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甘当无声世界领路人
——保定市特殊教育中心教师曹瑞蒲
曹瑞蒲,女,1968年出生,保定市特殊教育中心教师。2007年,曹瑞蒲主动请缨,调入特教中心工作。她自学手语,用耐心和爱心消除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障碍,同时还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通过讲、练、改、示范等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11年间,在曹瑞蒲的不懈努力下,21名学生考取本科院校,24名学生考取专科院校。
2、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涿州市房树村老年活动中心站长曹雨村
曹雨村,男,1948年出生,涿州市房树村老年活动中心站长。为了让村里人有一个活动的地方,他投资近30万建立了老年活动中心。从买砖、钢筋、联系瓦工,到后期购买活动器材,全部都是曹雨村一手操办。活动中心每天上午8点半到11点半,下午2点到5点免费为村民们开放,水电暖、器材的更换也都是他自掏腰包。曹雨村表示,看到村里的老人们能老有所乐,能为村里做点事,就算值了。
3、建筑工救助老人
——涞水县三里铺村村民陈喜波
陈喜波,男,1970年出生,涞水县涞水镇三里铺村村民。2017年5月4日,陈喜波在涞水太行路东文山附近挖沟作业时,看到一辆轿车与电动三轮车发生碰撞,造成三轮车侧翻在路中央,车上人员被困。陈喜波跑到现场发现受困的是两位老人,他立即查看伤者伤势,并拨打急救电话。他一边包扎伤口,一边安慰老人。10分钟后,急救车到了,他和路人将两位老人送到救护车上,才默默地离开。
4、我是你的腿
——唐县第二中学学生邸浩然、王旭
邸浩然、王旭,唐县第二中学学生。他们的一位同学患有肌肉乏力症,走路困难,学习和生活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邸浩然和王旭主动帮助他,无论是上厕所还是出教室晒太阳,无论是去楼上参加多媒体课,还是到别的教室参加考试,都由他俩伴随。2017年,邸浩然和王旭获得“唐县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5、一名基层政法干警的忠诚
——安国市人民法院审判员董晓春
董晓春,女,1984年出生,安国市人民法院民二庭审判员。作为商事审判的骨干,董晓春常年超负荷完成工作。审判工作中,董晓春将调解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对于调解不成的案子,她及时作出判决,注重释法明理。在当事人眼里,她既是审判庭上威严的法官,又是调解室里耐心细致做调解的邻家女孩。作为一名法官,董晓春始终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最大程度地追求案结事了、人和的效果。
6、常年跪在急救台前工作的医生
——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医生段小户
段小户,男,1978年出生,保定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医生。2017年12月20日,一张医生跪地救治患儿的照片出现在微信朋友圈,令许多人感动不已。提到那张照片,段小户说,新生儿科承担着新生儿的急救抢救工作,为了稳妥迅速的救治患儿,他常年跪在急救台前工作。照片中的患儿经诊断患儿为新生儿惊厥,并出现肺出血,频繁抽搐,病情极不稳定,段小户对患儿进行了“行气管插管术”。众多医护人员奋战了62个日日夜夜,多次将患儿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患儿最终出院。
7、见义勇为 智勇双全
——高阳县西演镇布里村村民救人群体
张少春、段蒙、胡晓雪,高阳县西演镇布里村村民。2017年12月,张少春三人在河边散步,发现一名女孩掉入冰冷的河水中。他们将鞋子拴在绳子上,扔到女孩旁边,让女孩将绳子缠到自己身上,三人合力将女孩从河里拉上来。由于女孩已经冻僵,他们又将自己的棉衣脱下裹到女孩身上,并将女孩送入医院检查。
8、不忘初心 爱洒讲台
——高碑店市田宜屯小学教师高颖
高颖,女,1982年出生,高碑店市田宜屯小学教师。高颖毕业后,选择了高碑店市最偏远的一所农村小学当代课教师,周围同事先后离去,高颖却选择了坚持,一干就是十几年。同学们亲切地称呼她为“高妈妈”。她所在班级两次被评为保定市优秀班集体。高颖坚持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引领教学,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9、柔情汉子呵护“渐冻人”妻子
——望都县公安局辅警黄楷
黄楷,男,1973年出生,望都县公安局辅警。2015年,黄楷的妻子患上渐冻症。黄楷工作之余,几乎把时间都放在了陪伴照顾妻子上。下班后第一件事就是为妻子洗脚、按摩。要强的妻子一时无法接受残酷的现实,会无缘无故发怒。黄楷理解妻子,每天都尽量让自己保持乐观,并耐心开导妻子。2017年,黄楷被市公安局评为“全市公安机关暑期安全保卫工作优秀辅警”,这凝聚着一名警察厚重的责任感,更凝聚着一家人的付出和爱!
