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新区围绕产业发展、生态文明、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重投入、强整治、优管理,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了城乡融合发展,全力建设成产业优、百姓富、环境美、社会和的宜居宜业美丽新乡村。
产业兴旺农业经济强起来
上周五,一场春雨让东沈家庄的村支书沈臣远着实高兴了一番,“这下的不是雨,是钱啊!”原来,今年东沈家庄村与莱芜市农科院合作,购买了济薯26、烟薯25等一批优良地瓜品种,踩着雨后松软的土地,沈臣远为我们算了这么一笔账:我们计划种植红薯近200亩,年可收获红薯90万斤,实现收入近100万元,品种好不说,他们还管回收,产量销量都有保障……
近年来,高新区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抓手,在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大调研的基础上,立足各地实际,大力发展富民增收项目,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大产业板块:北部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投资200万元做好发展规划,在总投资2000万元的利和庄园入选山东省齐鲁美丽田园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和旅游产业;中部依托村级工业园、沿街商铺等优势,大力发展工业、商贸业;南部抢抓高新区南部工业区发展的机遇,在稳步推进拆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手工业经济。
生态宜居农村面貌靓起来
“以前家家户户门前都是土路,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路灯稀疏,晚上出门还得拿手电,我们老年人更是得摸索着,要不然一不留神就摔跤。现在好了,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墙面统一粉刷成了文化墙,村里还修起了绿化带、花坛,我们几个老姊妹没事那里坐那里晒晒太阳、纳纳鞋底……”家住东龙崮村的尚大娘谈到村里的变化时美滋滋地说道。
为提升乡村人居环境,高新区按照“建设美、环境美、产业美、服务美、乡风美、管理美”的“六美”要求,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美观的村容村貌。东龙崮、南龙崮、前坡三村被列入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3个村共投资600余万元,拆除栏圈300余间、住宅8套,对3个村进行了道路硬化、亮化,新建便民服务中心、游园、广场等娱乐服务场所,并指导其他各村立足实际抓好美丽乡村工作。同时,以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为契机,充分发扬“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等不靠、不遗余力”的精神,快速组织发动,驻村攻坚整治,狠抓常态长效,人居环境不断提升,村居面貌焕然一新。
乡风文明农民品位高起来
“以前孩子写完作业就知道玩手机、玩游戏,现在好了,可以去书屋里读读书,而且那里孩子多,还可以讨论讨论,进步很明显,我们妇女吃完晚饭就去附近的健身广场练练器材,减减肥……”说到这里,家住程故事社区的陈香莲不好意思地笑了。
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高新区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群众文化活动有场所、有设备、有队伍、有组织,有效提升了辖区内文化服务水平。在各村(社区)创办农家书屋,目前已实现70个村(社区)全覆盖,标准高、藏书多,成为群众茶余饭后补充精神文化食粮的重要去所;积极动员支持各村(社区)建设文体小广场,完善配套设施,配置锣鼓音响、体育健身器材等,满足了各个年龄段人群的需求;开展“爱德、诚德、孝德、仁德”四德工程,积极引导各村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各村(社区)设置“弟子规”等文化墙、中华传统文化长廊,以漫画等趣味形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并将四德工程建设纳入年终考核体系,在各村(社区)建设“善行义举四德榜”,树立了新风、弘扬了正气,营造了积极向上的乡村文化氛围。
南昌投15.7亿元让铁路沿线“靓”起来
"智慧商圈"重构福州商业格局 新零售之都建设加快
海口农贸市场今起逐步恢复营业
帮老人挑担的小伙找到了 他是大一学生
株洲县全面启动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
高新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纪实
“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张保国同志授奖仪式举行
齐聚深圳人才公园院士林植树 为美丽南山添新绿
剑指“独角兽” 这个蓉漂想在金融界“做大事”
市审计局妇委会慰问贫困村妇女
怀远县民政局党委结合中心工作打好“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组合拳”
扫黑除恶成绩单丨市纪委监委共处置问题 123 件
武汉援藏医疗队在雪域高原筑起“红色堡垒”
胖子都是潜力股!深圳姑娘狂瘦60斤变美女,只因……
62家机构共建东莞最大医联体 有望整体提升全市妇幼保健诊疗水平
和县历阳镇:积极开展经济普查工作
1-5月郑州工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4%
镇领导走访慰问困难群众送关爱
[二道区]召开部分重点企业座谈会
市公路局直属分局开展应急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