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们每一年的到来,让我有机会、有勇气接触到山外的世界。也希望越来越多像我一样的孩子,在鼓励和努力下走出大山,成就不一样的人生!”今年暑假的一天,一封神秘的邮件出现在了正在金寨县支教的阳光协会队员的邮箱里,署名为“大别山的鸽子”。
原来,这位“大别山的鸽子”是多年来一直接受来自扬州大学阳光协会支教团帮助的一位当地的孩子,如今“鸽子”已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今年暑假因为无法回乡,她特意以书信的方式向支教的队员们和山里的孩子们送来了感恩与鼓励。
据了解,为响应2018年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活动,助力精准脱贫,聚力乡村振兴,扬州大学阳光协会深入安徽大别山,注重扶贫、扶智、扶志相结合,支教范围不断扩大,连续13年支教从未缺席,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才能见证一个又一个像“鸽子”这样的山里娃的成长。
二十天阳光支教 扶智助造“大学梦”
时下正是大别山最炎热的季节。然而,支教队员们正在和烈日做着斗争--准备走进大山深处进行家访。
每年支教开始,队员们都会走上很远的山路,对班上的学生进行逐一家访,将孩子们的成绩、表现和家长进行沟通。“我们会将每一个孩子和他的家庭情况都记录下来,每一次看到孩子们有进步我们都感到特别幸福。”此次阳光协会支教负责人李贝说。
“今年陈健(化名)在5000多人的考试里考了前20名,顺利地考进了我们金寨最好的高中!”陈健的母亲自豪地告诉队员们。
陈健,是阳光协会在大别山开辟了第二个支教点--元冲村后第一批来上课的孩子。据给他上课的队员回忆,当年他是很让人头疼的学生,因为性格内向,又有点叛逆,对学习有些灰心失望,家中一度很担心。但自从2012年暑假,阳光协会的支教队员们来到元冲设点支教后,他就深深依赖上了这群比自己大七八岁的“老师”们。除了暑期二十多天的上课学习,他们还经常通过书信、短信等方式进行解疑答惑、沟通交流。“陈健一直说希望自己能像你们一样,将来考上心仪的大学,也希望你们能继续鼓励他。”陈健妈妈感激地对队员们说。
陈健不是个例,阳光协会的出现让很多孩子学到了不一样的知识,“第一次接触了笔记本电脑”,“第一次学会了用数码相机拍摄”,甚至“第一次想象了大山外的生活”。
据往年参与支教的老队员介绍,第一年来支教时,一个孩子曾经把支教队员们问哭了:“老师,去上大学的路是不是很远?”队员告诉她:“很近,就在大山外。只要你好好学习,我们陪你一起去。”她叫小雪,是龚冲村最早一批接受阳光协会支教的孩子,在队员们的鼓励与帮助下如愿考上大学,现在已经是一名优秀的硕士研究生。今年7月,她跟随学校组织的实践团队,远赴西藏进行支教,用实际行动传播“阳光”、反哺社会。
“物质能改善生活,却不一定能改变个人的人生道路,但教育可以,也只有教育可以。我们希望通过志愿者的言传身教,在帮助孩子们丰富知识的同时,更要帮助他们树立志向、描画梦想,因为有了志向和梦想,才有可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扬州大学农学院党委副书记沙爱红说。
三百里爱心包裹 扶志传递“正能量”
“一二一、一二一,立定!”天刚蒙蒙亮,元冲村操场上一群孩子们正在进行升国旗演练。原来,这是元冲村成立的第一个“小小国旗班”。
“自国旗班成立以来,无论是训练还是正式活动,孩子们没有一个请假缺席。”对孩子们进行训练指导的杨天乐自豪地说,他曾经担任过扬州大学国旗班的“护旗手”。他介绍,组建“小小国旗班”,目的是磨练孩子们的意志力,通过仪式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连续十多年的支农支教过程中,我们发现,虽身处红色革命老区,但当地少年儿童对家乡红色精神的了解和认知程度不一,缺乏理想信念的教育。今年我们特意为孩子们开设了一系列的‘红色课程’,包括成立国旗班、贮藏时空胶囊、开展革命故事会等,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快乐学习中感受到红色精神、确立理想信念。”阳光协会元冲支教点负责人王盛介绍。
