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杭州市科技创新工作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国、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以国高企三年倍增计划为抓手,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为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
一、上半年科技创新工作情况
1-6月,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71.45亿元,同比增长12.3%,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4.2%,新产品产值率36.3%。全市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分别为16367件和5066件。
(一)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提升科技创新质效。一是围绕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抓学习。制定《杭州市科委2018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意见》,除日常的中心组学习会、三会一课等活动外,开设科技铁军学堂,以专家讲课、领导讲课、处长论坛等形式,开展政治理论、科技业务、党风廉政及法制教育学习,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目前已召开科技铁军学堂三期、十九大专题讲座两期、全市科技系统“四提一争”干部郑州培训班二期。结合“百千万”蹲点调研工作,市科委105名党员干部,深入萧山区益农镇19个行政村,组织召开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会23场次,宣讲对象共1141人。7月25日下午,我委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杭州市委、省科技厅党组的学习意见,研究贯彻落实意见。会议要求,机关和委属单位要掀起大学习热潮,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八八战略”实施15 年情况的报告》上作出的重要指示作为当前全委上下所有干部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把学习与当前全市“ 最多跑一次”改革 、拥江发展战略、新“ 六场硬仗”、高企双倍增工作等重大任务、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二是围绕市政府重点工作和科技热点难点抓调研,确定2018年9个重点课题和破难计划,涵盖高企培育、工业企业经济现状、独角兽培育、创新政策体系、科技金融、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等,由委领导牵头分别赴深圳、广州、成都等地和杭州各企业调研,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提交了《加快我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等。三是围绕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大抓落实。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先进找短板,把学习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逐一梳理,制定了《关于加强众创空间建设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点工作,推动滨江区、余杭区开展16个方面、53项具体改革。
(二)培育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围绕信息经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七大未来产业,通过“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科技型创新型企业集群日益壮大。一是实施科技型初创企业培育工程。出台《杭州市科技型初创企业培育工程实施意见(2018-2020)》(杭科高〔2018〕4号),综合运用财税政策、科技金融、创新科技服务等方式破解企业创业初期“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的难题,新增科技型初创企业900家。二是实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697家,推荐省高成长型科技型中小企事业306家。三是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市政府印发《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并召开动员会,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实现国高企数量在原有2844家的基础上的倍增,达到5688家,力争达到60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增加到60%;省级以上各类研发机构每年新增200家,总量达到2000家以上,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0000件以上。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建立了月报、培训、督查等制度,各区、县(市)分别出台本区域内高企培育计划,第一批审核推荐1205家申报“国高企”。四是重视独角兽企业培育发展。上半年区块链、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等领域新增企业呈爆发态势,独角兽企业发展一马当先,新增执御信息、时空电动、曹操专车、云集微店、丁香园等5家独角兽企业。余杭、西湖两家独角兽产业园正式开园。五是培育领军型企业。推荐25家企业参与2018年浙江省创新型领军企业认定评价,推荐9家成长性好的创新型企业参与2018年浙江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入库培育评价。
(三)构筑一流创新平台载体,形成区域协同创新格局。一是g60科创走廊从城市战略上升为长三角区域战略,上海、杭州等九地市将共同打造“一廊一核多城”总体空间布局,开展深度合作,合力将g60科创走廊打造成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二是开展《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立法调研,推进城西科创大走廊、城东智造大走廊、之江实验室建设。阿里达摩院初步建成“4+x”实验室模式:机器智能实验室、数据计算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金融科技实验室和x实验室。三是出台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众创空间建设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众创空间认定和管理办法》,修订《杭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加快众创空间专业化和国际化建设。开展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工作,在美国建立杭州硅谷协同创新中心。四是成立西湖大学,引进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浙江省肯恩创业创新研究院等落户杭州。
(四)持续聚力加大研发投入,支撑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1-6月,以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基金投入为主的财政科技支出59.3亿元,同比增长18.3%;装备制造业、高新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8%、12.3%、15.6%,快于规上工业7.1%的增速。创新型经济的主引擎作用更加突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一是严格落实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企业研发中心。新增市企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79家,累计达1633家;推荐认定省级重点实验室9家;推荐认定省农业重点企业研究院4家。1-5月,规上工业技术(研究)开发费116亿元,同比增长21.2%。重点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增加较快,如海康威视上半年研发投入增长30%以上,新华三增加研发经费2.5亿元。二是实施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加快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围绕促进重点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主动服务企业,加强重点项目调研,做好重大项目管理,积极争取省、国家级项目支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上的攻关,提升杭州在部分行业细分领域的技术引领作用。三是推荐63个项目申报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推荐183个项目申报2019年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五)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释放创新创业活力。上半年,杭州市双创活跃度持续增强。新增市场主体11.03万户、同比增长21.2%,高于全省6.7个百分点;期末在册市场主体105.8万户,占全省总量的17.0%,其中企业占比56.8%。