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青山里的望东村。)
八月,夏末。
我们跳出炎热天气里情绪化的窠臼,从会同县城出发,向东北方向前行44 公里,便是若水镇。沿集镇向东,悠悠巫水在左侧一往无前,不过几公里的距离,便来到了望东村。
依山傍水的会同县若水镇望东村,有传承几百年的老宅子依旧巍然屹立,有遗落在风里的故事依旧飘荡在巫水上空。我们安静地踩着小村的节奏,去寻找历史和地理之间奇妙的逻辑,去感受一水望东里流走的岁月故事,让我们夏日跳跃的日子里,多一点温柔的色彩。
(巫水在望东村前流淌。)
因水而生,拨开小村沉寂后的烟雨繁华
进入望东村时,天空正飘着雨丝,细细绵绵的雨点在巫水上无声地敲打,惹得白鹭飞舞,鱼儿雀跃。
因为雨天,村前正在修建的翁鲁公路很是泥泞。76 岁的村民胡龙辉刚从若水集镇赶集归来,只见她肩上挑着油和水果,一手撑着雨伞,慢悠悠地往寨子里走。胡龙辉99 岁的老母亲饶好鸾正拄着拐杖,正在半山腰的家门口眺望。“娘哦,我回来啦!”在山脚下看到了母亲探出来的头,胡龙辉大声地呼唤起来,温暖的声音,在山坳里倍显温暖。
我们跟随胡龙辉的脚步,沿着一条青石板路,慢慢走进望东村的核心团寨。古色古香的老房子里,沿山而建,层层叠叠。团寨前,就是安静的巫水。一条无名小溪从团寨后山深谷中旖旎而下,与巫水呈垂直方向相交,将寨子紧紧环绕。行至半山腰时,只见一棵枝丫繁盛的大枞树巍然屹立,诉说着岁月的风霜往事。
“我们村主要有胡、姚二姓,村落建于明末清初。”胡龙辉告诉我们,胡氏的祖先在机缘巧合中,行至望东村一带,见这块土地山水交融,土地肥沃,便在此开山辟田,定居了下来。后来,原籍江西的姚氏也迁居至此,在随后的300多年历史里,胡、姚两姓通婚,和谐相处。
在胡龙辉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团寨里历史最为久远的姚家窨子屋。这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老房子,占地200 多平方米。历经风霜,而今马头墙依旧高高耸立,爬山虎挤满了荒废的屋檐。屋后的顺治井,更是岁月无声。
“我们村现在还保存有6 栋明清建筑,姚家窨子屋是最有代表性的。”胡龙辉告诉我们,老屋的存在,形象地诠释了当年此地的繁华。
而据资料记载,姚家窨子屋先后走出许多有名的人才。也正因此,在这个团寨,学习蔚然成风。这几年,团寨里就先后出了4 个研究生,考上大学的孩子也越来越多。
“妈,快来尝尝。”来到母亲饶好鸾家,胡龙辉从背篓里拿出给母亲买的葡萄,用山泉水洗净后,一个劲地剥给老母亲吃。望着孝顺的女儿,饶老太太干瘪的脸上,笑容在蔓延。说话间,几个嬉戏的孩子雀跃地从青石板路上跑了过来,洒下一路清脆的笑声。
对望东村的村民来说,虽然团寨里昔日繁华的风采不在。然而,生生不息的家族史,就这样,在老人和孩子们的笑声里,慢慢流传。
(团寨里的姚家窨子屋一角。)
(孩子们在村落里欢快地跑动。)
往事未了,村前巫水流淌着一段段江河过往
对于望东村来说,村庄的发展,就是一部交通更迭的变化史。
沿水而生的胡、姚两姓的村民,在这里繁衍生息。为了打通与世界的联系,几百年来,他们在悠悠巫水边开辟码头,乘船而下,去眺望外面的世界。
在胡龙辉的记忆里,儿时的望东村是热闹非凡的。自望东村沿河岸上行5 公里为高椅,下行5 公里为若水,两地皆为巫水流域有名的水运码头。“伐木放排的,船舶运输的,都从邵阳的城步、绥宁经由我们这里去往洪江等地。”胡龙辉回忆道,巫水河道最繁忙的时段,往往挤满了船只,号子声震耳欲聋,现在回想起来,依旧觉得震撼。
然而,随着水运时代的结束,陆运还未畅通的望东村,在经历繁华之后,遭到了村落发展的瓶颈。
“你看到的在修的这条路,是这两年才开工的。以前就是一条茅草路,压根不通公路。村里的人如果要出去,都是靠走水路。”胡龙辉说,望东村一带生产楠竹、木材等,也是沿巫水而下,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站在位于半山腰的村部眺望远方,只见一座水坝将巫水拦腰截断。村民们告诉记者,在这段水域的上游,便是巫水梯级开发的第一级:金龙滩电站大坝。2004 年,在全国上下兴修水利的年代,金龙滩电站建成后,大坝将巫水拦腰截流。水域被抬高,村民们需要走一段路,才能转水路出行。这样的日子,一过便是10 来年,直至若水至高椅公路修通。
“以前我们这家家户户必备雨靴,交通不便,很多年轻小伙媳妇都娶不上,特别是谁家有个急症病人要送医院,可是急坏了人啦……”在村部附近,我们见到了正在闲聊的老村主任姚绍兰。他告诉我们,这些年来,望东村的出入道路为泥土路,下雨后泥泞不堪,难以行走。去若水镇办事,需先乘船再步行,一趟需花1 个多小时。
