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同国正在车床上加工零件。
记者 黄珠慧子 文/图
在企业里面,有不少的中层管理人员都是从一线的技术工成长起来的,1978年出生的刘同国,就是其中一个。他从最基层的普通车工做起,凭着对工作的执著追求,不断创新,为企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现任鄱阳县中洲传动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精加工主任及销售经理。2017年11月,他参加上饶市首届创新运动会普通车工技能竞赛,荣获第三名,被市总工会授予“铜牌工匠”称号。
“我还是名普通的技术工人。”刘同国走上管理岗位后,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手活”也一点都没落下。“从未想过那时无意选择的工作,竟让自己从事了近二十年,也热爱了二十年。”刘同国初中毕业后,就跟着哥哥到浙江电站阀门厂学习车床操作。他从最基础的磨刀学起,只有先把车床刀具加工好,才能车出各种各样的零件。他告诉记者:“磨完刀必须水洗,冬天车间温度低,手都冻僵了,经常划伤自己。”现在他手上还留有很多划伤痕迹,他却笑着说:“这是二十年工作给我带来的‘勋章’,它们见证了我的成长。”
1995年,在外学有所成的刘同国回到老家鄱阳县,进入中洲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从此,他便与螺栓、螺帽这些“铁疙瘩”结下不解之缘。“对于各种形状复杂、要求特殊的零件要在普通车床上加工,在没有专用工具和夹具的情况下,一切只能靠万能方法加工零件,这就要求操作者不但要有丰富的加工经验,而且要有扎实的机械加工基础理论知识功底。”刘同国认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刚进厂时,他白天跟着师傅学习操作,晚上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专业书籍,努力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要干好这行,还得耐得住寂寞。”刘同国还把实践当作另一课堂,仔细钻研每一个加工细节。
前些年,企业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如何提高产能成为该公司发展的瓶颈。身为技术工的刘同国开始琢磨设备改造的事情,经过几天几夜的观察和10多年的生产经验,他在原车床的基础上,加装了两部电机和一部转速转换机,使每台车床一天的加工量由原来的23个增加到了35个。刘同国还在车间首创并推广了“一人两机”操控法,也就是一名技术工人同时可操作两台车床生产,为公司降低了80%的成本,一直被沿用至今。
从一名普通的一线工人成长为技术工匠,刘同国仍保持着一颗朴实无华的工匠心。“我将继续秉承‘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精神,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思路,为企业发展多作贡献。
河西区大力整治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南平绿发集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国家储备林PPP项目推进工作
金马汽车装备李政霖:打造鲁南苏北地区行业典范
颍上县坚持开放发展 打造合作共赢新高地
农融到桂平市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刘同国:爱琢磨的“车工大王”
第53期大同市民大讲堂专题讲座举行
首届游泳公开赛举行
这5年家乡更美了 人民生活更幸福了
科博会所有场馆搭建结束,参展商进馆布展接近尾声
凤台小学召开暑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濮阳市国土资源局到范县督导调研“金土17条”贯彻落实情况
市食药监局公布4大类食品监督抽检情况,10批次产品不合格被查处
5月21日各县(市、区)和开发区空气质量排名情况
临沂欢庆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千位代表参加
从“荒地”到“福地” 李庆兰的生活甜如蜜
市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议和市学生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副市长、安居区委书记雷云主持召开防汛减灾会商调度会
板芙镇形成“蓝箭”行动高压态势,以强拆促自拆
浏阳市开展省级儿童资源工作中心项目培训会