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就在身边 购物中心越来越多 礼让斑马线已成市民自觉行动

    【核心提示】
    看家乡,说变化,谋发展。本报举办“百名回乡扬州人座谈会”,征集回乡扬州人对扬州发展的建议和看法。昨日,座谈会在曲江街道文昌花园社区举行。
    出席嘉宾
    ■秦正翔:私营业主
    ■田旻露:加拿大籍华人
    ■宫熹煜: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魏  静:南京某高校教师
    ■吴林发:长年居住在深圳
    ■张  明:美籍华人
    ■闫承扬:杭州企业家
    ■林晓静:北京某高校大三学生
    ■王  艳:上海企业员工
    ■杨  沛:加拿大知名画家
    城市公园越来越多
    扬州景色四季都很美
    ■宫熹煜
    几年前,我迷上了马拉松。利用工作之便,我每年会参加世界各地的马拉松赛事,当然家门口举办的“扬马”,我也是从未缺席。平日里,我喜欢跑步,以前只能在马路上跑,现在扬州跑步的地方多了,有时在宋夹城体育公园里跑上几圈,有时会去蜀冈体育公园里跑,今年回来后又发现了一个跑步的好去处——三湾公园。
    说真的,我去过世界各地许多城市,还没有看到过哪个城市遍地都是体育休闲公园的,外地的朋友和我聊起家乡扬州,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瘦西湖、个园、何园这些名扬海内外的景点上,对扬州的认识还保持在“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无限春光中。现在我要告诉他们,扬州遍地是公园,扬州城的景色四季都很美。
    ■闫承扬
    我们夫妻在杭州打拼,孩子和爷爷奶奶住在扬州。每次回家都要带孩子出去,四处玩玩。以前吧,无非就是瘦西湖、茱萸湾动物园、凤凰岛这些地方。现在,孩子会跟我们说,他想要去宋夹城玩、想要去三湾公园玩。我们带着孩子过去一看,这些地方真不错,风景好,空气好,有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在那里玩耍。
    我们家门口也有社区的口袋公园,孩子放假期间喜欢和小伙伴去玩耍,看着孩子玩得那么开心,我们心里也高兴。前两天,我还和妻子说,再等一两年,就想办法把杭州的公司开到扬州来,一是扬州现在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好,二是孩子也大了,我们也想陪在他身边,看着他成长。
    城市书房遍布身边
    读书成为市民生活习惯
    ■魏静
    2500多年来,家乡扬州从未缺少过诗书气息与文化底蕴。今年回家发现,在喧嚣的城市中,静下心来读书的人越来越多。我本来就喜欢读书,无论是图书馆和书店,或是24小时“城市书房”、社区阅读室,有很多人放下身边琐事,安静地阅读,其中有很多是青少年。
    回来这几天,我带着孩子每天去被称为最美书店的钟书阁读书,其实,我在上海上学时,也时常去上海的钟书阁看看书,放飞一下自己的心情,如今,钟书阁开到了扬州。在我看来,最美的书店开在最美的城市,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看着孩子畅游在书籍的海洋里,我非常开心,这样的生活才是扬州人的最爱。
    ■杨沛
    我在加拿大生活了几十年,在西方国家,读书是一个很平常的生活习惯。我认识很多朋友,他们在睡觉前都会读上1小时的书。以前,老百姓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碌,没有那么多时间静下心来读书。现在不同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读书正在变成一种休闲习惯。
    这次回来之后,我发现,扬州城遍布着许许多多的城市书房,在里面读书的人还真不少。前几天,我去了附近的一间城市书房,看见有许多十岁左右的小朋友坐在里面安静地读书。我感到很开心,因为这些孩子都是未来,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文化的追崇,展现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朝气。正是有了他们,我们的文化才能永远传承下去。    
    商业广场遍地都是
    市民购物休闲选择多
    ■林晓静
    这次放假回到扬州,发现扬州又多了一些购物中心,吃饭、看电影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我最喜欢和同学聚会,一起吃饭、看电影、K歌,以前的选择也就是时代广场或京华城。现在不一样了,万达、华懋、顺达、三盛、宝龙等商业中心进驻扬州,都是吃饭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同学聚会可以“一条龙”直接搞定。真的是几公里范围内就有一个购物中心、商业广场。如此便捷的购物和娱乐环境,真的太好了。 
    ■王艳
    作为一个妈妈,最头疼的就是节假日带孩子去哪里玩。前几年回扬州时,除了公园、动物园,带孩子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西区的京华城,人多车多,总担心孩子会被挤着、碰着。今年回来后发现,不一定非要往京华城挤了,有了万达、华懋、三盛、宝龙等这些购物中心可选择,还可带孩子去科技馆增长知识,去马可波罗花世界亲近自然,或者去扬州乐园体验刺激。这几天,孩子在这些地方玩得可开心了,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拉着我问今天去哪里玩,真是幸福的烦恼! 