10、用宽度打造人生之路
——全悦联盟高阳阅读会主席蒋一萍
蒋一萍,女,1961年出生,全悦联盟高阳阅读会主席。蒋一萍曾任高阳电视台新闻部主任,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退休后,她投身全民悦读公益群体,自己组建高阳阅读会,给大家免费讲授普通话及朗诵知识。一年中带领大家开展了20多场线上、线下活动。
11、不忘初心扎根山区教育事业
——满城区刘家台乡车厂学校教师柯胜永
柯胜永,男,1974年出生,满城区刘家台乡车厂学校教师。1997年,他被分配到最远的车厂沟,他没有丝毫怨言,晚上认真备课、批改作业,白天认真教学。任教这些年,生活条件非常艰辛。每天早晨5点就要动身,冬天下大雪路非常滑,不知摔倒多少次。不管有多少困难,他从来没有迟到过。现在,学校只有6个学生。但他仍然坚守在这里。课下,他和学生一起玩耍,一起聊天……学生把他当成好朋友。
12、润物无声 花开有时
——涞水县东龙泉小学生董佳莉等群体
2017年1 月 24 日下午,东龙泉小学学生董佳莉、张尔卓、王佳宁、李雪丽、张志轩、张文轩、张紫轩放学玩耍时,发现一个钱包,里面装有厚厚的百元现金。7名同学把钱包放到附近的小商店,请求帮助。商店老板将失物情况发到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里。顺利将钱包归还给了失主。
13、最美白衣天使
——满城区医院主治医师李艳军
李艳军,女,1982年出生,满城区医院心肾内科主治医师。参加工作以来,李艳军始终用真诚和无私去消融患者的痛苦与绝望。一次,一位老人急性左心衰发作。李艳军赶紧对老人进行抢救治疗。就在抢救过程中,老人痛苦而绝望的说:“大夫,别抢救了,我放弃治疗。”但李艳军没有犹豫,一边抢救一边给老人做思想工作。老人的病情也逐渐稳定下来。正是由于她的无私付出和真情服务,赢得患者的认可和好评。
14、身残志坚 服务残疾
——蠡县大百尺镇陵阳村村民刘克健
刘克健,男,1983年出生,蠡县大百尺镇陵阳村村民。在村里开着小超市的刘克健,一直秉承诚信经营的理念,他帮助村民们维修小家电,从不收费。作为一名残疾人,刘克健深知残疾人生活的不易。当上陵阳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后,他积极投身到残疾人工作,做好残疾人普查、残疾人失业就业统计,帮助30多名残疾人办理了残疾证。
15、最美家庭妇女
——涿州市林家屯镇小庄村村民刘秀花
刘秀花,女,1972年出生,涿州市林家屯镇小庄村村民。丈夫因车祸瘫痪,日常起居全都要靠刘秀花照料,八年如一日,她用无私的爱唤起了丈夫生活的信心。丈夫治病的钱、孩子的学费使得刘秀花抓住一切时间,早起晚睡拼命干活挣钱。刘秀花还尽心赡养公婆,照料丈夫的残疾叔叔。
16、平凡工作做完美
——市公共交通总公司驾驶员刘彦丽
刘彦丽,女,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第十分公司驾驶员。刘彦丽行车中始终严格遵守交通法规。面对乘客,她总是笑脸相迎,遇到无理乘客也会耐心解释。工作之余,刘彦丽热衷公益事业,2015年牵头成立爱心基金,由线路驾驶员每人每月捐30元,善款全部用于帮助身边贫困家庭和孩子,还不定期到敬老院看望老人。
17、大山深处的孝心
——易县富岗乡双峰村村民卢书兰
卢书兰,女,1963年出生,易县富岗乡双峰村村民。多年来,卢书兰一直默默照顾着公公、叔公,抚养子女。2000年,高龄的公公跌倒造成左胫骨骨折,卢书兰请来医生为公公治疗,并细心照料老人。公公93岁那年瘫痪在床,卢书兰从喂饭、喂水、擦尿端屎做起,日复一日,没有任何怨言。
18、不离不弃 精心照顾
——涿州市西秧坊村村民马术梅
马术梅,女,1971年出生,涿州市百尺竿镇西秧坊村村民。2001年,丈夫因车祸生活不能自理。马术梅既要照顾丈夫,又要抚养孩子。丈夫想让马术梅带着孩子离开他,但是马术梅不离不弃。马术梅承担家里的生计,苦活累活都干过,十八年如一日。
19、让梦想在家乡绽放
——河北听松旅游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梅静
