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画家王福半生无悔的艺术之路


齐齐哈尔新闻网3月15日讯 (韩艳华) 王福,出生在拜泉县农村,家中四个孩子仅他一名男孩,从小就酷爱美术的他,虽然一心想学习画画,但考虑到家境的贫困、父母的艰辛,深感帮父母种地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初中毕业后便回家务农。即便如此,王福酷爱画画的心性依然不减,不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蔬菜大棚中,自然的美景时常变成他眼中的画面,他时常拿着树枝在抚平的沙地上勾勒,他的这份痴迷让村民十分不解,时常以此来笑话他,种地就种地呗,一个农民还想着什么画画,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面对大家的嘲笑,他不以为然,依然执着追求!
机会来了,王福18岁的时候,他听说拜泉县文化馆可以免费学习素描,便每天起早贪黑地来回走50里的路程,在文化馆一学就是一个半月,这次学习给他的绘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作品得到了黑龙江省文化馆专家的赏识,并邀他去省文化馆进修三年,但每年需要交2000元的学费。由于他家庭的贫困、劳力的缺少,王福只好放弃了这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三年后,王福举家搬迁到龙沙区大民村生活,并娶妻生下一双儿女。从此后,他不仅要供一双儿女上学,还要照顾年龄日长的父母,种地依然是他生活的主要来源,每年春夏秋都是他忙碌的季节,扣棚、种地,每到蔬菜成熟之时,他都要每天半夜起来去批菜,起早贪黑,那份辛苦自不必说。几十年过去了,他的儿子已成家立业、女儿在读大学,他成为画家的梦想却越来越迫切,依然会在忙碌之余琢磨着画画。
直到2013年,他一次在网上查绘画资料时,获悉黄维老师在中环设有工作室免费带学生的事迹,他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中环,多次踟蹰在黄维老师画室门前,但每每看见里面人多便停止前行的脚步,自卑的心情占据心灵,多次黯然离开。也许黄维老师也注意到了这个外貌朴实的人,一次在黄维老师画室人少的时候,王福终于鼓起最大的勇气,走进黄维的工作室,向她陈述自己的心愿与梦想。黄维老师是一位善良而感性的人,深深地被这名农民的情怀感动,毅然收下这位农民徒弟,免费教他国画花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此后,一有空闲时间王福就来到黄维老师的工作室,潜心向她学习国画创作,从色彩到构图、从艺术手法到用笔用墨等等,他说,每次来老师这里学习是他最盼望的事,这样一学就是五年。公鸡、向日葵、丹顶鹤,乃至他种的黄瓜、茄子、辣椒、西葫芦儿、水萝卜等许多源自生活的内容,均被他融到自己的画作中。因为春、夏、秋都要种地种菜,冬天农闲之时他几乎天天都来和老师学习。即使在他不能前来学习时,也会在忙完农活的深夜进行绘画创作,每次画完就拍下来通过手机传给老师指正,那份执著与向学感动了黄维老师。
因为生活窘迫,王福舍不得买好纸、好笔,影响了创作水平,黄维看在眼里十分不忍,便将自己手中的好笔、好纸无偿送给王福,并鼓励他一定要坚持,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福画得越来越好,在翰墨书画院展览他的作品荣获一等奖,他的画作也从六尺到八尺、再到丈二,越画幅面越大、越画质量越高。王福的妻子身体不好,患有风湿免疫疾病,去年一年就住七次院,但她十分支持爱人画画,还以第一读者的身份帮他的作品挑毛病,妻子的支持也变成王福潜心创作的不竭动力。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创作,不断提升自己的绘画技艺与水平,我有信心成为知名农民画家,为鹤城文化的繁荣尽一份力。”说这席话时,王福眼神炯炯、胸有成竹。

德庆县供销社获“全国供销社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积极备战 宜宾卫校在第五届全国卫生职业院校
爷爷将孙子落在别人家 8岁男孩竟上高速走回家
第四批湖州市宣传文化优秀创新团队拟入选名单
阳新开启“双水源”供水时代
农民画家王福半生无悔的艺术之路
厦门志愿服务三典型获全国表彰
滨河新区:发力“一核三业五谷” 描绘清晰发展路径
未央区副区长程希文带队夜查全区铁腕治霾工作
全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沙洲街道开展工地非道路移动机械油品达标排查行动
朝天区“引、育、助”三步走推动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统计局]召开机关党支部书记述职述责评议会
开发区创新融资模式助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省水利厅预验丰县全面建立河长制工作
剑阁县聚焦脱贫攻坚全年目标全力备战“四场战役”
市实验幼儿园:我爱幼儿园
祁阳籍国礼大师马君声获“中国最具实力派艺术家”奖
靖州与国药控股“联姻” 发展医药健康产业
钦州市立行立改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现场督察 反馈问题的整改情况每日专报(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