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进取 紧抓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历史机遇期 桂林赢得发展“黄金时代”


2018年1月17日上午,在斧子口水库大坝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前左二),
  市长秦春成(前右二),市政协主席粟增林(前左一),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永建(前右一)共同推杆,启动斧子口水库下闸蓄水。  记者何平江 摄
过去5年,桂林不断重塑区域交通格局,为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打开了更为宽阔的视野。
  桂林机场扩建工程是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重大公益项目,也是桂林重中之重项目之一,
  2015年年底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年底投入使用。作为扩建工程的核心部分,t2航站楼正式投用后,
  每年将能够满足850万人次旅客的出行需求。目前,t2航站楼的金属屋面施工已进入收尾阶段,
  正在进行装饰层的安装,航站楼周边的停车场、高架桥都已完成了大部分的工程。记者李慧敏 通讯员郭锐 摄
近5年来,桂林高铁通车里程达420公里,目前,桂林已开通前往14个省市的动车,
  成为区域性铁路交通枢纽和全国少有的“一市九站两高铁”设区市。
  “高铁时代”的“高速列车”有力地拉动桂林经济社会快速“奔驰”,不断改写着桂林的交通格局与经济版图。
  图为已建设完工的桂林北动车运用所停车场与贵广高铁线交织在一起,蔚为壮观。记者唐侃 摄
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战略,
  为城市发展注入不竭的核心竞争力。“春晚效应”带动桂林旅游业强劲增长。图为2017年2月1日,
  大年初五,2017央视春晚桂林分会场象山景区内人山人海,市民和游客纷纷到此参观游览。记者唐艳兰 摄
作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重大项目之一,玉圭园·环球名胜旨在打造成为集旅游度假、
  休闲娱乐、会议酒店、文化影视、大型商业于一体的综合型文化旅游城。
  图为2017年暑期众多游客在玉圭园水上乐园休闲娱乐。 记者唐侃 摄
5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重振桂林工业雄风的战略布局。2016年,
  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桂林工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华为、中兴、比亚迪、
  浪潮等国内知名大型工业企业纷至沓来。图为2017年已投入使用的华为信息生态产业合作区。记者何平江 摄
▲“书记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桂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截至目前,我市已实施了3批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44个乡镇“旧貌换新颜”,
  桂林正朝着“城乡一体、生态美丽、文化多元、富裕和谐”的大家园稳步迈进。图为“书记工程”之一的
会仙镇,项目完成后,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改善了人居环境,同时带动了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记者何平江 摄
5年来,桂林坚持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一本蓝图绘到底”,加快建设新城,
  疏解提升老城,临桂新区建设日渐完善,一座现代化的宜居新城初具规模。记者何平江 摄
桂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保护好桂林山水”的殷切嘱托,
  将“生态+”理念融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全过程,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
  法治化轨道,漓江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随着漓江(城市段)排污综合治理项目完成,
  漓江市区段全面遏制了污水直排,使得漓江水更清、山更绿、天更蓝。记者何平江
实施“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战略以来,我市重建逍遥楼、
  改造东西巷、对靖江王 府 “拆 围 透墙”,将靖江王府、正阳东西巷、
  逍遥楼及周边街区等建成一个近1平方公里的历史文化旅游休闲街区。
  图为经过“拆围透墙”等系列保护措施后,靖江王城再现其历史风韵。记者何平江 摄
这5年,桂林打响了一场人人叫好的环境综合整治持久战,
  尤其是在第五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启动后,城市市容环境和发展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2017年底,市区多座人行天桥投入使用,既方便了群众,又缓解了主干道的交通压力。
  图为2月5日下午,三多路口天桥上人来人往,桥下车辆有序通行。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记者 桂晨  
  2020年要建成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桂林如何不辱使命?进一步打造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桂林如何不落窠臼?要让市民成为城市改革发展成果的最大分享者,桂林如何不负众望?
