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说年,佛山人的“年”大有讲究


  春节,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它是农耕文明的一种遗存,值年终岁尾之时祭祀感恩天地、祖先,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过年习俗,佛山人的“年”也大有讲究。“年廿八洗邋遢,年三十行花街,年初二回娘家,年初七过人日”……从小年开始,家家户户就开始陆续为过年忙活起来,打扫屋子、准备年食、贴挥春,以最好状态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起源 祈盼五谷丰登
  百姓信俗认为,春节的来由是为了驱赶一个叫“年”的怪兽,为躲避灾难求吉利,人们将屋里屋外布置红火一新、张灯结彩、放鞭炮、守岁,这样,“年”就远远而去了。
  从起源上来看,春节是由古代丰收祭祀活动演变而来的。《说文解字》中说:“年,谷熟也。”由于一年分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谷物的多寡意味着年景的好坏,因此,“过年”旨在祈盼、庆祝五谷丰登粮满仓。
  随着历史的进程和社会文明的提升,人们过春节的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习俗,如看贺岁电影、结伴出游、微信红包等,但不论外在形式如何改变,春节祭祖祈福、趋利避害、辞旧迎新、求吉纳祥的内涵没有变,祈福家庭团圆、阖家美满,增强家族和谐发展的功能没有变。
  演进 古时过年与春节不一样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廿三或廿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其实,以前“过年”和“春节”是两个概念。古代民间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在南北朝,甚至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把“年”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事,当时开始采用公历纪年,统称阳历,把1月1日叫做“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1949年,中国改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元纪年,正式将公历1月1日称“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习俗 迎新祭祖祈福不可少
  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多姿,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流传至今的民俗活动有舞龙舞狮、花灯竞放、民间谜语等。
  在佛山,民俗活动也颇具特色。按表现形式和习俗时间不同,大致可分为:腊月迎春、新年贺岁和酬神祈福三大类。
  从腊月下旬至年三十为腊月迎春习俗,包括谢灶、扫屋、上挥春、开油镬、行花街、卖懒、除夕点灯照耗、责年(“责”为“压”之意)等。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为新年,贺岁习俗有:燃鞭炮贺新岁、接财神、买发财大蚬、拜年贺岁、醒狮贺岁等。春节酬神祈福习俗主要有:初一逛祖庙、游神祈福、元宵灯节与花灯会、生菜会、烧花炮与演大戏、正月十六行通济等。
  情结 千里返乡只为团圆
  千里单骑,只为一顿团年饭;不远万里,也一定要在过年前回家团聚。春节,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人们心中怎样的情感寄托?
  有人认为春节的意义是团圆和谐,有人认为是辞旧迎新,有人认为是传承孝道。春节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社会伦理观念,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
  在作家肖复兴眼里,年的味道是年夜饭中“人的参与”,也就是团圆,“不管穷人家,还是富人家,丰俭由人,却都要自己动手。也就是说,年夜饭,不仅是不能够如现在一样到外面饭店吃饭,而必须要在各自家里吃,而且必须要每个人都自己动手的。”
  民俗专家鲍鹏山认为,现代人虽疲于奔波,但春节时分,一家人围坐一起吃顿团圆饭,这是无论南北古今,都不曾抛开的头等大事。此外,拜年、贴春联、贴“福”字、放爆竹等,也该在春节里留有固定的一席之地。“对于春节民俗而言,其仪式感的意义和价值远超过民俗行为本身。”鲍鹏山说,因为这其中包含着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愿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理应被传承下去。

@宿迁人,皂河龙王庙行宫彩画保护修复工程顺利开工
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人员名单
全球高校无“围墙” 西湖大学与世界名校发布联合宣言
全国应急管理新闻宣传座谈会在我市召开
有志青年党员张继彪返乡精准扶贫路
新年说年,佛山人的“年”大有讲究
泉州市区初招电脑派位5日上午举行 泉州网、泉州通将直播并发布派位结果
芜湖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
渔户寨乡开展三项专项行动确保年终岁末平安稳定
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
“利川人”大会今日拉开帷幕 三百余名利川游子共话家乡发展
丹东市纪委监委综合保障中心挂牌
全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召开---强化责任落实确保考核验收顺利通过
阳卫国率队督查固废问题整改情况时要求:立行立改 坚决整治环境问题
家门口学校越建越好 一批新学校将完工交付
共青城市甘露镇双塘村党建探索“12345”新模式
福顺社区“小居民”寒假免费上兴趣班
“朋友圈”暴露老赖行踪 干警“百度”锁定结七案
新北区:中国常州能源物联网创新发展大会举行
商旅生涯 踏石留痕——专访重庆市杰出青年企业家杨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