据悉,为了开设好“红色课程”,队员们从三百多里的大山外为孩子们带来了各式课程道具,为国旗班准备的手套、“梦想课”需要的泥塑等,还有一位队员背来了一本本红色书籍,“虽然把这些包裹从学校背过来挺远的,但想着如果能帮孩子们找到有尊严、有价值的人生方向也是值得的。”
金寨县元冲村村委会刘主任说:“在党的关心下,我们当地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投入在不断提高。如何帮助山里的孩子丰富精神世界,树立远大志向,在眼下显得愈发重要。扬大志愿者们的支教行动,不仅帮助了孩子们,也给我们提供了思路。”
十三年薪火相承 播下种子“星火燎原”
2006年夏天,阳光协会第一次走进大别山金寨县,泥泞的山间小路、简陋的上课教室、村民疑惑的眼神……这些看似难以克服的困难却阻挡不了团队前行的脚步。据李贝介绍,十三年过去了,阳光协会的脚步并没有停止,随着团队的不断扩大、课堂内容和方式也逐渐丰富多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又新增设了一处支教点--黄良村。
在黄良村开学的第一课上,孩子们正在举行一个特殊的仪式--播种。
“为了让今天的活动更具仪式感,我特意从学校的实验室带来了一些种子,在开学第一课上和孩子们共同种下。希望他们像这些种子一样,牢牢扎根土地,坚强生长,也希望我们的支教团能够扎根大别山,扎实奉献!”支教队员杨成成说。
“来之前曾经犹豫过,我只是个大一的学生,能教他们什么呢?来了之后才发现,我的身份不仅仅是传道授业的‘老师’,更是陪伴孩子们成长的兄长。”杨成成期待,每一年自己都能带着种子来看望这些孩子,“希望我们的种子种满大别山!”
据了解,自2006年以来,阳光协会连续十三年走进大别山,历年的支教队员们薪火相承,专心“智志”十三年,为大别山地区贫困儿童募集物款累计20余万元,受益儿童累计近千人次,参与支教的学生累计250余人次。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但是总有那么一个人希望见证这团火。如果你也希望帮助星火燎原,请与我们一起。”阳光协会官方qq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在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下,这团“火”将持续“燃烧”下去,为更多有需要的孩子燃起“梦想”之光。
通讯员:王一凡、韩依纯
摄影作者:袁林洋
安乡职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创建人民满意校园
东莞住建局发布建筑工地基坑安全管理通知
2017中国网络视听新技术与节目展交会昨开幕
【原创视频】90秒带你看百年西湖花市是怎么“造”起来的
广西桂林市教育管理综合能力提升研修班来嘉兴三中交流学习
扬大学子支教大别山 专心“智志”十三年
文山州全力以赴抢险救灾
龙游:征迁攻坚跑出“加速度”
交警公正执法获赞誉
桦南县举行希望小学竣工揭牌仪式
碧桂园商铺擅自施工事件续:各方现已达成一致,8月15日前完成整改
黄俊钧:在开放崛起战略中当先锋
佛山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创新亮点多,获省检查组肯定
认识再提高 标准再提升 工作再提速奋战1000天 以优异成绩向建党百年献礼
网上逃犯逃往武陵源 被武陵源军地坪派出所抓获
如何落实脱贫攻坚“硬十条”?用硬措施啃硬骨头
经开区开展“干净文明过大年”系列活动
2018年8月21日停电信息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进展顺利
趵突泉金秋菊展今日启幕 三条游览线等您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