梅静,女,1984年出生,河北听松旅游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2014年梅静回到易县老家创业,建成听松书院,收集图书2万多册,免费向村民开放,并定期举办公益讲座。梅静又和村民合作,建成26间民宿。如今,听松书院已成当地的公共文化空间和传播地域文化的窗口。
20、乐于助人 好医生
——安国市药华医院肛肠科主任庞立超
庞立超,男,1976年出生,安国市药华医院肛肠科主任。一次有个病人痔疮出血很严重,已经有明显的贫血症状,庞立超建议病人立即住院手术,可是病人没有钱,一直拖着。庞立超得知后,先给病人垫付了住院费,让患者先住院治病。最后他向医院申请减免了患者全部费用。
21、扎根山区六十载
——易县师范退休教师齐鹤堂
齐鹤堂,男,1935年出生,易县师范退休教师。1952年,齐鹤堂到贫困山区任教,教授音乐知识,教具不够用,他把自己的乐器全部搬去供学生使用。他全身心地扑在教育事业上,教学上他十分严格,生活中对学生们视作己出。在他的悉心培养下,众多学生走上了更高的艺术殿堂。如今,已83岁高龄的齐鹤堂,依旧每天坚持专业练习。
22、七少年破冰智勇救人
——清苑区白团中学救人群体
李文昊、赵沐哲、李佳康、李通、李超、张一鸣、赵万垚7名学生,在河边玩耍时,发现一个小孩掉入冰窟中,情况十分危急。7人用一根木棍想把孩子拉上来,但孩子根本抓不住。于是7人依次排开,互相拉拽着,在冰面上组成了一条“人绳”,合力把小孩拽了上来。把孩子救上来后,他们又把自己的棉袄给孩子换上。
23、五旬石磊冰河勇救老人
——中兴汽车公司工人石磊
石磊,男,1963年出生,保定中兴汽车公司维修工人。2017年12月26日晨,石磊发现有位老妇人落水。他起初想把老人拽上来,但冰面坍塌,石磊也落入冰水中。他毫不放弃,抱住老人用力往上拖。此时,多位热心市民赶来合力将老人救出。石磊的义举并非偶然。他与儿子一起加入爱心团队,经常参加爱心活动,即便抽不出时间也会捐款捐物。
24、最美女教师
——保师附校教师孙颉
孙颉,女,1978年出生,保师附校教师。从教15年来,孙颉把每一节课都当成公开课,孩子们最喜欢。同时,每年的科学课考核,她的成绩也是学校中最好的。2016年她上的《快递薯片》获市中心组评课优胜奖。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每学期她都自费订阅报刊给学生看,她还开设了学校的“创意空间”,让学生亲身感受通用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5、一人一塔一部望远镜
——涞源县南山护林员孙乃龙
孙乃龙,男,1958年出生,涞源县南屯镇南山护林员。2008年,南山山顶上设瞭望塔,孙乃龙主动请缨上山。这些年,孙乃龙脑海里形成一张活地图,遇到火情,他总能准确报告位置。2012年的一天,孙乃龙发现一处火情,当时手机没电,对讲机又出故障,他一路狂奔到防火指挥部报告。多年来,孙乃龙没有和家人吃过年夜饭,因为节假日放炮的多,他要时刻看守。
26、助人为乐好司机
——市公交二公司驾驶员田建军
田建军,男,1978年出生,市公交二公司1路线驾驶员。2018年2月16日晚,田建军准备下班回家吃年夜饭,却发现一位小女孩因错过末班车不知所措,田建军主动送小女孩回家,并让女孩用自己的手机跟家人联系。去年,一位从事财会工作乘客,不慎将大量现金遗忘在公交车上,田建军捡到后很快还给失主。
27、走在生命的两旁
——易县医院副主任王波
王波,男,1974年出生,易县医院神经血管外科副主任。从医20年来,他始终工作在临床一线。工作不管多忙,王波每年都要抽出时间培训充电,经过不懈努力,他独立完成各种脑外科手术近数百例,配合科室主任开展“动静脉血管造影腔内介入治疗”等新技术,填补了县级医疗行业的空白。
28、拾金不昧传递正能量
——市公交总公司游1路车驾驶员王雷
王雷,男,1978年出生,市公交总公司游1路车驾驶员。工作九年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没有休息过一个春节。在工作中爱岗敬业、苦练驾驶技能、安全行车40万公里无事故,每年节约燃料1000多升。连续多次获得年度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9、挺身担重担 含辛护亲情