“修一条宽敞平坦的公路,是望东村祖辈几代人的心愿。”姚绍兰说,其实,在上个世纪60 年代,望东村差点一圆铁路梦。
说起这个故事前,姚绍兰指着村前的一片水域告说:“在这片水域下面,就有被淹没的铁路桥墩,只是废弃多年,加之水电站的缘故,被永远地藏在水底了。”
据历史资料记载:1959 年12 月11 日,湖南省二五计划重点建设工程——洪(江)绥(宁)铁路开始动工修建。该路起于洪江市(今怀化市洪江区)岩门,经会同至绥宁县长铺,全程110.34 公里。
姚绍兰清楚地记得,在当年的建设高峰期,包括会同在内的沿途各县,动员了数十万农民参战。然而,由于地形复杂,地势险峻,该工程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加之遇上三年困难时期。1962 年,被迫下马,所建工程全部废弃。后来,洪绥森林铁路的路基,一部分作了公路,一部分还荒废在那里。
尽管经历了交通坎坷的艰难岁月,望东村的日子,却是越过越美的。2016 年9月,会同县正式开工修建翁江至鲁冲公路改建工程。这条起于高椅乡翁江村、终于若水镇鲁冲村的道路全长30.038 公里,全线按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标准设计,今年年底即将完工。
“水运的历史,终将结束。”姚绍兰喃喃道,接下来,从望东村不管去哪里,都会越来越方便。
(正忙着竹篾活的老人。)
(姚绍方老人和老伴展示捕到的鱼。)
渔舟唱晚,最美的期待都在这方山水里
傍晚时分,袅袅的炊烟在村落上空升起,忙碌了一天的农人们,都纷纷回家,享受宁静的日落时分。
86 岁的村民姚绍方将小渔船安置在岸边后,手里提着小篓子,嘴里叼着一根烟,慢悠悠地回家了。“老爷子,今天抓了多少鱼啊?”“现在都捕不到什么鱼咯,只是闲不住,到河里打发时间。”姚绍方打开篓子给我们看:“都是一些小鲫鱼呢,今晚可以煎着吃一餐,一起来啊。”
家就安在河边头的姚绍方从10 多岁开始,就活跃在巫水里。“我有5 个子女,都是靠我捕鱼养大的。”姚绍方说,在人民公社的年代,他白天在队里劳作赚工分,晚上就去捕鱼,给嗷嗷待哺的孩子们补充营养。后来分田到户,靠水吃水的他们一家,每天都会撑着一艘小船,在巫水里游走。
“巫水水质好,鱼也多。我记得我捕过的最大的一条鱼有30 多斤,一网撒下去,就拖上来了。”姚绍方说,后来修了电站,鱼也就慢慢少了。每天,他依旧会下水捕鱼,不过是打发时间罢了。“我这一辈子啊,离不开这水呢。”
离不开水的,还有在水边浆洗衣裳、玩水打闹的孩子们。对于他们来说,巫水是梦里最惬意的地方。
这里,水好,山也美。满山的楠竹,成了村民们的最美期待。
这一天,团寨对岸8 组的胡先弟就忙着将前夜里砍下山的楠竹破篾、织箩。“有人要两套箩筐,这不,要抓紧给人家弄好。”在望东村,有5000 亩楠竹在大山里迎风摇曳。于是,竹篾工艺成为当地人的一大谋生之路。和胡先弟一样,望东村人人都会竹篾手工。
“我听说,市委扶贫工作队打算在村子里建一座竹制品加工厂。还要修一条铁链桥越过巫水,到时候啊,我们这一块地方啊,将越来越美,越来越富。”胡先弟期待地说。
历史的烟云已经走远,关于望东村的故事,依旧在巫水河畔上演。我们相信,这座村落的关于幸福未来的探索之旅,永无止境。(图/文 本报记者 史琴 通讯员 胡江勇 朱毅)
让孩子爱上阅读!悠贝林丹全国公益巡讲走进十堰
增速平稳 结构优化 质量提升 长春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
清远“检察开放日”献礼儿童节
全市安全稳定工作专题会议召开 王战营张建慧出席并讲话
鸡冠区国税局召开“落实春风行动 优化营商环境”纳税人座谈会
怀化地理丨一水望东 写不尽的乡土情
环保诚信将纳入“信用哈尔滨”体系中
本溪县一季度非法盗采零发生
主流媒体推介、网友点赞、游客细品……庐山美景成秋游最亮名片
“扬传统文化 传浓情粽香”
台州队通过“早部署 抓督导 强审核”三举措做好早稻播种面积调查
宁波体外诊断产业步入“创新大道”
惠民演出进基层 音乐盛会燃爆夏季
【关注】我市组织收看全省组织工作会议
高新区国土局重拳出击追缴土地出让金
梅县团区委联合志愿者到侨乡村开展环境清洁活动
晋州市成品油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进展
漳浦县卫生计生局:开展庆“三八”节,关爱女性健康活动
江阳区开展山洪地灾综合应急演练
操场未完工 校方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