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在(吔嗨)下风(么)薅稻(溜嗬嗬)棵(嗬唻咳咳)……”嘹亮动听的当涂民歌引得现场观众掌声迭起,喝彩连连。这里的文化礼堂正在举行一场以“到人民中去”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在台下观看节目的吴大婶告诉记者:“自从文化站建成后,活动可多了,经常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文艺表演,很热闹!大家只要没事了都会过来转转。”
吴大婶所说的文化站,就是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的综合文化站。文化站2011年建成投入使用后,充分发挥其拥有的综合文体馆区、综合活动楼区、户外活动场所区3大区域功能优势,每天接待数百人,成为周边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多彩活动 传承文化记忆
“当涂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白镇综合文化站的老年学校开设有民歌培训课程,我每周来这里上两次民歌培训课,有时候也会教一些黄梅戏。”当涂民歌市级传承人李有荣说,“农村文化发展也需要引路人,文化站不仅为那些热爱艺术的村民提供了平台,也让非遗在生活中得到弘扬,对当涂民歌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促进作用。”
太白镇综合文化站充分挖掘当地乡村文化特色和内涵,成立了老年学校,将形式多样的活动与历史文化传承相结合,开设诸如民歌培训班、书法培训班、舞蹈班、诗词培训班等课程,传播民间技艺、民风民俗、传统曲艺,打造乡村群众的精神家园。
“老有所学、老有所用、老有所乐,是老年学校的宗旨。我们的课程不搞花架子,所有课程都经过问卷调查后开设,真正满足人们的文化娱乐需求。”太白镇老年学校校长刘万兴说,“老年学校对所有人开放,很多课程也吸引中年人甚至孩子参加。”镇老年学校的艺术团每年都与村老年学校合作,营造浓厚乡村文化氛围。
“一个文化站没有活动就没了灵魂。”太白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吴家龙告诉记者,“我们会经常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文化站先后组建了龙山威风锣鼓队、旱船秧歌队、民歌表演队、传统龙舟队、群众广场舞队、书画诗词协会等26支业余团队,发展骨干队员1000多人,每年组织开展文体活动20次,参加活动人员3000多人次。
寓学于乐 打造求知乐园
在文艺表演现场,一场《新的时代》广场舞表演引来台下观众阵阵掌声。这是一个由太白镇乡里乡亲自编自演的节目,台上的“主力”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演员。如今,每逢文艺演出,太白镇都能拿出一系列节目,舞蹈、腰鼓、独唱、戏剧……从过去政府花大精力“送文化”,到现在农民自主“秀文化”,文化站功不可没。
“文化站已成为周边村民求知的乐园,大家在这里可以学习多种技能。”太白镇党委委员吴小军介绍说,综合文化站以“坚持阵地开放、强化文体培训、抓好文体团队、开展文体活动”四项工作为重点,设有音乐室、书画室、文化驿站等功能性场所,把知识性和趣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有机结合。
目前,太白镇已形成了以综合文化服务站为中心,辐射周边9所村级综合文化站、5所文化活动室的文化资源共享圈,打造了一个周边村民求知的乐园。
移风易俗 涵育文明乡风
“现在农民们钱袋子鼓起来了,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但是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还是一块短板。”太白镇主要负责人说,解决的办法就是: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为此,文化站利用道德讲堂及文化下乡活动等,将文明乡风的种子播进百姓的心田。
“自从镇上建起文化站,搓麻将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感到身体好了、精神爽了、乡风美了。”太白镇春鸠艺术团秦传霞说。年过半百的她是小镇无人不知的“明星”,唱歌跳舞样样都擅长。秦传霞告诉记者:“文化站这么好的文化阵地,让我圆了自己的舞台梦,感觉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太白镇,有许多这样的“秦传霞”,他们成了文明乡风的践行者。
文化站播撒下了精神文明的种子,优良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正徐徐吹过当涂大地,将蓬勃的文化生机注入乡村人民的美好生活。
白糖久放会滋生螨虫?这是真的!购买时尽量选择日期新鲜的
县领导调研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
九江小学八里湖向阳分校学生在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事汇”活动中喜获佳绩
第124届广交会明日开幕 创新办会具备四大看点
86岁老人陷入泥潭 民警用树干救起他
马鞍山市当涂县:把文明乡风的种子播进百姓心田
让交通区位优势“长板”更长——立足新时代彰显新气象之五
全省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叶广芩做客宁强“新时代汉源大讲堂”
[青羊区]戴志勇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TOD发展战略规划
日照市总工会部署外出学习成果落地工作
洪梅: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今天正式运行
安全伴我在校园 我把安全带回家——九江市鹤湖学校开展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2017年我市食药监管系统政务信息工作获得全省系统第一名
【现场】公民代表走进宝鸡广电传媒大厦
提前"剧透"明日近100名毕业生在长寿这些地方拍大片
常州累计已有4家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名单
90后孕妇接通知“自动离职”,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徐良平专题调研高湖建设工程情况
省运会龙岩代表团捷报频传 已获50金45银67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