚买的电动自行车在南光社区被盗。警方通过视频研判迅速锁定一名可疑男子。南园社区科技围合系统预警盗窃嫌疑人作案后在南园村出现,立即启动一呼百应系统,离事主报案3个多小时,就在南园村一出租屋内将嫌疑人盛某抓获,缴获被盗电动车一辆。
社区治理实现“四化”
“我们工作的目的就是为居民提供服务,科技只是服务居民的手段。”从事多年的社区警务工作,蔡坤海对辖区居民需求了解透彻。
在蔡坤海警务室,设有24小时自助便民服务区,居民刷身份证即可进入;内设警情通报、便民宣传栏、居民意见收集处,还有2台可办理户政、出入境、交管等业务的“三合一”警务终端机等。
“我们住在城中村的居民,不少工作繁忙,早出晚归,很难在上班时间抽空去排队办理行政业务。”正在办理港澳通行证签注的市民刘先生表示,他和家人均使用过“三合一”警务终端机办理业务,3分钟就能完成,而且就在家门口,随时可办理,没有时间限制,非常方便。
除在业务上服务辖区居民外,针对城中村人口密集,时有邻里纠纷的现象,传承枫桥经验的“南园模式”也秉承着“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做法。
“我们社区民警根据情报中心的研判和推送,第一时间掌握邻里纠纷,将矛盾化解在苗头阶段。”蔡坤海介绍,司法行政部门派驻专职律师驻点社区,运用专业法律知识调解纠纷,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采访中,蔡坤海警务室外,一排供附近居民寄、取快递的快递柜前人来人往,不时有居民取完件后,或查看最新的信息公告,或停下与蔡坤海熟络地聊聊家常。“现在我们社区便民设施齐全,治安环境大幅变好,到处都是科技合围,即使发生了治安案件,也相信民警能迅速侦破。住在这里,我们很有安全感!”南园村居民吴先生高兴地说。
治安好了,居民住得舒心了,治安情况也进入良性循环。南山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园模式”通过传承与创新枫桥经验,实现了社区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提升了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辖区老百姓受益、社区民警受益、基层政府单位受益。
枫桥经验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1963年,毛泽东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枫桥经验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个脍炙人口的典型。经过半个多世纪传承和发展,枫桥经验形成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时代特色。全国各地通过创新发展,推出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各自模式,譬如南山区的“南园模式”。
南山区出租屋综管办与警方联手推广“南园模式”
近日,南山区出租屋综管办负责人一行前往南山街道南园社区,研究解决视频门禁系统在居住登记自主申报方面实际应用的问题,并与南山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座谈。
南园社区在16000多间出租屋安装视频门禁系统600套,每一栋出租屋安装了1套门禁设备、3个星光级高清探头和1条专网光纤,在居住人员办理门禁卡的操作过程中同步完成居住登记自主申报,为南山区居住登记自主申报工作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南山区出租屋综管办负责人表示,将与南山公安分局联手共同做好城中村居住登记自主申报的技术改革工作,推动系统间融合、数据间共享、资源间互用。协商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应用难点,让楼栋长、网格员与巡防员共同发挥合力,将“南园模式”在全区城中村居住登记自主申报工作中进行推广。

九江经开区:实施就业精准扶贫 助力贫困群众增收
江西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
市应急办保障中心党支部开展党员志愿者特色服务活动
细致勘验、科学推理,用指纹还原真相 王城:刑警队里的“技术王子”
【仙居县】仙居:千名乡贤组百团帮百村
南山区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打造“南园模式”
省环保总站指导我市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工作
洛阳实施“八大工程”关爱帮助残疾人
乐坪街道廖家社区宣传低碳祭扫 提升社区居民文明程度
总投资126.49亿!三门湾大桥宁波段与台州段桥梁对接
奉新邮储支行积极开展ITM业务培训
吴江去年全年释放各类税收红利首破百亿
莲都区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活动
长春社区与车队共同慰问敬老院老人
东营海事局加强辖区通航管理
岳阳小龙虾产业博览会开幕 李爱武出席
内江市公路局迅速学习传达贯彻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
绵阳市本级不动产数据整合项目工作推进会召开
改革开放40年丨图解盐城国投集团亮眼成绩单
天津开展专项检查 规范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