一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杭州市成功获批全国首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试点城市,成功入围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全市专利申请量4490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6367件;专利授权量2833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066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66144万元,受理专利立案752件,结案率达99%。二是做强做优科技金融服务。截止6月底,新获批复创投引导基金6家,新增基金9.25亿元;累计批复合作单位63家,基金总规模93.11亿元。新获批复天使投资引导基金7家,新增基金12.9亿元;累计批复天使基金53家,基金总规模47.69亿元。为119家企业科技担保5.01亿元,为78家企业融资周转6.27亿元。三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修订《杭州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发放创新券2180.82万元,使用799.10万元。截止6月底,全市技术输出合同2344项37.8亿元、技术吸纳合同2038项47.9亿元,技术市场交易额75亿元,同比增长18.0%。四是集聚全球创新人才。继 “人才新政27条”、“若干意见22条”,今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杭州人才国际化的实施意见》,聚焦“国际人才引育留用机制”,创新提出“全球聚才十条”“开放育才六条”等政策。据猎聘网近日发布的人才大数据报告显示,杭州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13.6%,排名全国15个重点城市榜首;吸引上海中高端人才外流的前十城市,杭州仅次于北京。
二、存在问题
(一)对标先进城市,深圳、广州等主要指标全部领跑杭州。深圳的研发投入强度、市场主体数量、企业数量、pct国际专利、国高企数量、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研发投入等关键指标,都是杭州的三倍以上。
(二)杭州的名校、名院、名所资源相对较少,原始创新、基础创新、技术创新动力和后劲不足,随着国家政策调整,“三名工程”难度加大。
(三)科技金融本是杭州的优势,但因规模小,被深圳、北京等城市后来居上。
(四)国际贸易摩擦对高新技术企业存在潜在影响,我市部分企业担扰引进美国和欧盟国家的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受阻。如紫光华山,2017年进口美国产品3.5亿美元,依赖严重。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和重点举措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一是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进行更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二是举办科技系统主题联学会。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主题联学会暨上半年全市科技工作座谈会,把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强大动力。三是组织党组成员上党课。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和推进清廉机关建设上专题党课。四是组织科委各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全委党支部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主题,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深化大学习、开展大讨论。五是举办专题报告会。邀请专家到市科委“科技铁军学堂”深入宣讲和解读“八八战略”。
(二)围绕重点发展产业,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工作部署,以国高企三年倍增计划为抓手,发挥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形成定期会商机制,将“国高企”培育认定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纳入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强化各地各单位的主体责任,保证相关奖励和补助经费及时拨付,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
(三)强化企业主体培育,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一是择优培育一批科技型初创企业。支持科技人员和高校师生携成果创办一批科技型小微企业,鼓励大企业派生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初创企业,加大创新型领军团队建设,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二是鼓励投资引进一批科技型小微企业。充分发挥杭州市海外协同创新中心、美国硅谷孵化器等平台作用,引进国外最新高新技术项目和优秀科技人才来杭州落地创新创业。三是开展关于加快培育发展独角兽企业的调查研究,制定《杭州市独角兽企业培育工程指导意见》。四是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建设一批科技创新研发机构。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科技活动全覆盖。
(四)瞄准未来产业,实施一批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柔性电子、量子通讯、集成电路、数字创意、增材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清洁能源等未来产业布局,主动设计一批未来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重大研发项目,推动关键技术转化应用,引领未来产业的快速崛起与发展。
(五)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保护。优化知识产权资助和奖励政策,重点向发明专利、pct专利等高质量、高水平的知识产权倾斜。启动全市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全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建设,设立1亿元知识产权运营引导基金;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带动有条件的区县(市)、开发园区共同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池基金;启动实施重点产业和企业专利导航工程。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加强执法联动,建立行政司法信息共享机制。
(六)加大力度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建设工程。实施市重大科技创新专项,支持企业建立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企业研发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前沿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七)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一是做大做强科技金融。争取市委市政府逐步增加用于科技经费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中科技经费占本级财政经常支出的比例。二是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第一位,研究和借鉴国内其他城市招才引智的经验,优化居住、入学、医疗等环境,留住人才,走好“以人才带技术、以技术带项目、以项目融资金、实现产业化”的发展之路。
锐意进取担当作为以更加有力有效举措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全面振兴提供更加坚强思想保证和更加强大精神力量
与生活息息相关又别具一格 首届武汉纤维艺术展开幕
全省信息消费规模达500亿元
马鞍山市幼儿游戏展示周 快乐无极限
岭东分局组织召开全区网络安全执法检查推进会
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九江向长江投放2446万尾“四大家鱼”鱼苗 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丰顺多部门联合开展城区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
隆回县财政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称斤两动手脚 两男子被行拘
有“融”乃大 他山之石
经开区上半年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果显著
鸡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促发展,推动连锁经营
昔日荒野成绿洲来年水岸映花海
“复兴号”杭州始发 加速不加价
柘汪镇财政所做好机关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情况调查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
木兰巴彦两个省级贫困县进入脱贫摘帽审核程序
贵阳市人防办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动员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霍邱县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报名工作全面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