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树河头雪作裳》序

  那日,我坐在阳泉师专星星草文学社办公室的电脑前开始发呆和发愁。原因非常简单,2002年陈黎云先生开始写诗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四五岁的胖娃娃,热衷于爬在地上数蚂蚁。现在,我这个乳臭未干的文学爱好者,居然不知天高地厚、不知自己几斤几两重地答应了为陈黎云先生的诗词集《千树河头雪作裳》写序。
  但是,答应了人家的事情就要一诺千金。
我是个新诗的信徒,对于传统诗词不甚了解。好在不管什么形式的诗词作品,其内脏的核心元素应该是相通的。诗词作品这种“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特性,为我进入和欣赏陈黎云诗词作品扫除了部分障碍。
下面,我就对于陈黎云先生的诗词,写写自己的感受或者感悟吧!
“灵泉吐玉旱成殇,渡口泊船怎不忙?老堤古城何处去,唯闻浊浪过河床。”(诗《孟门吟叹》)这首写于2004年的作品,诗人充分调动灵泉、渡口、船等物象。这些物象和“旱成殇”的无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性落差,为“唯闻浊浪过河床”心像的跃然纸上提供了助跑之路,拓展了整首诗的飞跃空间,形成了一种直抵受众心灵深处的美感效果。再看看这首《夕上观涛亭》:“霞伴少年上晚楼,某来山外几丝愁。花飞花谢春将逝,不尽黄河滚滚流。”诗人以山水国画的丰富之画面感,让我们看到了晚霞、夕辉中的楼阁以及开败的花朵,还有愁容满面的诗人。但是在这些看似衰败的镜像中,诗人又将少年、春、黄河等或青春或气势磅礴的意象糅入其中,这些相互抵抗的审美构件,在冰火相撞的表达过程中,呈现出了一种“花谢且花谢”,只要心中有春天的胎动就有“不尽黄河滚滚流”之惊心动魄的美。
柳林的红枣天下闻名,作为柳林人,陈黎云先生不可能回避这个素有“人参果”之谓的特产。“抱黄咬土任狂风,铁臂千条自此生。庇护小花一处放,秋来岂误满红灯。”(诗《题枣树根》)抱着黄河、咬着黄土、迎着狂风,这是在写枣树根吗?我分明看见这是我那在黄土里刨食的祖先啊!面对磨难祖先们的血管化成了千条铁臂,护卫着小花般的后辈,迎来了一个个秋天的“满红灯”。还有这首《深秋枣树》:“嶙峋瘦骨色虽消,任尔风抽更雨凿。不死枝桠三寸短,犹伸铁臂九重高。”同样刻画了一个形神饱满的面对坎坷不弯腰、不叫苦、敢抗争的黄土高坡上的铁人形象。陈黎云的诗表面是一幅幅“信天游”“兰花花”味道的黄土高原写生画,核心的意象却是岩浆和铁流的特质。而这种血肉丰满的诗意的表达方式,难道不是新诗作者需要学习和思考的艺术表达方式之一吗?
自古以来,忧国忧民是优秀诗人共同的情怀之一。生活在人间烟火中的诗人,对于一些负面能量和现象所产生的社会责任感所写出诗作,可谓嬉笑怒骂皆文章,读来往往让人捧腹,并在捧腹之余又产生重重的思索。“荧屏广告挤空间,医药化妆尽抢先。疯女酷哥多卖傻,呼来吼去为金钱。”(诗《电视广告偶题》)这首诗粗看是一首打油诗,仔细琢磨是一首“抗议诗”。这种极具个性色彩的诗作,无意间暴露出了诗人敢爱敢恨、爱恨分明的诗人情怀。类似的诗作还有《雨行偶书》:“乘兴雨路自右边,宝马轿车闪左肩。溅我布衣扬泥去,只留尾气在人间。”诗人这种戏谑人间万象的诗歌行走态势,让我想起了诗人张二棍先生巧妙地将诗人的精神世界和灵魂高度融化于现实生活的诗歌风格。陈黎云先生写的虽然是传统诗词,却和写新诗的张二棍先生殊途同归。他们读书,并通过对于现实生活物象的描绘,为读者打开了一个个拍案叫绝的意象世界。
一边拜读陈黎云先生的大作,一边在电脑中敲出以上文字,惧怕暴露出自己在文字修养方面的浅薄,就此停笔,权且以此为序吧!(荆卓然)

会泽筹集318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
新项目蓄积新动能
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一次和第二次会议
胡溢:做辖区守护神
邮储银行南阳市分行召开庆祝“五四”青年节座谈会
《千树河头雪作裳》序
大年三十 临沂市热力公司奋战20多个小时抢修管道
养鱼是怡情养性的好选择
市房管局强化小区规范化管理为居民提供良好生活环境
人大常委会谈校园暴力:建议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
关于文一路隧道养护作业期间实施临时封闭措施的通告
《北海市涉重金属行业综合整治规划》通过专家组评审
浙江大学生就业实习平台启动 每天免费发布20万余个实习岗位
黄金周呈双向高峰 鞍山铁路送客15万人次
高清:麦收第一镰 胶州市铺集镇率先开启今年麦收工作
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463件提案全部办复
海归女硕士回国做品虾师 年薪三十万
内江市廉政警示教育又添新举措
党风廉政建设书画展在孟津开幕
青岛高校食堂大PK 快来为你的母校打call!(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