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垃圾分类不像想象中的容易


吕玥霖小同学手绘垃圾分类示意图。
同学们参观垃圾分类小学。
     “我把家里的垃圾分为四大类,包括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你看这个可回收物里,包括废报纸、废纸盒、旧衣物、瓶子,还有旧的日用品等等……”沙河口区文苑小学2年3班小同学吕   霖一边说着,一边把4个手绘垃圾桶摆在桌子上,又将绘有果皮、菜叶、药片、废纸等的小纸片,按类别摆放在4个垃圾桶上。小姑娘的演示,让大家对垃圾分类一目了然。
  早在今年暑假开始前,沙区这所拥有24个班级928名学生的小学校,就面向全体师生布置了一个特别的暑假作业:垃圾分类,从我做起。要求所有的小同学从自己家开始,认识垃圾分类,了解垃圾分类,宣传和践行垃圾分类,还要制作和发放调查问卷,形成调研小报告。
  暑假开始已经有20多天了,孩子们取得了哪些收获,又遭遇到哪些困难?他们的经历是否体现了垃圾分类这个大课题在推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共性问题?近日,部分小同学来到学校,汇报了他们的“暑假作业”。
  王月
  ● 问卷答得挺好,践行起来却难
  5年2班的8名小同学组成了一个垃圾分类调查小组。孩子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查阅资料,有的负责制作和发放调查问卷,有的在小区里调研,最后形成了有文有图有分析有数据的“调研报告”。
  “我们发现,很多人在答调查问卷的时候,都能做出对的选择。但真正在生活里,要做到垃圾分类还挺难的。”韩宜辰小同学说,他们在家附近的几个小区调查时,发现这些小区基本上都没有做到垃圾分类,居民区里只有一种垃圾桶,“我们在家里给垃圾分好了类,可在扔掉的时候,还是得扔到一个垃圾桶里。”这个发现让孩子们有点“沮丧”。
  记者了解到:
  我市从2016年就开始在居民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两年间,分类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去年8月的数据是79个小区8.1万余户居民,今年还在继续增加。不过就全市范围说,还属于少量、试点,全面推广仍有漫长的路要走。
  ● 面对垃圾分类,仅3成人守规
  另一组小同学做了个试验,在一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定点观察,看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是否能自觉地分类扔垃圾。“我们观察发现,10个人里面,仅有三四人能把手里的垃圾分扔到不同的垃圾桶里,多数人都是随便找个桶一扔。极个别的还有干脆扔到地上的。”负责这个项目的小同学说,在上前劝说时发现,老年人自觉性相对差一点,年轻一点的大哥哥大姐姐好一些。
  同学们对捡废品的爷爷奶奶“又爱又怨”,爱的是他们把可回收物捡走了,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垃圾分类,怨的是在捡垃圾时,他们经常把垃圾袋撕开,垃圾弄得到处都是,给清洁工增加了工作量。
  几乎所有的小同学都在家里设立了分类垃圾桶,父母也都很配合,每天都为家中产生的垃圾分类。“我家攒了一些过期药品、废电池、旧手机这样的有害垃圾,却没有地方回收。”一位小同学对此感觉困惑,直到某天去逛街,他们才将这包东西丢在了一家商场设立的有害垃圾回收桶中。
  记者了解到:
  日前,我市首个政府招标正规、合法收运有害垃圾的企业开展了第一次有害垃圾收运工作。此举标志着垃圾分类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分类运输环节得以完善。在一些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已经有专门为有害垃圾设立的回收点。今年3月,全市首个智能垃圾分类设备落户泉水街道的一个社区,未来这样的回收设备将会出现得更多。
  ● 去日本旅游,也不忘调研
  迟悦辰小同学跟妈妈去日本旅游,一直想着垃圾分类的课题,一路上,小同学不停地把自己看到想到的东西发送给老师,和同学分享。“这里的牛奶、饮料等盒装饮品,扔前都要用清水洗好、压扁,虽然很麻烦,但长远看环保节能,受益良多”、“垃圾必须分类后才可以丢掉,不同类别收集时间也不一样”……记者看到,全校928名小同学中,有的人制作出5分多钟的小视频,有的特意到垃圾分类示范基地参观,还有的做了更细致的调研,比如专门了解塑料回收,形成的报告有数字有分析有建议,非常像样。
  “可能在调研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发现想实施垃圾分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这个概念和这个习惯,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他们心中了。”文苑小学校长董剑辉说,保护地球、爱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在此之前,文苑小学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家长参与到大连晚报和大连自然博物馆主办的“环球自然日”大连站系列活动中,这次“垃圾分类”的暑假作业,是孩子们一项重要的假期实践活动,也是学校积极响应沙河口区教育局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开展的垃圾分类的认知、推广、践行活动的具体实施。“活动已经开展了20多天,从孩子和家长们的反馈看,大家都收获很多。”她认为,垃圾合理分类及处理看似小事,实则意义重大。“我们会坚持做好这项工作,教育和引领学生、老师和家长们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把良好的习惯传递给更多的人!”
  采访后记
  垃圾分类 从娃娃抓起“效果”最大
  垃圾分类是项关系民生关系环境关系城市发展的大工程,沙河口区文苑小学的做法提供了一种思路:垃圾分类应该从娃娃抓起。孩子如同一张白纸,涂抹上怎样的色彩,就能画出怎样的画面。一个孩子,至少影响2-6个人。一个家庭,又能影响亲戚朋友、左邻右舍。董校长说,早在2008年,学校就与郭大姐爱心之家的志愿者们一起,叠吐痰袋,组织志愿活动,关注环境保护可谓是学校的传统。这一次垃圾分类暑假主题活动,是“环球自然日”的延续,也是学校特色实践课,开学时学校还将专门组织一场展览,每个班级都将研究调查成果展示出来,让垃圾分类的概念深植于每个孩子的心中。

【新时代的奋斗者】渝北女所长忍痛加班 烫伤加重不得不做手术
我与小树共成长
宜章县公路管理局:开展“路政宣传月”活动
清江浦区多措并举推进秋季秸秆“双禁一用”工作
社区垫资协助居民全面清掏下水道获赞
推广垃圾分类不像想象中的容易
绥中县政务服务中心成立
期盼黄梅戏赢得更多新生代票友
韩流飓风刮了这么久,这次中国潮流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
合江县委书记张季頫调研合江人大工作
湄江镇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助力脱贫攻坚
颍泉区多措并举扎实做好春运保障工作
贵阳高新区经开区成“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地区
嘉禾县多部门联合行动助推“创文”工作
孙革新在石台县开展脱贫帮扶工作时要求 突出重点 精准施策 确保如期脱贫摘帽
食品安全监管对接金融服务
衡水市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暨“五老”业务培训班
我市今年将实施“控房价限地价”管控措施
第二波“健康过大年·最美文明行”主题公益活动开始
小平岛杯金牌主播大连赛区赛事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