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再深化” > 评论解读
用文化软实力助力营造社会治理新格局 发布时间:2018-07-04 09:22 来源:佛山日报
□郝卫兵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对我省提出了“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要求,其中要求广东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市委书记鲁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佛山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努力把佛山建设成为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文化软实力则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营造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一环,我们应注重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以文化的软实力来助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一、文化对构建社会治理格局的作用
(一)塑造社会治理的价值共识。文化对社会治理最首要的作用,就是塑造社会的价值共识。任何社会群体的形成,都是缘于社会个体的文化认同,因为一种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一个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标而走到一起的。一个社会的成员如果没有共同理想,没有价值共识,那么这个社会就很难有序运行。
(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对于社会群体而言,文化的作用是以社会规范来“化”人,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每个社会群体每一种文化都提供具有约束性、普遍起制约作用的行为规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公知良俗、社会舆论等不同的文化形式,共同形成了一个社会的社会规范。而这种规范会约束社会群体的思想和行为,以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
(三)凝聚社会的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文化特别是思想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思想基础。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因而能够凝聚国家的共同利益和人民的理想追求,能够形成强烈的感召力和向心力,从而使整个社会凝聚起来。
(四)协调社会的不同阶层和群体的矛盾。我国正处在迈向现代化的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经济利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不一致,阶层和群体会发生一些分歧,而文化则是解决这些分歧的重要力量,文化既可以通过教化的作用帮助人们形成社会共识,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调动社会主体的参与热情,化解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分歧,给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推进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文化建设对营造社会治理新格局具有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文化的软实力,将文化建设与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紧密结合。
(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社会价值共识。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将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融入行业规范和生活场景,转换为文化产品,让市民能够更好地熟悉、记住、理解和践行,在社会上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让核心价值观深入城市肌理。二要通过打造“乐善之城”“志愿之城”“大爱佛山”等品牌活动为抓手,引导全社会践行核心价值观,努力把佛山建成为一座充满温情和大爱的文明之城,汇聚和传递正能量。三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行动,使之和市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成为全体人民的生活准则。
(二)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营造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精神支持。
1.传承传统民俗节庆文化。传统节日往往伴随着丰富的庆祝、聚会和游乐活动,不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有助于人们增加交流,互相亲近,成为维系社会人际关系和谐、增强社会团结的重要纽带。佛山至今仍保留有很多传统民俗活动,如行通济反映了人民对幸福安康的憧憬,开笔礼是佛山人尊师重教的具体体现,盛行于佛山各村落的重阳敬老宴则体现出佛山人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这些民俗节庆活动大都由市民自发组织、自愿参与,在促进社会和谐、倡树文明风气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构建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应当善于利用优秀的传统民俗节庆活动来移风易俗,净化社会风气。
2.发掘、培育新时代下的乡贤文化,推动社会治理的共建共享。乡贤文化扎根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以乡情为纽带,以乡贤为楷模,是促进乡村治理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精神力量。近年来,佛山不少村落成立的乡贤会,致力于扶贫济困、助学兴教、发展慈善事业服务,积极推动群众参与村务建设及管理,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如三水白坭镇陈氏大宗祠通过组建乡贤慈善会,筹得捐款800多万元作为修葺和建设资金,将其打造为该区最大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在顺德大良北区,辖区内的罗学熞纪念大楼、吴宗伟文体活动中心、凤城敬老院等多个项目均由海外乡贤捐赠而建。发掘、培育新乡贤文化要从注重三个方面:一是给与贡献突出的乡贤应有的尊重与褒扬,让广大村民见贤思齐,从而尊重乡贤、信任乡贤;二是引导广大村民学乡贤,利用乡贤的道德示范作用培育良好的乡风民风;三是积极用好乡贤,引导、鼓励乡贤积极参与乡村各方面事物的管理,以吸引更多村民自愿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去。
(三)以丰富的文化活动促进社会群体间的融合。这些年佛山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外来人口快速增加,城市社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着。相比传统村居而言,城市社区的“新佛山人”与“老佛山人”彼此不熟悉,存在一定疏离感,而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则可以成为连接陌生人的桥梁和纽带。
南海区桂城街道从四年前开始举行“邻里节”,通过组织开展社区乒乓球赛、羽毛球赛、老友记才艺展演和爱国歌曲大家唱等多样的文化活动,让社区的居民增加彼此了解和交流,培育“新佛山人”对佛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文化引领社会管理与服务创新是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有益尝试,值得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普及。利用文化活动加强市民互动,培育“熟人社会”,既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搭建文化活动平台,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应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形式,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四)扶持发展民间文化团体,扩大社会治理的公众参与。民间文艺团体是乡镇(街道)群众文化工作的骨干力量,在公共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佛山有着数量庞大的民间文化团体,包括群众粤曲私伙局、民间合唱团(队)、民间博物馆(目前佛山的民办博物馆就超过20家)等多种形式,他们中多数人都是基于对文化的热爱和执着,自发地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和服务中去。但大多数民间文艺团体都存在着资金缺乏保障、缺乏活动场地、艺术水准偏低、自身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引领民间文化团体健康发展。一是为民间文化团体提供必要的平台。对发展快、管理规范的民间文化团体提供排练或表演场地,利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等形式,鼓励各民间文化团体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文化活动,促进民间文化团体发展壮大。二是通过进一步完善社会捐赠激励机制、税收优惠政策、设立专项扶持基金等多种形式,鼓励民间文化团体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现中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三是开展人才培养。政府文化部门采用办班、展览、交流、比赛等各种形式,培训民间文艺团体和文艺爱好者,在提高他们业务水平的同时,引导他们恪守职业道德、遵守职业纪律、规范职业行为,引导他们成为佛山文化建设的有生力量。
(作者单位:佛山市文联)
2018年直招士官开始报名 报名时间为6月5日至7月10日
武汉市公布民办培训机构设置标准
张家界市召开2018年社会科学工作会议
查漏补缺 认真整改
暑期游4条路线总有一条适合您
用文化软实力助力营造社会治理新格局
“星期六文明行动”志愿服务活动 持续深入开展
“搞特殊”备忘录曝光 安倍面露怒气全盘否认
鄢陵县:发挥花木催化作用 推动多产业融合发展
黑河市司法局领导慰问科洛镇东明村驻村扶贫工作队
民进阳城县支部在河北镇西头村开展“春联进万家”文化下乡活动
红色领航迎佳节,全心全意为人民!福州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迎春送暖扶贫助困志愿服务
三角镇举行2018年征兵政策宣传咨询活动
湓浦街道纪工委组织参加浔阳区法制宣传展
高坑镇政协开展环保调研
[朝阳区]举办回首六十年开启新时代《丹凤朝阳》首发式
深圳市区两级监察委员会全部挂牌成立
南通西路一男子疑酒后落水 被及时救上岸无生命危险
期待腾讯云南合作远超“腾云”
江永:谢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