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郑月红 张东良
常山县何家乡樊家村绣溪古街过去是一条不到2米宽的石子路,两旁小商铺琳琅满目,理发店、小吃店、打铁铺等应有尽有。6月11日,在何家乡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笔者走进这条古街,只见低矮的商铺外搭满了脚手架,略微狭窄的路面被挖开了一条长长的沟渠,工人们正在埋设排水管、污水管。“这是我们的古街改造项目,5月初开工建设,包括地面及外立面改造等,总投资270余万元。”樊家村驻村干部王毓云介绍,改造后的绣溪古街将在保护历史的同时,完好地保留当地的鲜活生态。
绣溪古街全长800余米,连接樊家和江源两个村,是何家乡集市所在地。和往日热闹的街市氛围相比,眼下的古街显得略微有些冷清。“暂时的空闲,为的是迎接古街更美的颜值。”樊家村村委会主任樊嘉云相告,过去,古街摊贩云集,卫生状况差,沿街商户为了方便经营,各自搭起了雨篷,令本身并不宽敞的古街显得十分拥挤。今年5月,村“两委”班子深入沿街村民家中,告知古街进行整体改造的设想以及具体的实施办法,增加其对改造工作的理解。
“村委会主任带头拆除了四五十平方米的旧雨篷,我们更需要主动配合。”村民樊某相告,在村干部的带动下,涉及的六七十户老旧雨篷两天就全部拆除,解决了30多年来遗留的脏乱差问题,也极大地推进了老街改造工作。对此,不少绣溪古街的商家也表示理解。
据了解,此次古街改造将把何家乡的廉吏文化融入其中,创新表现形式,整条主街以“莲”为主导元素,新建爱莲广场、莲花埠等文化节点,提升何家乡小城镇颜值。
“我们将通过‘保、撤、建’等措施,进一步打造绣溪古街。”何家乡党委委员蒋建常介绍,“保”,即保住绣溪古街上的古房、古树、古塘、古文化;“撤”,即撤掉古街上违章建房和影响环境的一些老旧房子;“建”,即新建绣溪古街旁的农贸市场,建设公厕、停车场。
我市开展10项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苍南两新组织助力乡村振兴
把秋天美城一幅画!晒秋实拍(组图)
加强廉洁隐患排查 筑牢廉洁风险防线
果蔬“商户定制”加速襄阳东农副产品市场集群发展
绣溪古街整治按下“快捷键”
百米非机动车道凹凸不平 现场回应:正在维修
卢勇主持召开赴安吉学习考察总结会
6月20日前,对广场舞等噪声污染说“不” 嘘!考试季请安静
市纪委监委召开督导会,狠抓巡视整改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赵亨德烈士生前写的一封信
市住建委全面做好网络安全防护工作
庆安建起校车安全监管系统
盛家坝:爱心人士默默资助困难学生
中国网络版权产值突破6000亿元 短视频市场迎来爆发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二论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
遭遇车祸 这笔“救命钱”可帮你 凡符合条件者均可申请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横沥:社会治理迈上新台阶
市第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 塘厦代表团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东营职业学院学子争当治水“河小青”谱写环保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