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乡喇叭“喊出”正能量

华安官畲村通过综治协管、乡村喇叭等方式,开展平安乡村建设——
畲乡喇叭“喊出”正能量
⊙黄建和 林晓月 唐小玲 文/图
凤凰台上的“高音喇叭”再次响起,村支书蓝金福通过广播提醒村民注意出行安全。
  季春闽南,山村黛染。连日来,在华安县新圩镇官畲村,畲乡村民正在采茶、制茶、烘茶,有序开启一年的繁忙。
  官畲村是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之一,还是第二批市级平安示范创建村。近些年来,该村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实现10年“零上访”、8年“零刑案”,是远近闻名的“无诉讼村”。荣誉的背后,凝结着村里人数年如一日所作出的种种努力。
  综治协管破解矛盾连民心
  官畲村有4个村民小组,居住着88户438人。
  “村虽小,但村民之间难免偶尔有矛盾。”身为村里的综治协管员蓝阿周说。有着近20年调解工作经历的他,对村里的情况十分熟悉,村民的主要矛盾是来自田地、山地界线的矛盾纠纷。
  有矛盾,就要处理。在他看来,小事不化解,大事就发生,“有苗头,就要打住,消灭在萌芽状态”。
  要处理,就要“一碗水端平”。田地山地界线,双方有意见不一致,争吵起来“有火药味”?蓝阿周自有妙计。他先是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接着请来第三者作证,顺顺当当就把争吵的界线问题解决了。有时碰到涉及亲戚的事件,蓝阿周会被“自己人”埋怨几句:“你怎么向着对方呀?”蓝阿周却笑着回答,“调解要有公心,要公平公正,双方才会心服口服。”
  蓝阿周说,他当了这么多年的调解员和综治协管员,遇上村民纠纷,在村里就讲和了,不曾到镇里。
  民心顺了,生产生活也跟着顺畅起来。
  昔日,官畲村是个穷村,不少村民靠借赊度日,被戏称为“光赊村”。从2003年开始,村民利用这里良好的地理条件与生态优势,种植优质铁观音茶,产品远销各大城市。如今,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1600多亩,仅茶叶加工厂就有80多家,畲寨茶业专业合作社更是升级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示范社。在此基础上,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18950元,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房子,和谐的畲寨更美丽了。
  乡村喇叭喊出畲寨“好声音”
  在官畲村,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书记的喇叭”,它早已“名声”在外。
  这些年来,村支书蓝金福靠着村里的大喇叭,为守护特色畲寨喊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村民蓝阿周说:“我们村支书蓝金福威信高,有事一喊喇叭,大家都会听他的话。”
  据蓝金福介绍,过去他常手提扩音器,在村里各处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村规民约,通知与村民有关的各种事项,以村里的实例劝告村民和睦相处等。
  “采茶季节来了,大家交通出行要注意安全,骑摩托车的要戴头盔。”广播一喊,喇叭一响,村民就明白了,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
  但总有村民反映没有听到。后来,蓝金福在村里的“桂花王”上挂了个大喇叭,这回,传播效果大幅提升,全村人都能听得见了。自从村里的“凤凰台”建好后,他又干脆将喇叭移到了台上。
  在村里有两块牌匾,一块是华安县人民法院授予的“无讼村(居)”,一块是新圩镇关工委授予的“创建‘零犯罪’村活动示范点”。村民说,这得归功于村支书喇叭,是它“喊”出来的。
  有着“平安和谐”底色的畲寨,不仅让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安心舒心,还引来了八方宾客前来休闲度假。2009年,村里带领村民探索“茶叶+文化旅游”发展新路子。近几年来,从全国各地前来领略官畲美景的游客络绎不绝,高峰期每日游客量可达六七千人,全年创收近百万元。如今的官畲村,早已成为闽南地区乡村旅游新热点了。

四川鼓励取得硕士优秀外国留学生来川就业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访市人大代表尚海敏
洛龙区全面助推大数据产业园发展
徐州市25日起放开车用天然气等项目价格 价格由市场调节
从两会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畲乡喇叭“喊出”正能量
五里街道多彩活动烹出年味“大餐”
爱心无止境 助学见真情
日照农民热衷书法,磨秃28只毛笔书写106米长卷!
今日起 阜阳站部分列车停运
随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举行
密云区巨各庄镇后焦家坞村农民王晓云:老帽菜园
区政协召开十届十三次常委会会议
肇东开出首张环保税税票
南通环保局亮出“回马枪”督促企业污染防治整改到位
市文化活动中心开展“机关党建标准化建设”主题党日活动
西宁:脱贫攻坚战叩响幸福之门
棋逢对手
金华消防曝光12家火灾隐患单位
市交通局进行行政服务窗口行业效能督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