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线上消费以信息透明、价廉物美的优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最近线上消费接连曝出的大数据“杀熟”事件却令不少消费者感到“寒心”,越是老顾客,越是收费贵,怎么大数据玩起了和微商一样的套路?
网友热议:“杀熟”触角无处不在
近日,一位网友表示,他通过某在线旅行平台预订酒店时发现,自己高级会员账号显示的价格不仅高于酒店前台价格,而且还高于友人的低级会员价格。这名网友的遭遇在网上立即引发了共鸣,大批网友纷纷发出自己在线上消费被“杀熟”的经历。记者分析网友的留言发现,大数据“杀熟”不仅发生在旅游预订平台,还广泛存在于通讯、电影订票、网络购物、打车等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大数据的“杀熟”套路也不少,有网友反映,除了新旧账号有差价外,大数据还会根据购买时间判定用户是否急需来提升价格,有网友反映,购买机票时第一次付款失败,第二次刷新价格立刻高了数百元,但付完钱再刷新,价格却又恢复正常。种种套路让网友不得不感慨道:“大数据‘杀熟’的触角已经无处不在,防不胜防。”
市民遭遇:大数据不仅“杀熟”还“宰客”
记者采访了一些市民发现,虽然多数市民表示未曾留意大数据是否“杀熟”,但也有市民表示疑似被“杀熟”过。家住苗家湾路的市民卞女士就用“恍然大悟”来解释自己遇到过的“滴滴杀熟”:“同样从家到南广场火车站,我打的价格比父亲多了两三块。一开始觉得是不是走的路不一样,后来一问都是从观音山隧道转庄泉路,我估摸着是看我打车打得多就收得多。”
市民王小姐则表示虽然未曾遇到大数据“杀熟”,却遇到过线上消费“宰客”,她告诉记者,她曾用美团app购买过吾悦广场电影院的爆米花套餐,“网上标着46盎司爆米花套餐店里卖40元,网上卖30元,我看便宜那么多就买了,结果到店一看,46盎司的套餐店里根本不卖,而店里80多盎司的套餐才卖32元,比我网上买的划算多了。”记者随后向该电影进行了求证,发现情况确如王小姐所言,对此店员表示:“网上的定价我们也不是很清楚。”
记者还通过借用账户的方式对常见线上消费,如途牛旅游、7天酒店和美团电影票的新老账号报价进行了比较,但暂未发现“杀熟”现象。
专家:“杀熟”违背契约精神,涉嫌违法
大数据“杀熟”的做法引起了网友的一致声讨,记者采访的市民也十分愤慨,卞女士表示将卸载掉滴滴打车,“钱虽不多,但这种做法不能接受,有当冤大头的感觉。”王小姐也表示此后她更换了购买电影票的app:“何必要被美团当傻子宰。”她更无奈地吐槽道:“以前买东西要货比三家,现在看来要‘货比三人’才靠谱。”
从事网络技术工作的网络工程师李亮告诉记者,用算法来对特定人群控制价格在行内是一件“从技术上来说不是难实现的事情,在业内早有耳闻”。他表示,大数据可以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给用户进行消费者画像,从而实现精准营销、个性化推荐,“但这些信息掌握在商家手中,消费者并不会留心,这就给了商家进行差别对待的空间。”
市消协律师团的律师陈红坚说:“无论是大数据‘杀熟’还是普通的‘杀熟’,反映的都是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对消费者实施的一种欺瞒,违背的是买卖合同的契约精神,甚至涉嫌违法,如果情况属实保留有证据,那么消费者可以通过向消协投诉或者向法律寻求帮助。”他还提醒道:“网络消费出现纠纷一定要记得及早保留证据,如交流的信息截图、具体的合同细节等,提防对方通过技术事后篡改信息。”(晏海雁)
[文明你我他]这些不文明交通行为,你有吗?
临泉县部署开展“百家单位进乡村、万名干部访农户”首轮百日行动
洛阳西工区将添一所公办幼儿园洛龙区龙和中学、开元小学今秋招生
赤岗镇兴起学习宣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热潮
娄星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全面启动
昔日要货比三家,如今要“货比三人”? 老客户,宰的就是你!大数据频曝“杀熟”事件
今年中招政策性加分对象和标准公布
戴志雄到甘棠镇调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我市今年降水超去年同期近六成
顺昌县岚下乡落实计生失独伤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驻泰特种兵 空中跳“芭蕾”
市自来水公司保障城区安全供水
市民政局积极应对超强台风“玛莉亚”
西安客栈房客疑似烧炭自杀 死时房内门窗全用胶带封住
高清图:夏荷初开游客来
凝聚半岛乡情 助力湛江发展
八旬师生回母校聚会回忆青春岁月 八旬学生出书收入在母校设立奖学金
白血病患儿将纳入家庭医生服务
建设用地项目供地批前公示
市食药监局开展节日食品安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