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漆思忞报道:全市森林覆盖率由56.84%提升为57.09%;靖安、铜鼓被评为国家级生态县,奉新实现省级生态乡镇全覆盖;“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速度加快,3424个村点“七改三网”全面完成;高安华林山镇艮山村获评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奉新仰山乡西源村获评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去年,我市生态环境主要指标保持总体良好,生态与经济发展更加协调,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宜春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
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去年,我市不仅积极开展“清河行动”,在全省率先推行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还在全省率先启动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编制宜春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靖安县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初步建立了主要自然资源的资产负债核算体系和实物量核算账户,并在靖安县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在宜春中心城区,规划11条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示范线路,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工作试点,计划到今年底,50%的建成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在靖安,积极推进“生态云”试点,通过互联网、云计算技术, 打造生态智慧型管理与应用模式;在宜丰,建成全省首个林区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全县主要森林资源全覆盖,开创了江西森林保护和执法新模式;在高安,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试点顺利通过国家水利部验收……围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确定的六大制度体系以及5项落到我市的改革任务,我市初步形成了一批制度成果。
环境保护态势基本形成。围绕解决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我市瞄准重点领域,重拳出击。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开展中心城区“四尘三烟三气”污染综合整治,淘汰黄标车及老旧机动车6477辆;完成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改造设施6台276万千瓦;每月开展一次建筑工地扬尘专项治理,对中心城区在建项目累计下发限期整改通知单590份,停工整改单75份,对24家企业项目法人进行了约谈。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全面实行“河长制”,持续推进袁河、锦江、肖江、潦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开展河道采砂专项整治、河湖水域及岸线专项整治、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等行动,完成了84个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现场核定工作;全面启动劣v类水治理,国考、省考等10个断面水质达到ⅲ类;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基本完成松江园池塘、樟树广场池塘等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在加强生态保护督察方面,积极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25个重点问题中13个已整改完成,12个正加快推进;做好了省环保督察迎检工作,485件信访件、22件督办单已全部办结;建立市级环境保护督查制度,开展了6轮专项督查,下发督办函58份;加大执法力度,开展“零点行动”,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54起,行政处罚1168万元,抓捕犯罪嫌疑人10人,行政拘留29人。
绿色生态优势更加巩固。去年,我市狠抓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维护生态安全格局,不断厚植全市绿色生态优势。一方面,大力实施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加大中幼林抚育力度,推进低产低效林改造和珍贵阔叶林培育工程,调整和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全年完成人工造林17.1万亩,封山育林14.7万亩,森林抚育45.4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8.3万亩,防护林建设1.93万亩。另一方面,全面落实流域生态补偿,争取省流域生态补偿资金1.7亿元,铜鼓、靖安由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升级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补偿资金分别比上年增加1409万元和1336万元,另外还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争取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补偿资金1.36亿元,补偿面积742.6万亩。
德惠大项目建设高歌猛进上半年引进项目41个,投资总额272.8亿元,到位资金40.6亿元
市检察院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赏花季,火了乡村农家乐生意
地下群租空间变非遗博物馆 东城崇外街道“闹花灯”
“东莞桥头黄文梧中医诊所”备案申请公示
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做靓美丽宜春品牌
省质监局来阜调研质量技术监督工作
遇见最美的“初心”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为福建省2018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作教学成果专题报告
船营三条主线优化产业结构
隆昌市“4+”力促就业创业宣传工作全覆盖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巡回医疗队来我市巡诊
从“兴城制造”到“兴城创造”的华彩嬗变——看兴城泳装如何走上品牌国际化之路
2018“合马”将于双十一开跑
市安全监管局进一步推进全面实施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工作
湖北政务微信排行榜第179期出炉 “秀美浠水”夺单篇原创文章第一
交警支招如何在市民服务中心快速停车(组图)
淮北市用好健康脱贫“四药方”阻断“病根变穷根”
中英两国专家聚西安探讨城市未来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
市委办公厅牵手爱心企业慰问贫困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