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初的心 走最长的路

邵晓航
大畈自然村是坐落于长虹乡十里川的下山脱贫村,09年就已经按照政策进行了整村搬迁。听村主任邹寿忠说,山上还有一位年近90岁的老人至今不愿下山,心中不免顿生疑虑。为什么老人家宁愿独守一座空村、十里大山?带着这个疑问,和同事上山一探究竟。
沿着蜿蜒崎岖的盘山泥路,我们一路颠簸,内心的疑惑也随之加深。终于到了大畈村口,两人合抱粗的数株百年红豆杉随即映入眼帘。极目远眺,几座泥土房零星地散落在山谷之中。顺着一人宽的古老的青石板路,拨开半人高的茅草,我们拾级而上去拜访老人。还没等我们走近,两条小黄狗就狂吠不止,惊破了一山的寂静。
张奶奶年近九旬、满头白发,却衣衫整洁、面色红润,正坐在屋前的梨树下择番薯藤。“老人家,身体还硬朗吧?”我和老人拉起了家常。交流过程中,内心对老人独守大山的疑惑不免流露了出来。下山交通便利,就医等生活保障也更到位,而且搬迁政府还有补助,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下山呢?张奶奶表示,子女都很孝顺,曾经把老人接下山照顾,但是老人没住几天就回山里了。“在山里生活了一辈子,早已习惯了。”
听到老人朴实的回答,想到我们中华民族安土重迁的传统,对老人的坚守便多了一份理解。一边是党委政府脱贫致富的美好心愿,一边是个别百姓固守家园的现实情感,如何实现两者兼顾、交织相融?其根本在于抓住乡村振兴的机会,加快资源转化力度,因村制宜,重构美丽乡村。
长虹乡是钱江源国家公园的中心区域和4a级景区,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发展生态旅游业,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外地游客慕名而来。然而,和其他地方一样,资金短缺始终是制约长虹旅游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眼下,在全市农房“一户多宅”的整治中,党委政府找到了一把将“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资产”的“金钥匙”。截至目前,长虹乡已通过“一户多宅”整治,拆除6002平方米,盘活用地指标29亩,为乡镇和村集体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取之于农用之于农。“我们准备以村集体的名义将下山脱贫后闲置的宅基地、旧房子一一收回,整体规划、集中开发。”村主任邹寿忠和我谈起了未来愿景,科学设计出符合村庄特点的规划布局,让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再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发展高山精品民宿,最终实现“百姓安居+产业发展”的双生共赢局面。
太阳渐渐西斜,带着对老人的牵挂我们步上了回程。村口的红豆杉依然挺立,似乎是在目送我们,又似乎是在期待我们的再次到来。人世繁华,岁月变迁,它始终如一。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高山精品民宿如燎原星火之时,它会和这一方绿水青山一样,成为国家公园里最美的风景。

岳阳黄茶再吹进军号
2017年全市城市建设和管理“三看”活动启动
民政部门开展街面巡查及时救援流浪乞讨者
贵阳市质监局通报一起充装液化石油气瓶违法案
颍东区依托优势资源打造独具魅力的“黄淮创意田园乡村旅游地”
用最初的心 走最长的路
市民政局召开2018年局党建工作会议部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渝中连接隧道左线顺利贯通
许忠亮督查天子山街道基层人大工作及区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
市第三医院上门为贫困户评残
修文县洒坪镇:新媒体运用拓宽人大工作渠道
永康大调研全力破难题促发展
长兴方一村立足自然优势发展美丽经济 银杏树变身幸福树
我市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500余人次
我市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和废弃矿井排查整治工作
乌当区“五大工程”打造“云健康”动力产业体
凝心聚力出重拳 荡涤黑恶护平安
凉亭小学150名留守儿童 喜获“爱心鞋”
市政协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
身穿红背心 宅吉社区志愿者开展治安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