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深圳出现更多“家庭医生工作室”

5月23日上午,罗湖区东门街道立新花园4栋一楼,100多平方米的房间装饰一新,这个原本的立新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场地现在摇身一变,成为了深圳市首个“家庭医生工作室”。
社区居民张女士还详细查看了该工作室外墙上的医生值班表,一连五天,都有全科、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心理咨询医生坐班。她说周四要来看看,咨询一下自己的保健问题……
2015年,深圳市以罗湖区为试点,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向“以基层为重点”“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几年来,罗湖医改通过顶层设计,建立了“医疗共同体”,并开展医疗保险支付制度的改革,把医院、医生、患者和政府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破解基层“缺医、少药、没检查”的难题,用有限的健康花费,让老百姓获得“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的健康收益。
引进人才并鼓励人才下沉基层是罗湖医改的亮点之一。罗湖设立了2000万元专项资金,出台了罗湖区高层次医疗人才认定及综合保障实施细则,为五类高层次医疗人才提供住房安居、安家补贴等保障服务;开出30万元年薪全国招聘全科医生,并培训了一批专科医生转岗成为社康全科医生。与此同时,还建立了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核心抓手的“利益共同体”,推行“总额管理、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医保从“住院保险”向“健康保险”转变。
有了制度和政策的铺垫,家庭医生模式的迅速普及便水到渠成。如今,社区居民身体不舒服,打个电话,家庭医生半个小时内上门诊疗,开药后,智慧药房送药上门。以前挤着去大医院排长队看病,现在家门口的社康中心就有专家坐诊。
眼下,家庭医生模式正在深圳复制推广,期待有更多医术精湛的医生能下沉到社区,成为居民健康的守护者。(成文晋)

挂图作战让荒山披绿装
市供销社召开“法制建设年”活动动员部署大会
武穴一行业标准项目填补国家空白
广场路违停正式实行严管第一天 46台违法停靠车辆被查
男子坐护栏上 不慎翻落古运河 多部门搜救 遗憾未能生还
期待深圳出现更多“家庭医生工作室”
我市积极推进广东公安执法信息公开平台应用 手机上可查案件办理进度
昆明发文加快投资项目落地 工业和信息化投资等3类项目可容缺审批
医大总医院启用智能住院系统
乡村美好生活有了长效治理“良方”
市国税第一直属分局荣膺“省工人先锋号”
省纪委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严明纪律确保2018年春节风清气正
美呆!过年来广州 10万株薰衣草花海免费看!
新都区召开“全面落实年”动员大会暨竞进争先誓师大会
沙区中小学生科技中心入选国家环保科普基地
芦山县召开2018年“端午节”假日旅游工作会
开封“5313”工程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持续加快
我市新增安排“科技东莞”专项资金10亿元
源城举办“互联网+精准扶贫电商创业”培训班
民革唐山市委组织参政议政骨干到成都、苏州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