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食用安全比真假更重要

■ 慕青
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起农产品可追溯机制、保证三文鱼食用安全就显得尤为必要。希望此次“淡水三文鱼”之辩不只是一次口舌之争,而是能够以此为契机,增强公众食品安全科学常识,提升食品安全辨别能力,唤醒食品企业安全责任,完善食品安全可追溯机制,确保全民安享“舌尖上的美味”。
对于三文鱼很多人都不陌生,常生食,亦可熏烤煎炸,鱼骨还能煲汤,是很多吃货的心头爱。不过最近有消息称,中国市场上有三分之一是“假冒”的三文鱼,很多人吃的是一种名为虹鳟的“淡水三文鱼”。对此争议很多,新华社报道称,“淡水三文鱼”不是三文鱼,生吃容易感染寄生虫。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三文鱼也逐渐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成为百姓的餐桌美食。然而,有关“淡水三文鱼不是三文鱼,生吃容易感染寄生虫”的新闻却引发了公众的普遍担忧。
“淡水三文鱼”一般指国内淡水养殖的替代品虹鳟。那么“虹鳟”到底属不属于“三文鱼”,各方对此观点不一。中国渔业协会认为三文鱼包含虹鳟品种。理由是:在中国市场上,通常所说的三文鱼是鲑鳟鱼类的商品名称统称,并非一种鱼的科学名称。三文鱼也同样包含大西洋鲑、太平洋鲑、虹鳟等多个种类。而新华社相关报道则称,三文鱼是海鳟鱼,虹鳟也属于鲑鳟鱼。但不能因为两种鱼同属鲑鳟鱼,就倒推出来说虹鳟是“淡水三文鱼”。针对虹鳟是不是三文鱼的一种,争论各方都同意的是,三文鱼不是一个严格的生物学名称,而是一种商品名称。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会有模糊认识的存在。
其实,“淡水三文鱼”关键问题不在于是不是,而在于能不能吃、好不好吃上。三文鱼有没有寄生虫,不决定于是否在海水还是在淡水生长,而是看其生长过程是否安全可控。管理标准、监控严格、水体洁净、饲料优良的工业化养殖,三文鱼品质才更容易保证,食用也更安全。
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起农产品可追溯机制、保证三文鱼食用安全就显得尤为必要。希望此次“淡水三文鱼”之辩不只是一次口舌之争,而是能够以此为契机,增强公众食品安全科学常识,提升食品安全辨别能力,唤醒食品企业安全责任,完善食品安全可追溯机制,确保全民安享“舌尖上的美味”。

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我市组团参加相关活动
浦江—金口河高层联席会议召开
鹤壁市食药监局举办“安全用药进社区”公益讲座活动
孙端镇统筹推进粮食直补工作
道县多举措推进森林生态建设
三文鱼食用安全比真假更重要
宝坻区加快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红桥区举办“八一送温暖”慰问转业退伍军人主题活动
花好月圆情更浓 中秋游园乐融融
抓住关键少数 督促责任落实
云岩区东山社区开展禁毒防毒宣传活动
青岛市人民政府征收土地公告(征地公告[2018]1号)
市公路局直属分局爱心涌向困难职工
“摩羯”后 本周受热带系统影响 我市仍有阵雨大风
区领导调研盐田街道强调:重点难点工作要持续用力
全市2092名河长对964条河道展开为期一年的集中巡查
车停路边被刮 目击者悄留线索
衡水五中高中部举行冬季拔河比赛
柏树乡举办“墨香四溢迎新年”书法家义写春联活动
市商务局负责人解读《关于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的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