  面对时代发展抛出的一系列命题,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等四家班子领导,以“实干就是能力、落实才是水平”的责任担当,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一本蓝图”绘出精彩、绘出意境,驱动新时代的桂林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五年,是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实现大提升、区域发展形成新格局的五年;是综合实力实现大跃升、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五年;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大和谐、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的五年;是城市精气神得到大提振、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
  区域发展形成新格局胜地建设赢得大视野
  时不我待,岁不我与。在讲求高效迅捷的现代社会,赢得速度就赢得发展。过去五年,桂林不断重塑区域交通格局,为胜地建设打开了更为宽阔的视野。
  这五年,桂林成为了区域性铁路交通枢纽和全国少有的“一市九站两高铁”设区市。桂林航空作为国内唯一注册在知名旅游城市并作为主运营基地的航空公司实现首飞。以“北通南畅”工程实施作为桂林大交通建设的切入口,桂林交通步入高效新时代。
  这背后凝聚着桂林市委、市政府谋划桂林大交通战略的前瞻性眼光和高效执行力。这五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多次率队拜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铁路总公司、海航集团董事局相关领导和负责人,高起点谋划桂林的交通发展蓝图,打破制约城市发展瓶颈的决心与魄力,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
  而伴随着大交通战略实施的红利也得到充分释放——— 人流、物流、信息流纷纷涌入桂林,助推桂林飞速进入崭新时代。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桂林旅游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胜地魅力在海内外充分彰显。2017年接待游客首次突破8000万人次大关,入境游客达200多万。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重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将胜地建设融入到具体项目中,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推动项目招商推介、签约落地、开工建设、竣工投产,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决定产业走向、有品位上档次的大项目迅速“花落”桂林,为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据统计,进驻我市的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达40多家。
  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城市综合实力获得大跃升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风生水起,翻开了桂林产业发展的新一页。
  近五年,桂林经济不仅实现了量的扩张,更完成了质的提升,在优化产业布局、挖掘经济增长新动能等各方面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成为了桂林城市综合实力实现突破最多最大、发展最快的五年。
  五年来,随着一大批重大项目快速推进,临桂新区实现快速崛起,老城区得到了改造提升。市委、市政府还运筹帷幄,提出重振桂林工业雄风的战略布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引领。2016年,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挂牌成立,建成后,经开区工业总产值增长连年以高于全市4%以上的速度推动桂林新型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桂林经开区的壮大在全市形成了“两翼齐飞、双轮驱动、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桂林工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华为、中兴、比亚迪、浪潮等国内知名大型工业企业纷至沓来,桂林迅速成为一片投资热土。
  市委、市政府还“量体裁衣”,在推进农业农村体制机制创新、理顺农业生产关系等方面做出了诸多成功的实践,农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金桔、砂糖桔、罗汉果等产量全国第一;水果面积、单产、产值等多项指标均居广西第一;粮食总产量排名全区第二,桂林休闲农业发展领跑全国。
  此外,“书记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桂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截至目前,我市已实施了3批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44个乡镇“旧貌换新颜”。一批工业经济强镇、特色农业大镇、商贸物流重镇、旅游休闲名镇、历史文化古镇在桂北大地迅速崛起,桂林正朝着“城乡一体、生态美丽、文化多元、富裕和谐”的大家园稳步迈进,也唤起了不少人内心“桂北老家”的乡愁。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大和谐
  这五年,桂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保护好桂林山水”的殷切嘱托,将“生态+”理念融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全过程,以空气质量、水环境、城乡生态环境改善提升等为重点突破口,桂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一抓到底的韧劲,清除生态环保领域的沉疴顽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就在这五年,漓江保护破立并举,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漓江风景名胜区工委、管委会挂牌成立;清理住家船、改造城中村、拆除鱼餐馆、拦截直排污水、关停采石场;沿江规划建设生态步道、绿道,美化亮化绿化漓江沿岸风貌,打造漓东百里生态示范带等一系列力度空前的举措,每一项工程的推进都是一次触及根本的治理,每一个被治愈的顽疾都让百姓们感叹:漓江生态保护这场硬仗,打得漂亮!漓江也因此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
  针对对大气质量有严重影响的小砖厂、小锅炉、采石场、汽车尾气、施工工地及道路扬尘等污染源相继开展触及根本的治理,4万辆老旧车和黄标车被淘汰:漓东百里生态示范带建设实现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群众致富多赢格局;在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向全国展示了垃圾污水处理、古村落保护、沼气利用、产业发展融合推进的生态乡村建设样板。
  与此同时,桂林还在全区率先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率先出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理办法,严厉惩处了一批环境违法主体……一系列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惠及民生的探索与实践,也成了桂林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一段时期。
  人民得到更多实惠城市精气神得到大提振
  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城市发展红利的第一分享人,施政之要贵在落实、重在实干。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曾多次提出:“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抓民生要用心用情,要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补齐短板,让全市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公平感、获得感、幸福感。”
  这五年,桂林打响了一场人人叫好的环境综合整治持久战,使城市市容环境和发展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一座现代宜居城市和文化品位之都正在崛起。尤其是在第五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迎检工作启动后,桂林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并铸造了宝贵的“创城精神”,桂林城市人文精神不断凝聚,桂林人的文化自信、城市自信更加强烈。
  城市精气神得到大提振的背后,还有桂林历史文化资源的再次挖掘以及得到有效盘活对城市的持续滋养。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在加快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时代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作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谋划。
  从2014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战略。短短数年间,正阳东西巷、逍遥楼、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成为新的文化地标;一批精心打造的历史文化街区正成为新的文化长廊;“歌从漓江来”2016端午特别节目、春晚桂林分会场美丽绽放赢得好评如潮;一个个文化景观、村落、场馆连成独好的风景线。“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城市发展注入不竭的核心竞争力,让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更具含金量。

我省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启动 年检年审不再重复检验
我市强化今冬明春火灾防控
组图|走进女子戒毒所 揭秘“特殊医生”的戒毒“神器”
陈军到太和县调研社区便民服务、经济发展等工作
90后小伙闯进杭州派出所:老婆把孩子生在了厕所里
锐意进取 紧抓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历史机遇期 桂林赢得发展“黄金时代”
中共吉安市委四届五次全体会议召开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与成都新闻实践》系列讲座在成都大学开讲
含山县委书记田昕调研产业扶贫工作
四川省妇女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开幕彭清华提4点希望
村“两委”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中华古板栗公园正式对游客免费全放
省粮食局副局长韩鹤忠调研我市夏粮收购工作
美丽梦工厂第三季励志公益活动汇演亮相 亲历者讲述蜕变故事
帮农民工买车票、到庙会清理垃圾 春节武汉志愿活动仍继续
我镇召开2017年森林防火工作会议
我市开展10项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苍南两新组织助力乡村振兴
把秋天美城一幅画!晒秋实拍(组图)
加强廉洁隐患排查 筑牢廉洁风险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