    开车经过小时候生活的湾头一带,也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生态科技新城迅猛发展,已经快让我记不起这边以前的样子了。新建的万福大桥那叫一个气派,加上周边新增的扬州乐园、马可波罗花世界,还有此前的凤凰岛景区,以后外地朋友来,不用再围着“瘦大个”转圈了,好玩的地方太多了。
    社区服务与时俱进
    老小区改造面貌一新     
    ■吴林发
    我很多年没有回来了,这次回来去了我兄弟家,一个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小区。一进小区门,觉得跟以前大不一样了,以前小区里垃圾池堆满了垃圾,楼房因年代久远,墙壁和屋檐出现破损,楼栋间的空地种上蔬菜,施肥浇粪,气味难闻。如今,堆满垃圾、污水横流的垃圾池不见了,小区里面换上了分类垃圾桶,居民随处种植的菜田不见了,也没了刺鼻的粪水味,菜田全都变成了绿化带;小区以前的空地建起了公共体育设施,小区内改造出了很多车位,铺上了草坪砖。整个小区焕然一新,说明扬州人这几年生活越来越好了。 
    ■秦正翔
    社区现在的服务越来越好了,也越来越先进了。以前,通知参加体检等都是打电话或贴通知,接不到电话就错过了。现在,社区设立了居民服务的QQ群、微信群,在群里发通知,大家就都看到了。如果有什么情况反映,也能通过群很快反映给社区。我以前也不懂这些时髦的东西,社区的年轻人专门上门教我使用手机QQ和微信,现在我也是“手机达人”了。今年,社区还给每个居民建立了个人信息库,对每个居民的个人情况、健康状况等掌握得非常详细。
    礼让行人成常态
    用行动彰显文明之风
    ■张明
    今年我回来后发现,最直观的就是机动车礼让行人,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侄子开车带我看看扬州城的变化,每到一个斑马线,他都会减慢速度,仔细观察有没有行人过马路,如果有,他就会自觉停车,等待行人过完马路后再通过。其实,这一点在西方国家一直是司机很常态的行为。国内一些大城市都在推行“礼让行人”的做法,扬州全面推行这项做法,很符合扬州文明城市的形象。此外,我还发现,不仅车辆驾驶员的文明素质越来越高,扬州的行人也用行动彰显出城市文明。这说明扬州这些年的文明普及工作效果显著,居民也通过自身行动体现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文明之风。
    ■田旻露
    今年2月开始,扬州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是一件好事,首先嘈杂的爆竹声是一种噪音污染,其次燃放烟花爆竹有可能会引起一些火灾,还有就是漫天的硫磺味和满地的燃放残留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虽然我长期生活在加拿大,离开扬州也有很多年,但我对故乡的感情从未变过。我认为,城市的文明是全方位的,需要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通过自身行动来体现和维护,我很高兴,看到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也希望故乡扬州越来越好。
    通讯员 陈桂香 记者 宫鋆煜

地铁3号线首座车站封顶
陆丰警方一天捣毁2个吸贩毒窝点
宁德市领导看望慰问新闻工作者
我市两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估为省优秀实验室
乐从沙边工业区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
公园就在身边 购物中心越来越多 礼让斑马线已成市民自觉行动
冷水滩区法院为“老赖”私人定制彩铃正式上线
山东发布自驾游全域线路沿途可游“一山一水一圣人”
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名录库
我市2018年上半年建设领域现场专业人员考试进入报名阶段
台州新客运南站启用
夏卫东调研草店镇大石村精准脱贫
看警史 学英烈
泽州县大箕镇为全镇党员干部吹廉政清风
重庆启动与知名院校开展技术创新合作专项行动
平阳紧盯“关键少数”压实主体责任 党组织“一把手”接受纪委质询
关于《济南市公安局关于加强“明湖秀”大型综合演绎水秀展示活动期间大明湖公园及周边区域安全管理的通告》的解读
挎包遗落高速服务区 好民警驱车帮忙找回
加快旅游项目建设 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转”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