——清苑区南大冉二村村民王喜玲
王喜玲,女,1953年出生,清苑区清苑镇南大冉二村村民。自幼失去父亲,母亲患有眼疾,作为家中长女,王喜玲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全家的希望。王喜玲弟弟家有两个女儿,年幼丧母,她把孩子接来养,加上自己的一儿一女,家庭负担很大,以致儿子考上大学却没钱上学。哪怕再苦再累,王喜玲从不在孩子们面前表现出来。
30、让阳光洒满贫困生的心田
——高阳县爱心协会会长王永斌
王永斌,男,1977年出生,高阳县爱心协会会长。自筹建爱心协会以来,先后帮扶救助贫困学生100多名;多次组织慰问孤寡老人、困难家庭。协会成立以来,共组织开展公益活动50余次,出动义工800余人次,发放物品、救助款总价值近30万元,得到社会各界认可。
31、 奋不顾身成功救出5名落水群众
——望都县勇救落水儿童好人群体
王恒,男,1991年出生,望都县双庙村人;王永建,男,1977年出生,望都大辛庄村人;邢文昌,男,1989年出生,望都县韩庄村人。2018年1月20日,两个儿童落入公园湖水中,随后三名家人因营救也不慎落水。王恒用身体破冰跳入水中,3次往返救人,最后体力不支被人拉了上来。随后赶到的王永建跳进水中,救出一名落水男孩。邢文昌在湖对岸,以最快的速度赶过来,下水救出离岸边最远的落水者。王恒等人还主动将6000元奖金转赠给家庭困难的被救者。
32、医者大爱
——蠡县医院内三科医生吴瑞明
吴瑞明,男,1965年出生,蠡县医院内三科医生。从事医疗工作30年来,他一直默默无闻地践行着救死扶伤的承诺。2004年他被诊断得了尿毒症,还是离不开自己的岗位。2011年,他双腿韧带断裂,依然坚持坐着轮椅上班,每天仍然第一个出现在门诊大楼,最后一个离开。他还用自己的经历鼓励患者,坚强面对疾病,赢得了病人的尊重。
33、数年风雨路 用爱撑起家
——涿州市天桥社区居民徐学颖
徐学颖,女,1968年出生,涿州市天桥社区居民。婆婆身体不好,行动不便,为了有更多时间照顾她,徐学颖放弃了自己的小生意。祸不单行,2007年,丈夫在一次事故中被砸伤,医生三次下病危通知,她始终不愿放弃,在病床旁精心守护。出院后丈夫瘫痪在床上,徐学颖没日没夜的照顾。一家人的生计都要靠她操持,她从没怨言,坚信日子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好。
34、朴实善良好孙媳
——唐县西足里村村民延翠翠
延翠翠,女,1986年出生,唐县长古城镇西足里村村民。多年来,延翠翠用勤劳和善良诠释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因为公婆去世早,家中有89岁高龄的祖母和患残疾的小叔子需要照顾。老人年事已高,经常生病,端屎端尿她毫无怨言,逢年过节总不忘给老人买礼物。延翠翠经常教育子女要孝敬长辈,一家老小生活得其乐融融。
35、助力教育做公益 与人为善传家风
——唐县东长店村村民杨庆昌
杨庆昌,男,1964年出生,唐县大洋乡东长店村村民。杨庆昌开办了自己的企业,不断出资捐物,回报乡亲、回报社会,助推当地教育事业发展。2015年,杨庆昌提出捐资五百万元成立“慈善教育基金会”,全家人一致同意。基金会于2016年3月正式成立。到目前,基金会共出资55万元,用于奖励80名优秀教师和扶助15名家庭遭遇困境的教师,激发了当地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
36、让生命重新燃起希望
——博野县夹河村村医杨士英
杨士英,男,1969年出生,博野县程委镇夹河村村医。从1998年起无偿献血,至今已坚持20年,先后被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和保定市无偿献血优秀医务人员奖。杨士英不仅无偿献全血,从2016年起,他开始无偿献机采血小板。作为一名村医,他深知血小板对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性,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共献血小板6次共6个单位。
