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视力障碍者王颖,近日成了天津市第一个报名参加和完成教师资格考试的残障人士。考虑到她的特殊情况,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为她量身定做了一个特殊考场:单独参考,除了一名监考老师外,另外安排三名老师以人工辅助形式,帮助她完成考试,考试时间增加30%。
按照现行规定,盲校毕业的高中生参加盲人对口高考时,只能在针灸推拿和音乐两个专业中进行选择。这也是目前盲人学生主要的出路所在。
问题是,遇到王颖这样拥有自己心愿和期待的视力障碍者,当他们勇敢走出第一步,能不能撤掉那些条条框框的“拦路虎”阻碍,多些人性化的支持与鼓励?
相关部门能够在不违反考试公平原则的前提下,给视力障碍者提供像其他考生一样,同等参加考试的机会,无疑值得肯定。畅通的考试通道,这对于考生来说是一种关爱,对社会来说是一种进步。
当然,笔试之后,面试和体检恐怕才是更难通过的“关卡”。“五官端正”“视力达标”,是很多省份对教师资格证申请者的基本要求。就算这些“关卡”都被特事特办,但王颖们拿到了教师资格证后,能否如愿融入社会,做自己想做的事还是未知?
一个现实的难题是:哪个学校会要一名视力障碍者做老师?家长们能答应吗?新闻留言中,很多网友直言不讳地说“我不会让一个盲人教我孩子”。不得不承认,视力障碍者从教确实有很多的局限,不能只苛责家长们太冷酷。王颖说,“只要有这个机会,无论是普通学校还是盲校都可以接受。”她显然知道,自己想要的公平,只能建立在面对现实的基础之上。
饶是如此,给残障人士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他们可以凭借自身努力,达成心愿,仍很有必要。这需要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坚持用关爱和宽容,为他们撤掉更多的“拦路虎”。
让视障者站上讲台,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困难,也可能不会像很多家长意识中那么糟糕。视力的残障无碍教学能力的发挥,甚至意味着内心更加丰盈、细腻,这样的老师带给孩子的除了知识以外,还有心灵的成长。
至少就“平等、尊重”这一课来说,或许被人性化关照的王颖,就是很合适的任课“老师”。(舒圣祥)
广州召开酒店行业垃圾分类研讨会 酒店要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助力大庆转型发展华为云数据中心加快建设
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确保见到实实在在成效
野猪下山扰民 警方征召猎人围剿
中心城区37处违建房屋开拆 约1500平方米将在两天内拆完
视障者站上讲台,还有多远
我市广大组工干部积极撰写“微体会”
福州首届“孝亲敬老之星”颁奖 30人获此殊荣
顾贵鹏调研四川现代粮食产业仁寿示范园区发展建设工作
市中小企业局组织中小企业参加天津--香港企业跨境投资合作研讨会
钢城友谊路小学:开学讲安全
市委巡察组分组开展巡察工作
媒体聚焦贵州首条洲际直航航线开通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波机关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马边县大管局派员到西华师范大学参加科研监测技能培训
哈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10.7%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12月起施行!天津11个行政区内不能燃放花炮
本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本溪市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方案的通知
市政协召开协商座谈会 推进城市公共设施高效利用
环保系统七举措护航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