37、你是春天里一束暖阳
——涞水县供销社退休职工赵明来
赵明来,男,1950年出生,涞水县供销社退休职工。2005年退休后,他开始十年如一日为小区收拾垃圾。面对妻子的不理解,赵明来说自己是共产党员,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要为社会多做点贡献。每天,赵明来不知要在小区转多少圈。在赵明来的带动下,有不少人加入捡拾垃圾的队伍。2015年,赵明来做了心脏手术,身体恢复后他又开始了自己的“工作”。他说只要自己还能走得动,就会一直捡下去。
38、好老师智救落水老人
——曲阳县产德小学教师赵阳
赵阳,男,曲阳县产德小学教师。2017年9月3日,赵阳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一辆电动三轮车侧翻在水渠旁,他意识到有人出事了。当他发现有人落入水渠后,没有盲目施救,而是找人帮忙。赵阳和两位路人一起下灌渠,见一位老人被三轮车压住大腿,动弹不得。赵阳三人小心翼翼搬起三轮车,把老人家救起来,联系村民将并无大碍的老人送回家。
39、致富不忘本 甘做奉献人
——满城区“乡渺”历史博物馆馆长赵占发
赵占发,男,1952年出生,满城区坨南乡“乡渺”历史博物馆馆长。赵占发在外创业经营建筑公司,从未拖欠过工人工资。致富后的赵占发念念不忘回报家乡,2005年开始,每年春节,都会为全村150多位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慰问金。每逢节假日,他都出资支持村里开展文化娱乐活动。2012年,他自筹资金筹建博物馆,将自己多年收藏的千余件玉器、奇石等免费向群众开放。
40、拾金不昧好少年
——安国市南阳小学学生郑硕崧
郑硕崧,男,2007年出生,安国市石佛学区南阳小学学生。2017年8月,郑硕崧在一游泳馆捡到一个黑色钱包,里面有证件、现金等贵重物品。他和家人考虑到失主一定很焦急,于是用身份证上的地址信息联系失主,将捡到的物品及时交还给了失主。当失主要登门重谢时,郑硕崧说这是应该做的。
唐山:滦县确保村(社区) “两委”换届风清气正
我区召开登革热防控推进工作会议 符贤书记出席并讲话
永定首家“儿童快乐家园”开放
白云区审计局三措施推进审计成果运用
全国田野文物安全管理现场研讨会在宜昌召开
保定市2018年1—4月份“保定好人”主要事迹
明晰职责迅速行动 形成合力综合整治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保卫蓝天 向大气污染亮剑
龙海榜山:重拳出击 对环保违规企业强制断电
我市将设立西安市渭河生态区 禁建有污染的 工业项目及房地产项目
常州党政代表团赴新疆调研 做好对口援疆工作
涉企证照工商通办实现“一件事跑一次” 温州市开启注册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
杉山镇依法拆除违法建设 有力震慑违建行为
广元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元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
广元市文化市场2018年一至二季度“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情况公示
卫辉市太公镇张王屯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结果公告
肥西上千名幼师集体宣誓护航师德
沙市区婴童装行业商会成立
长沙首例西气东输忠武输气管道迁改工程完工 地铁3号线又攻克“拦路虎”
政协第五届汉中市委员会副主席马大勇同志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